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会议上的讲话

农村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部署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会前,县长办公会议听取了专题汇报,并对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县长办公会议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

2004年,我县紧紧抓住政策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县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年下降的局面,得到了恢复和发展。2004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2万亩,较上年增长了26.7%,总产23.2万吨,增长——%;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万亩,总产量达4.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7.4%,产量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克服了春季禽流感的影响,生产迅速恢复,全年出栏生猪10.2万头,山羊6.5万只,家禽808万只。加大水产养殖基地改造力度,加快新基地建设,同时推广高效养殖模式,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1.3万亩,产量2.18万吨,渔业产值达3.2亿元,为历年之最。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16万亩,其中订单农业面积10万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发展到124户,其中部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各2户;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共取得名特产品和绿色食品12个,其中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分别为2个、7个,市级特色农产品2个;产业化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10余元。

三是农业项目进展顺利。全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00口。完成河刘镇中低产田改造、仙踪镇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两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通过省级验收。投资1200万元的滁河柴湾、张渡电站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760万元的大平菜籽色拉油、117万元的铜闸百枣园果品加工等两个农业项目正在实施中,投资2700万元的大平菜籽油深加工项目获得批准。

四是农民负担大幅度下降,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取消了农业税附加,降低农业税税率——个百分点,共计减免农业税及附加1373万元。全县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63万元,良种补贴390万元,退耕还林补助款970万元,农机补贴9万元,全年农民人均获得政策性收入104元。与此同时,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年输出劳务人员达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1亿元。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44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9.8%,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的两位数增长。

六是林业建设取得新成果。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经营机制,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制等方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走出社会化办林业的新路子,全县林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年累计完成造林22146亩,占年初计划任务的110%,其中完成绿色长廊二期工程104公里,新建农田林网5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

七是水利设施得到加强。实施堤防加固、小水库除险加固、人饮解困等五大水利工程。全县建设水利工程208处,累计完成土石方450万方,其中除险加固中小水库13座,加固堤防21公里,新挖当家塘57口。特别是滁河联圩、运粮河圩堤除险加固、清溪河口退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工,进一步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全县“三农”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认识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虽然粮食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虽然粮价有所上涨,但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虽然农民增收加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虽然农业投入增加较多,但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没有建立;虽然农业科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虽然农村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但长期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解决。此外,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农村社会治安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等。总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二、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

今年是本届政府届中之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按照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加快发展、奋力赶超、推进富民强县新进程”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农业发展思路,细化农业发展目标,强化农业发展举措,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实现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2005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加大“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总体目标是,粮食产量保持在——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结合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应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和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全面部署,又要突出重点。去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在这个基础上,又突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题。因此,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两个重点。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放松,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一要严格保护耕地,切实提高耕地质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也是现阶段容易忽视、容易流失的宝贵财富。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进一步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要进一步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要积极实施“沃土工程”,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鼓励农民珍惜和保护耕地,建设和利用好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要进一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推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同时要着力解决农业税取消后土地纠纷增多的问题,对农村二轮承包的遗留问题和土地流转不规范问题,进行认真检查,妥善处理。

二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比较优势、规模集约发展的要求,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下大力气培植粮棉油、畜牧、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种植业上,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一乡一品、多乡一品。全年种植水稻——万亩,优质油菜——万亩,杂粮——万亩,蔬菜——万亩,牧草——万亩,地膜“五早”——万亩。畜物牧上,继续实施山羊致富工程,抓好沿长山山脉、苍山山脉、太湖山山脉的山羊养殖基地建设。以实施“双百示范工程”为契机,加大对种羊场和养羊大户的扶持力度,扩大山羊养殖规模;成立山羊养殖协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养羊业的发展。要以铜闸、清溪的规模养鸡、谢集的规模养鹅为重点,发展养禽业。在稳定常规猪饲养的基础上,引进人工授精技术,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猪,重点支持林头、东山、陶厂等乡镇的个体养猪场发展,做好林头、铜闸生猪养殖小区试点,进一步扩大全县养猪规模。全年饲养生猪24万头,家禽1200万只,山羊11万只。水产养殖业上。要组织实施渔业增收计划,大力发展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进一步推广立体养殖、大棚养殖、生态养殖等模式,促进渔业向高产、高效、优质化方向发展。同时建设沿裕溪河、清溪河、滁河等流域为重点的特种水产养殖带,形成特色明显的高效渔业养殖区。全年新开发渔业基地——亩,改造老基地——亩。

