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18 14:58:16 阅读: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会议,很重要,很紧急。很重要,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沼气建设非常重视,将其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年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很紧急,
一是时间紧,上午刚定下来,下午就开会;
二是我市的沼气建设面临的形势严峻紧迫,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的通报批评。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抓紧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刚才,齐城同志传达了全省沼气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并就如何搞好我市沼气项目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县、区,各管理区、开发区会后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切实把沼气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总体上来讲,今年我市农业发展有喜有忧,喜不是一般的喜,忧也不是一般的忧。“喜”的是今年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获得大丰收,尤其是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增幅很大;其次是水稻的种植面积目前已突破600万亩,且长势喜人。农业生产总体形势很好。“忧”也忧的让人发愁,让人着急。
一忧农村沼气建设。目前,我市沼气建设整体进度全省倒数第一。省政府于五月份在周口市召开的全省沼气建设现场会上,刘新民副省长点名批评了。会后,我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一致指出,该市里做的工作全部做到位,该完成的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
二忧农村饮水安全。这也是省政府今年承诺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且将其作为“红旗渠精神杯”评选的一项重要内容。此项工作我市在全省也处在靠后位置,如果再这样下去,不仅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受到批评,而且连续三年夺取“红旗渠精神杯”的愿望就会落空。
三忧防汛抗旱。当前,我市旱情已经显露,各地在部署抗旱工作的同时,要做好防汛的充分准备。如果这两项工作有一项做不到位,秋粮就很难获得大丰收。同志们,“三忧”忧的人寝食难安哪!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今天在座的农业战线上的负责同志充分发挥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善于创新、敢于胜利的精神,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完成各项任务。
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上下有要求,我们干不成,要丢官
搞好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既有上级的政策要求,更是群众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把沼气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搞好沼气建设意义十分重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中,沼气建设和前16个字都密切相关。
一能促进生产发展。沼气建设所产生的肥料,是很好的有机肥,施用于农作物,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建好了沼气池,农民就可以多喂养家禽、家畜,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二能促进生活宽裕。根据测算,一座沼气池一年可以为一户农民增收节支800-1000元,农民在生活相对宽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能促进村容整洁。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彻底改变了农村祖祖辈辈烟熏火燎的炊事状况。
目前,就全市农村的炊事状况而言,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烟熏火燎,但相当一部分仍停留在烧蜂窝煤阶段,真正用得上、用得起液化气的农户很少,在山村就更少,而且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得不到处理,污染农村环境。如果把沼气建设同改厕、改水、改厨及村镇规划等工作结合起来,同规划同建设,不但可以改变一家一户生活的小环境,而且可以改变村容村貌,改变农村社会生活的大环境,村容自然就整洁了。四能促进乡风文明。
沼气的建设使用,不但解决农民烧“柴”的问题,而且解放了劳动力,改善了卫生条件,综合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农民的精神面貌肯定大不一样,文明的乡风也就会逐渐形成。所以,国家今年安排了20亿元的国债项目资金用于沼气建设补贴,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省委、省政府把此项工作列入今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并且把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沼气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乡村道路建设等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哪一项任务完不成,都要追究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沼气建设极为重视,多次在会上加以强调,在听取全省沼气建设现场会汇报后,要求全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坚决无条件完成任务;凡完不成任务的,坚决实行责任追究,追究到哪一级处理到哪一级,绝不手软。如果要追究责任,今天在座的各县、区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区)长、农业局长、农村能源站站长首当其冲,“官帽”难保啊!
下面的要求主要是农民对建设沼气的迫切需求,这也是中央大力发展沼气的内在推动力。现在我们一提沼气建设,各级领导干部都强调农民发动难、组织难,农民不积极配合。此项工作,搞得好就会深受农民欢迎,搞不好就是劳民伤财。现在在商丘、周口的很多村里都出现了“家里无沼气,儿媳不进门”的现象,为什么在却发展不起来?同志们,目前全省的沼气建设尚处在启动阶段,再过两年,就会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在全省形成一定的气候。到那时,全省其他地方的农民大都用上了沼气,而的农民还在烟薰火燎;而且,一旦错过了政策机遇,今后再想建,各级的投入成本都要大大增加,农民自然是怨声载道。现在我们不作为,到那时农民能愿意吗?“官帽”还能保得住吗?
二、有条件,我们干不好,要丢人
发展农村沼气,我们有相当大的优势。首先,是农业大市。沼气建设主要是在农区,国家投资的重点也是在农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政策机遇,必须也有必要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其次,是畜禽大市。我市畜牧业的总产值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畜禽数量多,畜禽粪便就充足,建设沼气所需的原料就有足够的保证。同时,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更需要走发展沼气的道路,以解决畜禽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我市发展沼气,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三是光照充足。发展沼气,一靠原料,二靠阳光。位于河南最南端,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日照总时数累年平均2068小时,充足的光照条件,是全省其他市无法比的。四是任务轻。今年全省发展50万座,分配给我市的任务是2万座。无论从全省各市分摊来看,还是从我市总人口和全省总人口的占比来看,我市的任务都是轻的不能再轻了。我们有这么好的自然条件,省里又分配这么轻的任务,如果再完不成,只能说明我们不会干事、确实干不成事,那才真叫丢人!所以,无论如何,再大的困难,咬紧牙关也要完成今年2万户的建设任务,绝不能丢人的脸!
