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地方志续修讲话

民政局地方志续修讲话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求新求快,进一步做好《*州年鉴》编纂工作、要加快《*州志》续修进度,提高编纂质量、再接再厉,努力实现全州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要增强创新意识;要增强时效意识;要增强精品意识;经过几年来的宣传发动和督促指导,修志工作的重要性已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普遍认知;州、县(市)志办顺利实施参公管理,进一步稳定了方志机构和方志队伍;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要处理好各部门修志与编纂《*州志》的关系;处理好深化州情研究与编纂《*州志》的关系;抓好理论建设;抓好队伍建设;抓好制度建设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由州人民政府主持编纂的《*州年鉴》(20*)已经顺利完成了编纂出版任务,今天正式同大家见面了,这是我州逐年庚续出版的第21部年鉴。同时,由州人民政府部署开展的全州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经过几年来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认真总结年鉴编纂工作经验,及时部署明年年鉴的工作任务,努力推进以《*州志》续修为重点的全州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州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首先,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州地方志和年鉴编委会,向多年来关心重视年鉴和地方志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多年来为年鉴和地方志工作辛勤努力的全州广大专兼职编撰稿人员,表示感谢和敬意!向今天受表彰的年鉴撰稿人、组稿人表示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求新求快,进一步做好《*州年鉴》编纂工作

盛世编鉴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下全国各地蓬勃兴起的一项文化事业,是由各级人民政府主持开展的地方志专项工作。到去年止,《*州年鉴》已经连续出版了20部,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去年的工作会上,我们总结了年鉴编纂工作的经验,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年鉴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今年的年鉴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不仅篇幅更加简明精炼,而且出书的时间也提前了一个多月,这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州志办积极努力的结果,取得的成绩应当充分肯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举国上下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攻坚克难促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州在建州五十年之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在缅怀历史,总结过去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把握现在,谋划未来,脚踏实地地把我们职责内的各项工作做好。在7月份召开的州委七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州委、州人民政府已经明确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现在已经进入11月份,离年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全州各级各部门正在为全面完成我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工作,地方志工作战线也同样如此。一部年鉴出版之日,就是新一部年鉴编修之时,今天的工作会,既是20*年年鉴的出版发行会,同时也是2010年年鉴编纂工作的部署会,各县市、各部门要按照今天会议的安排部署,及早行动起来,扎实做好明年州年鉴稿件的编写上报工作。

做好年鉴工作,必须坚持常编常新的原则,这是志办同志经常讲的一句话,现在我还要加上一句常编常快,我认为两句话合在一起才完整。常编只是一种工作常态,而常新和常快则是一种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事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州的年鉴编纂工作,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也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框架内容,要在深度上、特色上进一步下功夫。总体要求是要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要增强创新意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图书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愈来愈丰富,不仅有传统的纸质文本,还有现代的电子文本,不仅有图书版,还有网络版。据志办的同志介绍,现在全国各地年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创新的手段方法也很多,很多年鉴都附有电子光盘,有的地方年鉴除了一年一部的综合性版本外,还尝试着提供短平快的专题性版本。这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20年来,《*州年鉴》都是一年一部,100多万字的大部头书,除了压缩精简之外,还要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二是要增强时效意识。年鉴是很强调时效性的,出版时间越早,利用率就越高,发挥的作用就越大。现在《*州年鉴》是年初收集资料,年尾出书,今年的年鉴反映去年的内容,资料性、权威性是有了,但是时效性还不够强,能不能加快一点编纂出版的速度呢?需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州志办的想法是用2至3年的时间,力争“火把节”出书,再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上半年出书。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收集资料这个环节。年鉴的上报稿涉及全州160多家供稿单位,有近千人参与撰稿,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加强领导,稳定撰稿人队伍,并确保必要的工作条件,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早完成。过去我们是要求截止3月底全部完成上报稿,去年提前到1月底,实践证明大部分单位是可以按时完成的,但也有少数单位拖到了4、5月才完成,不是因为工作量大,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工作抓得不紧,从而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的加快。今天,我在这里还要强调,各单位为2010年《*州年鉴》提供的文字和图片稿件,包括电子文稿,务必于2010年1月31日以前审查盖章后报到州地方志办公室,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对工作完成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继续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敷衍了事,影响整体工作进展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三是要增强精品意识。《*州年鉴》是由州人民政府主持编纂的全州唯一一部对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年度资料工具书,又是一年一部连续出版,既有权威性,又有连续性,因此一定要增强精品意识。首先是要注意彰显特色。*州有“一彝三古”历史文化风貌,有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良好、活力涌现、和谐平安的新成就和新特点,年鉴要善于提炼和归纳;其次是要注意突出重点。20*年是州委、州人民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坚持不懈地打基础、调结构、培产业、兴科教、保稳定,扎实推进“强农、兴工、扩城、活商、固基、和谐”各项重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我州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7.*”地震、*“11.02”特大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考验,*总书记亲临*视察工作,全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农业产业化和重点支柱产业建设不断壮大,一批重大项目比如*嘴水库、州职教中心、*公路、*世界恐龙谷、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建设有序推进,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事业方面,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些都需要在《*州年鉴》中充分反映。第三是要注意不断提高编辑质量。《*州年鉴》属于地方综合性年鉴,要做到门类齐备、资料翔实、分类科学、重点突出、条目精炼,同时还要严把编辑校对关,把差错率降到最低。图片的采用要起到反映*特点和美化视觉的效果,企业部门的宣传彩页不能过多过滥,以维护政府年鉴的权威性和公益性。总之,要通过不断努力,把《*州年鉴》办成文化精品,大大提升它的影响力。