三要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物质装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机械。要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推进“兴机富民工程”。加大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完善农机服务,组织跨区作业;搞好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加强小型农机具的开发推广,积极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要坚持依法行政,贯彻实施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

(二)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发展规划、一批龙头企业、一批生产基地”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型龙头企业。一要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继续对县内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政策、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和服务,支持大平油脂公司、益和棉业公司、河刘杂粮市场、县名优茶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以开展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定工作为抓手,围绕红瓜子、麻油、茶叶等农产品资源,大力整合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再培育2-3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棉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力度,促进一批企业新上先进装备,提高加工能力。重点支持铜闸镇佳诚纺织、清溪镇茂源等企业上气流纺、环锭纺项目,使全县新上气流纺、环锭纺的棉花加工企业达4家。二要加大农业“订单”推广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等有效手段,帮助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机制,促进农产品产、加、销各个环节增值。今年,要扩大农业“订单”规模,使优质稻订单生产达10万亩。三要大力实施农业“双百示范”工程。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他们带领农民发展市场农业的“酵母作用”。认真做好“双百”致富能人的选拨、考核、表彰工作,充分调动他们带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致富能人倾斜,对评选出的“双百”致富能人要给予资金奖励,同时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与种养大户、加工营销大户实行结对帮持,给予重点扶持,促进致富能人队伍不断壮大,增强致富能人的带动能力。四要加大品牌实施力度。对已有品牌的农产品,要花大力气做大规模,抢占市场,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尤其要对麻油、茶叶、红瓜子等3个品牌农产品进行整合,实行品牌统一,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及生产基地的申报和认证工作。今年要力争申报——等——个无公害农产品,申报——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申报——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三)以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途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从根本上决定着农业的出路和效益。今年,全县要按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走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路子,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一要加快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在已经制定的优质稻、优质油等6个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抓紧制定棉花、蔬菜、生猪等农产品生产标准,并组织实施。二要抓紧建立示范基地。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今年要建立10万亩无公害优质油菜生产基地,2000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2000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5000头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河蟹养殖基地。三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针对禽流感疫情的防治,把应急措施与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大力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及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四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积极筹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提高检测手段和技术水平。同时在含城、仙踪、陶厂等3个重点农贸市场设立无公害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专销区,推行市场准入。五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力度,重点查处使用违禁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加强对农兽药销售和使用的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继续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活动,严厉查处制售假种子和伪劣农药、化肥等坑农行为。

(四)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手段,推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现代科技与农业的结合,切实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继续围绕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这一主题,突出抓好3项工作:一是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继续抓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的实施,根据我县农业条件选好品种进行试种、试养,加快推广川香优2号、丰2优1号等优质稻品种,华皖油1号、皖油14等油菜优新品种,中棉39等棉花新品种。并扩大推行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油菜秋发栽培,棉花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病虫综防等生产技术。同时推广波尔山羊、三元杂交猪、皖西大白鹅等畜禽优新品种。二是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在职人员,都必须选择一个到两个村,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每年驻村服务时间不少于工作日的三分之一,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要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采取技术承包、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租赁经营等形式,与服务对象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与农业的融合。三是加强技术培训。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大“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积极办好农广校,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增收致富能力。四是抓好科技信息服务。要切实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化和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步伐,以信息化促进农业市场化。各乡镇要在完善“一站通”上下功夫,建设好信息网络,加大投入,配备人员,强化硬件设施,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障碍问题。