三、工作有重点,我们抓不住,要丢路
干任何工作都要抓住重点,都要牵住工作的牛鼻子,不能乱抓乱干。沼气建设也一样,如果抓不住重点,我们就会失去正确的工作方法,沼气建设这条富民路就可能丢掉;如果抓住了重点,找准了方法,别说2万户,20万户的任务大家也能完成。重点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
1、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年的目标就是实现全市新增农村户用沼气2万户;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新建100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示范村20个。到2010年,全市农村沼气池总量达到35万户,沼气普及率达到20%;在规模养殖发达地区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各类大中小型沼气工程30处;创建沼气生态农业示范村300个、示范乡30个;形成健全的技术培训体系,全面实行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达到一定规模的乡、村建立服务站,初步形成农村沼气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市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总的思路是:政策激励,项目带动,专业施工,综合开发。
2、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再好的事情,不进行深入人心的宣传,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仅停留在政府推动层面上,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宣传沼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宣传发展沼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宣传沼气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宣传农村沼气发展的先进典型。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经常性宣传,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沼气发展,各有关部门关心、支持沼气发展,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发展沼气,变政府要我干为大家抢着干。
3、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常言说:“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作咱咋作。”“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给群众看。”群众是最具模仿的群体,说的再好,不如让他看到实惠。各地的沼气建设工作一定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凡是没有开展试点建设的地方必须搞试点,让试点工作先行一步,进而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承担农村沼气建设国家项目的县,要按照项目要求加快项目进度,严格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严格“一池三改”建设标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三公开”制度,把国家沼气建设项目建成精品工程。没有承担农村沼气建设国家项目的县,要结合当地实际,搞好示范点,形成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乡、一乡带一县、一县带全市的沼气发展局面。
4、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制约我市沼气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配套资金落实难。市政府已确定拿出100万元,不搞分散匹配,按照以奖带补的形式支持沼气建设;各县、区根据工作量、工作难度,原则上每个沼气池的补贴资金不得低于市里的平均标准。发改、卫生、林业、环保、建设、水利、扶贫开发、畜牧等有关部门要利用项目资金支持沼气建设;金融部门要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各地要充分发挥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发展沼气,调动农民、畜禽养殖企业自筹资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加快全市农村沼气的发展步伐。
5、专业施工,规范建设。我国的沼气建设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为什么没有推行下去?主要是没有专业队伍,沼气池建设质量不过关,结果钱也花了,力也出了,一切等于零。没有专业施工队伍,即使沼气池建起来了,质量也难以保证,特别是造成今后农户使用维修难,要想大面积推广更难。商丘、周口的成功经验就是有一支专门从事沼气建设施工的队伍。所以,今后必须要坚持职业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从事沼气池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沼气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切实做到专业施工、规范操作。要突出抓好“建、管、用”三个环节,严格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建设,确保沼气建设质量。要普及沼气用户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常识,做到科学管理、安全使用。
6、产业开发,综合利用。国家之所以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不仅仅是解决农民的烧柴问题,而是要把沼气作为一个产业来做,发挥它的社会综合效益。各地在大力推进沼气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就建沼气池而建沼气池,
一要切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沼气建设与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与村镇规划结合起来,与污水治理结合起来,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结合起来,与生态村、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搞好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改院等配套建设。
二要拉长链条,积极推广沼气发电、贮粮、水果保鲜,沼液浸种、喂猪,沼渣喂鱼、种植食用菌等技术;积极推广“四位一体”、“畜-沼-果(菜、粮)”和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沼气工程等生态模式,进一步扩大综合利用范围,充分发挥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要把沼气当作一个产业来抓。目前,全国各地大都处在起步阶段,中央又给予这么大力度的支持,一旦形成气候,就是一项很大的新型产业。各地要积极培植沼气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沼气施工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积极探索专业化施工、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建立沼气建设所需的灶具、模具等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不仅瞄准我市,更要辐射全省,打造沼气的品牌,增强沼气产业发展的活力。
7、加强管理,搞好服务。搞好服务管理是保证沼气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各级要建立健全沼气建设管理机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逐步建立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支点,村级服务网点为单元,农民沼气服务人员为基础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和技术维修服务的需求。要统一组织技术培训、统一组织规划设计、统一组织物料采购、统一组织施工安装、统一组织质量监管,把各项服务做好、做实,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想学有人培训,使用不正常有人维修,确保农村沼气建设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8、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各地要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制定沼气工作的考核办法和制度,建立健全促进沼气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根据市里分配的任务要求,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把任务分解到村,分解到户,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在哪一级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在哪一级哪个环节追究责任。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一经发现,从重追究责任。
9、精心组织,协调联动。沼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级政府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沼气建设工作机制。各级农业部门是沼气建设的主管部门,要做好建设管理、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建设质量,并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把沼气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做好利用国债资金发展农村沼气的项目准备工作;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加大对沼气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规划等部门要从规划上把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会同农业部门做好沼气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审核工作,加强对沼气工程设计、施工活动的监督管理;水利、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指导,与农村沼气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林业部门要把支持发展沼气作为搞好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措施来抓,林业生态重点工程要优先安排沼气建设好的地方;环保、畜牧部门要做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宣传引导工作,华英集团、三高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积极参与沼气建设;扶贫部门要把沼气建设作为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帮助贫困农户建设沼气池,增加经济收入;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做好小额信贷工作,积极支持发展沼气。
同志们,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意义重大、深远。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细致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全市沼气建设任务,努力开创我市沼气建设的新局面,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政府领导讲话 党建工作讲话
办公厅室讲话 科教文卫讲话
工交建商讲话 农林牧渔讲话
思想宣传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
新闻媒体讲话 组织人事讲话
群众团体讲话 领导干部讲话
政法军事讲话 县委讲话讲话
人大政协讲话 表彰大会讲话
市委领导讲话 经济会议讲话
税工质药讲话 人大闭幕讲话
企业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要领
培训班讲话 教师节讲话
科学发展观讲话 旅游劳动讲话
计生工作会讲话 党委书记讲话
财税金融讲话 学校工作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