二、要加快《*州志》续修进度,提高编纂质量

修好盛世佳志,传承地方及时代文明,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州各级政府、广大专兼职修志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职责。按照国务院关于省、地(州)、市三级地方志书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有关要求,我州于20*年启动了第二轮《*州志》和各县市志的编纂工作。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广大专兼职修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州地方志编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过几年来的宣传发动和督促指导,修志工作的重要性已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普遍认知。20*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修志工作的任务和地方志编纂管理的职责。去年1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在新形势下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这些都为我州续修地方志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是州、县(市)志办顺利实施参公管理,进一步稳定了方志机构和方志队伍。首轮志书的完成,州县(市)年鉴、《*今古》的持续努力,各种专业志、部门志的编修,为《州志》续修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三是全州续志工作进展顺利,其中*、*、*3个县的续修志书已经出版,*、*两个县的续志稿已通过审查,其余5个县市正在抓紧工作。《*州志》的续修工作,按照州志办拟定的编纂纲要和篇目,各部门积极完成上报稿任务,到目前为止,90%以上的单位已经完成了560多万字的上报稿资料,续修工作正处于由收集资料扫尾转入全志编纂的重要阶段。

在看到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差距。就全州情况而言,主要有3个方面的差距:一是全州修志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县市在领导重视、人员素质、经费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修志局面不容乐观;二是围绕《*州志》的续修,还有10多家省州属单位迟迟完不成上报稿,严重影响了编纂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围绕二轮志书编纂,在深化州情认识,加强地方志理论研讨、加强业务班子建设、加大编纂工作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修志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而导致的,另一方面也与我们深化改革的力度不够,修志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活,部分同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感、紧迫感不强有很大关系。过去同志说过,地方志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20*年8月中国地方志指导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到*调研时也指出,修志工作有“三苦”,辛苦、清苦和艰苦,不像有些职能部门那么热闹,那么受领导关注,但地方志工作是苦中有甜的,关键是要有好的精神状态,要以信心、热心和潜心这“三心”去面对“三苦”,才能做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围绕《*州志》编纂工作,我认为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质量是地方志的生命,是关系地方志事业的根本。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指出:“地方志作为为党为国为民立言的重要历史传承,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具有时间跨度长、内容全面丰富的特点,并有严格的体例和规范要求,需要汇集各方面力量和专业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不同于一般的研究论著,因此,确保地方志质量至关重要”。我州第一部《*州志》出版已经10多年了,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证明质量是比较高的,现在续修第二部《州志》,各方面条件都比那时候好,能不能编出一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前人的新志,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努力和精神状态。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同时,也要努力加快编纂进度,修志虽然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也不能旷日持久。质量和进度是有机统一的两个重要方面,没有进度的质量是靠不住的质量,但放弃质量标准,一味地盲目追求进度,到头来也没有实际有效的进度,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朱佳木同志今年5月在福建省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二轮修志要做到“四快一慢”,也就是修志动员部署要快,班子组建要快,拟定大纲要快,编写初稿要快,但志书定稿要慢。中央的规定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国第二轮地方志的编修工作,云南省提出在2015年左右基本完成全省三级地方志的编纂任务。从我州的情况看,20*年就已经动员部署,启动是比较快的;《*州志》的编纂大纲在启动之初就已经拟定并下发给各供稿单位,现在需要结合收集资料及编纂工作实际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州志编纂班子原来就已经组建,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收集资料还有缺口,初稿编纂困难较大。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排除干扰,克服各种困难,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快进度,是完全能够在规划的时限内甚至提前几年完成第二轮《*州志》编纂任务的。