(五)以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的重要途径。各乡镇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认识,将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县、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性产业来抓,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务建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和空间转移,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努力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一要健全网络。抓紧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体系,加强协作配合,合理分工,主动出击,积极联系,拓宽输出渠道,建立较为稳定的输出基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建立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积极探索用工考察、信息咨询、技能培训、跟踪服务一体化经营的劳务输出模式。县劳动部门要加强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的管理,在业务中给予指导,在信息上互相沟通。二要加强培训。要以组织实施“阳光工程”为抓手,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作用,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着重扶持和鼓励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壮大办学规模和实力,实现劳务输出“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建立劳务输出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农委、财政、建委等单位共同谋划,搞好全县劳务输出规划。整合现有的县农广校、职业高中、就业培训中心办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分期分批培训农民工。利用县针织公司、翰林服装缝纫培训中心等优势,采取挂靠、联营等办法,与外地劳务输出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关系,有针对性地成建制输出劳务。政府加大专项投入,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先培训后输出,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减免、农民适当分担的投入机制。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农委等部门要利用各自优势,全面启动劳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把劳务输出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及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外出人员素质,打响“含山劳务”品牌。三要搞好服务。加快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全县统一、资源共享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疏通劳务输出信息服务渠道,进一步发挥县劳动力就业机构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在劳务输入重点地区设立劳务输出服务站,及时了解和收集外地劳务需求信息,为本地劳务输出提供信息服务,实现劳务输出的有效对接。同时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部门应密切配合,为外出务工者提供法律服务,全力维护打工者合法权益。此外,乡镇政府、计生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在办理相关证件时,给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方便他们外出,并主动组织计生干部适时赴外地,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办理计生手续,宣传计生知识,切实做好外出人员计生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三、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一)深化农村改革。一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政策。这是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核心问题。中央再三强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有深远考虑的,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法》。二要巩固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配套改革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要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认真研究、科学确定乡镇政府的职能、任务,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妥善安排分流人员。要完善“乡财县管”、“村财乡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完善制度管理,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重视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积极推进农民补贴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简化程序,减少环节,降低成本,真正做到“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补助一卡发、服务一站办、收支一本账”。三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各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特别是文件中关于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多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等规定,为继续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向,对各项支农资金实行集中捆使用,重点投向农业基础、农业科技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村基础设施。要把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重点抓好各类水库的除险加固、河道整治、灌区配套改造等工程建设。要抓住中央、省扶持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时机,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政策,对农民确实受益的跨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行“一圩一议”、“一河一议”、“一渠一议”、“一库一议”、“一塘一议”等行之有效的新办法,在群众自愿、民主监督的前提下,通过农民筹资筹劳,大力兴办农田基础设施。三要加快县乡道路建设。抓好塔运路、环半路、善尉路、东林路改造工程。同时多方筹资,加大村级道路建设投入,力争改造村级公路50公里。

(三)要进一步抓好林业生态建设。要继续以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国家公益林补助政策,加大绿色长廊、“血防”造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改善生态环境,稳固农业基础,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全年力争完成1万亩造林,转让2万亩山场经营权,建设3000亩油茶基地,建设40公里公路林带,新建4000亩农田防护林网。

(四)加大工作落实力度。目标任务明确后,关键在抓落实。一要改进工作方法。具体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过去习惯的直接挥指,转变到根据市场需求、加强领导扶持上下;从传统的催耕催种,转变到研究和开拓市场、提供信息和科技服务上来;从行政命令为主,转变到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民主程序、法律手段上来。二要转变工作作风。广大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农村,深入农户,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三要完善落实机制。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对于农村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都要做到有目标、有责任、有组织、有制度,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级领导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营造凝心聚力求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给我们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战略部署,以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加快发展、奋力赶超、推进富民强县新进程”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