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基层文化建设的会议讲话

地方基层文化建设的会议讲话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7号)精神,把基层文化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各级文化部门努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全市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举办各种基层文化活动的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改善。我市现有市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馆8个、图书馆5个,一批标准化的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如颍上县新建成的5447平方米图书馆,界首市新建成的5000平方米图书馆、5000平方米文化馆和500平方米博物馆大楼现在已经竣工,即将投入使用。我市已基本实现各县市均有“两馆”的目标。2008年,市长孙云飞专题听取市文化工作汇报后,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决定进一步加大投入,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提高到每年100万元,目前已列入财政预算。

我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事业的繁荣。继太和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之后,又相继有一批县市区跻身于先进文化县市区行列:太和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先进文化县;界首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先进文化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界首市田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彩陶艺术之乡;临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县,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杂技、马戏之乡;颍州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这些国家和省级文化之乡的命名,扩大了阜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了阜阳的文化品位,为全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文化建设工程取得新进展。为大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我市制定出台了《阜阳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有15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入国家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全市已有5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列入2007—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其中,2009年有4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入安徽省民生工程,投资规模达1880万元。目前,首批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一批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即将投入使用。另外,尚有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增建设项目正在紧张的选址中。

2008年,我市共有169个农家书屋纳入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计划。目前,这169个农家书屋已全部建设验收完成。农家书屋直接建在行政村,出版物丰富实用,群众借阅方便,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方便农民读书学习、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为全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市327个拟建农家书屋的选址和配套设施采购工作已经完成。

(三)文化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目前,全市文化系统在职人员9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0%以上。市文化馆、图书馆共有各类人员50人,县级两馆共有202人,业务人员占84%,已初步形成了层次合理、门类齐全、布局均衡的人才队伍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遍布城乡的业余文艺团队1000余个,从业人数万余人。2008年,我市有1人被国务院评为享受政府津贴高级人才,打破了我市文化艺术界无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空白。2007—2008年,全市有4人取得一级职称、8人取得二级职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我市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基层文化馆(站)干部职工的在职岗位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全市基层文化工作者积极进行文艺创作,先后发表、出版了一批优秀论文集、文艺作品等。在第七、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上,我市获得优秀组织奖、演出一等奖、创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达20余项。市曲剧团编排的《冤家亲家》、《红灯绿灯》分别荣获第一、第十届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在刚结束的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上,我市选送的剧目《潇湘夜雨》、《绣花女传奇》、《郑八怪联亲》等获得了观众最喜爱剧目奖等7项大奖,1名同志被授予“当代中国曲剧十大名角”称号。

(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多年来,我市业余群众文化队伍十分活跃。如临泉县的长官、杨桥民舞队,迎仙马戏团、飞燕马戏团,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颍东区口孜民舞队等。这些团队一方面积极参加全市各类节庆庆典、广场演出等文化活动,另一方面长年活跃在全国各地,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较大规模的农民文化产业大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在丰富活跃所在地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传播我市优秀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一批业余杂技、马戏、歌舞、戏剧、表演团体活跃在农村集市、庙会、乡村,以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排练演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传统戏剧和现代戏等,深受群众欢迎。2009年9月8日—12日,首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在临泉县隆重举行,为期五天的艺术节举行了踩街巡游、杂技演出、民营杂技艺术发展论坛等多项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展现了我市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为经济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二是一些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成为当地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传播的主阵地,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作用。三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广场的兴建,一支支有着较高艺术水准的群众文化艺术团队,常年活跃在全市各主要街道、广场,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我市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共有秧歌队、花鼓灯队、民舞队、腰鼓队、健身舞队、歌咏队等近200支,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全国和全省各类社区文艺调演、舞蹈大赛上获得过优异成绩。四是素质教育的普及,促进了少儿文艺和校园文化的繁荣。我市现有小红花艺术团、红舞鞋少儿艺术团、小红帽艺术团等100多个少儿艺术团体,在丰富少儿校外文化生活的同时,少儿艺术素质也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已成为我市各类大、中、小型文化活动的生力军。五是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给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注入了强大活力,对基层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起着示范、导向作用。除此之外,市政府要求市文化部门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和文化单位赴颍上、阜南、临泉等边远贫困农村开展声势浩大的送戏、送图书、送电影、送春联下乡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远贫困地区农民文化活动难的问题。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全市各级政府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工作原则,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不断加大投入。2005年起,全市范围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按照普查工作要求,众多文化工作者走乡串户、实地调查,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地区,对各种类别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现场活动、表演过程、口承资料进行细致的文字记录和现场拍摄。四年来,全市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200余项,成功申报部级代表作名录5项、省级代表作名录14项、市级代表作名录29项。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全社会重视,市政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下拨专项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展览活动。如界首市建立了界首彩陶技艺传习所、彩陶博物馆;颍上县建立了花鼓灯艺术学校,举办了花鼓灯艺术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出版了近百万字的《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1—2卷)。

为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长期有效保护,市政府正组织起草《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将列入2010年度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计划。

二、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市基层文化建设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基层文化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历史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能同步进行,公共文化设施日益显示出总量不足的弱点,同时文化设施分布不够合理。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数量和品种不够丰富。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发展文化事业,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了很大努力。但就目前而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基层文化设施设建设滞后。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现有规模及藏书数量与文化部颁布的两馆要求相差较大等。

(三)投资主体单一,依靠政府投入居多,吸纳民间资本较少。目前,我市基层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有限投入,还没有建立起向社会购买文化产品的体制机制,因而不能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基层文化建设。

(四)文化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由于现行人事体制机制的制约,基层文化干部队伍不能补充新鲜血液,缺乏活力。如现有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大都不是专职,一人多用、身兼数职,造成基层文化干部更迭频繁,稳定性差、专业性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等。

(五)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有待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在开展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数字文化信息服务、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市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还有待摸索,一些管理问题日益显现。如工作经费有限、没有专人进行管理、不能按规定对民众开放等,对有效发挥基层文化设施的作用、服务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大投入,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基层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确保基层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文化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法规和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范畴,纳入地方社会文化发展规划,从资金、政策、制度上推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馆(站)、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力度,加大对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财政补助,保证重大群众活动的经费投入。同时根据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开展有导向性、示范性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带动基层文化活动的发展和繁荣。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工程建设。落实对文化事业捐赠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筹资渠道多元化、投入主体多元化的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文化建设投入格局,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人员的业务培训,促使乡镇文化站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确保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机构的人员编制,明确乡镇文化站的公益性质。在人员配备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逐步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大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基层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五)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社会的能力。首先,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加强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乡土、历史、人文资源,努力塑造地域色彩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巩固培育好现有的特色文化团队,不断挖掘、培植新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间基础的文化资源。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陶瓷烧制、柳编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鼓灯、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街道和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名品。其次,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县、乡文化机构将进一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将乡镇文化站建成集图书阅览、文艺活动、广播影视、宣传教育、休闲娱乐、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提高其服务农民、服务农村能力。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积极扶持农民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室。第三,大力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各县市区基层文化中心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戏剧、音乐、图书等文化艺术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传输等现代科技形式,为城乡群众提供快捷、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进一步提高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第四,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市政府将按照文化部新颁布并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要求,从规划、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通过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群众乐于参加的文艺体育活动、编发科技资料等形式,把其办成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功能。紧紧抓住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条件,立足基层,着眼群众,注重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手段、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切实改变过去文化活动仅满足于唱唱跳跳、敲敲打打的现象。同时,市政府将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和我市实际,积极探索有效方式,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等其它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