二是要处理好各部门修志与编纂《*州志》的关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地方志的编修,主要指的是省、地、县三级志书,采取的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级各部门广泛参与、地方志办公室具体实施的工作体制和方法,因此,各部门都要按照州人民政府的部署,按照州志办拟定的编纂纲目克期完成本部门本行业的志稿上报任务。现在的情况是,各部门修志工作参差不齐,多数部门领导重视,不仅按时完成了州志的上报本,还积极完成了自编本,但有的部门却迟迟按兵不动,部门领导把修志当作软任务,视为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这是问题的关键。一部《*州志》就是一方之全史,各方面的内容都不能缺漏,需要众手成书,需要保证质量和加快进度,因此必须处理好各部门修志与《州志》编纂的关系。为此,我今天必须再次强调,凡是还没有完成《州志》上报稿任务的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过硬措施,于明年3月底以前克期完成《州志》上报稿。虽然已经完成了《州志》上报稿,但存在稿件质量不高、部分资料缺失,甚至还有错误的少数单位,也应根据州志办的审稿及编纂要求,积极完善提高。

三是处理好深化州情研究与编纂《*州志》的关系。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一个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与上一轮《*州志》不同,本轮《*州志》的编纂,主要是记载当代人和当代事,主要是要全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与现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州和全国一样,州情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运行体制,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改革已从经济领域推进到整个社会领域,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政府职能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追求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面对州情的发展变化,续修地方志,必须深入研究,科学驾驭,真实记述,努力提高志书的资政、教化和存史功能以及学术品位,使地方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在彝族文化名州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再接再厉,努力实现全州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上两个方面是针对《*州年鉴》和《*州志》这两项重点任务讲的,这是今天会议的主题。但地方志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全州地方志事业看,还涉及各县市地方志、年鉴、州县各部门各种专业志、部门志,以及方志刊物、方志信息、方志网站和方志管理等方面,都要认真扎实地继续抓好。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明确职责,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全州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三项建设。

一是抓好理论建设。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成功的实践。地方志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上千年,既是古老的传统,也是全新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在地方志战线上工作的同志,不论是志办的专职干部,还是各部门抽调出来的兼职人员,都需要认真学习地方志理论,努力掌握地方志的编纂方法,使自己尽快由外行变为内行,由内行成长为专家,成为州情的研究者,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知情者。编纂地方志,决不是临时性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编编资料,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建设,才能保证我州地方志工作有水平、上档次、出精品。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事业的根本在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以人为本。编纂地方志,不仅难度大,而且专业性强,只有重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志书的质量才能提高,地方志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持续发展。因此,各级领导要关心修志工作者,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体现人文关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专兼职编纂人员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在实践中加强人才的锻炼和培养,提高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修志队伍,为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是抓好制度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制度作保障。我州地方志工作的制度建设,主要是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继续落实修志工作的“两个责任制”,也就是行政上的首长负责制和业务上的主编责任制。两个责任制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从而保障修志工作能够在较好的条件下编纂出质量上乘的精品佳作;另一个方面是要认真解决好各部门行业基础资料的上报制度。在今年的年鉴编委会上我说过,志办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但经验的东西要通过完善形成制度。比如说各部门的年鉴上报稿、志书上报稿,都是开会动员部署,每年开会都要讲,效果当然是有的,但不是长久之计。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以后,为依法修志、依法编鉴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地方志和年鉴都是一项长期的和带有规律性的工作,确实需要从制度上采取保障措施,从制度上解决好基础资料上报的问题。听志办的同志介绍,有的省市已经由政府出台了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规定和规范了各部门、各行业按时将各种资料、稿件上报地方志办公室的职责、义务和范围。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改进工作方法和节约会议成本,更有利于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推动地方志工作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迈进。希望州志办尽快研究,提出相关工作的意见。

同志们,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地方志工作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持续开展,不仅完成了第一轮《*彝族自治州志》和各县市志,还编纂出版了上百部专业志、部门志,连续出版了100多部地方综合年鉴、部门年鉴和其他一些地情资料成果,整理出版了历代旧方志,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我州州情持续开展的大规模调查,同时还是对我州自然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的综合研究,大量的地方志成果已经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在为领导机构科学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同志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受到冲击和挑战,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日益成为时展的紧迫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而且还要有文化魅力。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既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能体现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一脉相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第四全国地方志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为推动*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建设活力*、构建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