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讲话

民政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讲话

同志们: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前不久,省文明委作出决定,从今年起到20*年底在全省农村全面开展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一推双带”活动,并召开了动员会议,下发了活动方案,省委副书记全哲洙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市委对在农村开展“一推双带”活动非常重视,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市文明办关于全省“一推双带”活动动员会精神和我市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实施方案的汇报,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并就开展好“一推双带”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刚才,文才同志宣读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一推双带”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应该说这个《方案》既结合了我市农村的实际,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贯彻落实《方案》,深入扎实地开展好“一推双带”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一推双带”活动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农村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初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上由温饱进入了小康阶段,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稳定。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经济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农村经济尤其不发达,现在达到的小康是较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县(市)之间及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60元,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农民收入2.2倍。五个县(市)区人口和全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均超过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至少有46万人。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农民人均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导致农村购买力低下,严重影响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成效,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表明,尽快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是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就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二,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核心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根本途径是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推进农村工业化,是落实市委提出的“三个率先”和建设“四市”总要求的具体措施,是兴农之本、富民之源、强市之路。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推进农村工业化,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需要开发大项目、发展龙头企业,需要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的有序流动。近年来,我市农民素质已有很大提高,但仍存在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商品和市场意识不强、文化素质不高和致富能力较弱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着农村工业化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素质的提高是和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变紧密相连的。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可以促使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进入企业,走向特色农业、养殖业或进城务工经商。这一方面就在实践上把农民推向市场,推向了学习本领,提高素质的实际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农民认识城市经济和掌握工业生产技能,使他们中的能人适应城市生活或学有所成返回农村办企业,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这不仅可以使广大农民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意识,提高致富本领,而且可以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第三,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是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使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使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通过开展“一推双带”活动,一方面,可以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龙头企业、城镇聚集,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转移出来的农民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保护,其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将会大大提高,这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有助于大大提高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素质。与此同时,通过开展“转移”教育和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是在实践中帮助农民接受现代文明教育、提高文明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

第四,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是落实农村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农村“大文化”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经过充分调研,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作出了一项重要决策。所谓农村“大文化”建设是指农村基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不是部门文化、行业文化和“小文化”。它是以人为本,以满足农村群众“求富、求知、求乐”为基础,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和科技致富为主题,以提高农村群众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文化建设。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主题大了,由单纯的求富转变为求富、求知和求乐;二是领域大了,过去农村文化建设只涉及文化部门,现在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要渗透进来;三是机构大了,不单纯是文化部门抓,方方面面都要抓;四是投入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仅局限在文化部门一家;五是作用大了,农民在文化建设中所获得的利益会大大提高,效果会更明显。根据省委的要求,当前抓好“大文化”建设,就是要突出抓好“一推双带”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作为推进农村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广电、文化、劳动、公安、司法、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农村大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要自觉参与到“一推双带”活动中去,以此推动农村大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面落实“一推双带”活动的各项任务

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关键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只有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才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在开展“一推双带”活动中,要突出推动劳动力转移这条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扎扎实实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推进劳动力转移奠定基础。当前,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缺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的劳动技能,这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尽快提高这些人的素质和技能,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度转移的重要条件,也是全面开展“一推双带”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培训工作作为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是各县(市)区要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富余劳动力数量、文化素质、技能、就业需求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培训规划,安排培训内容。二是各县(市)区文明办要协调各涉农部门,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制定培训计划,各部门特别是乡(镇)及站、办、所,要结合各自实际落实培训任务,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确保培训工作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落实到基层。三是在培训方式上要结合实际,易于农民接受。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可以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或开办农民学校等,进行直接的课堂教育,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多样化的教育,还可以开展典型参观和经验交流等实践教育。在培训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培训工作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努力把“转移”培训与就业介绍、生产服务等融为一体。要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有关单位签订合同,做到按需定向培训。

2、广泛开展“能人带动”活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保护农民的最根本出路在于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和农民隐型失业,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多村一品、数乡一业”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发展,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促进非种植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的机会,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涌现出一大批头脑灵活、眼界开阔、致富本领强、社会影响大的致富能人。发挥这些能人在农业技术、产业项目、资金信息、市场销售、外出务工经商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带动广大农村群众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开发,尽快从传统种植业中转移出来,是开展好“一推双带”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新型社会主义农村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

开展能人带动活动,一是要选拔建立好能人队伍。各地要从思想和能力素质、产业规模、社会贡献、经济收入等方面,层层推荐和严格考核,推选出县(市)区级、乡镇级和村级能人,建立健全能人队伍。二是要组织结对帮带。按照“政府引导、产业关联、互惠互利、自主自愿、层层帮带”的原则,引导能人与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农户结对帮带,帮助被带动人共同致富。三是要发展能人产业。要把“能人带动”活动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能人带动,加快发展效益农业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的规模经营,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农民劳务输出,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一定意义上讲,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的有效手段和关键措施。在全市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实现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着力抓好五个工作环节。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克服封闭保守的思想障碍。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工作,破除干部怕担风险、家长怕子女出去不安全、农民怕出去赚不到钱的思想顾虑,在全市广泛形成发展劳务经济的共识。二是切实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工作。推动劳务输出由群众盲目自发外出向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输出转变。要由各级劳动部门牵头,农业、外经、群团等部门协作配合,成立劳动力转移协调领导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宣传动员、政策规范、信息服务等工作。县、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指导服务中心,村级要建立服务站,形成健全的工作网络。三是大力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能否转出去,劳动者素质是关键。要对农村劳动力按户摸底,按特长建立人才档案,根据市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从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教育农民树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开放意识和新观念。四是建立输出窗口,加强信息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在大城市设立劳动力输出“窗口”,与当地用工单位建立常年用工协作关系,组织好定向输出,大批量、常年输出劳动力。各级劳务输出服务组织要定期用工信息,使广大农民及时做出选择,避免盲目流动。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典型的引路作用和干部的带头作用,形成“一人带十人,十人带一屯,一屯带全村”的效应。五是加速土地流转,推动劳动力转移。在认真落实中央延长土地承包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土地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有关制度规定,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打消“人走地谁种,打工回来无地种”的担忧,加速推动劳动力转移。

4、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一推双带”活动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放手发动农民群众去实践、去创造。同时,要加强引导和服务,避免走弯路。一是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促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二是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三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市场预测,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接轨。四是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办好科技文化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科技协会、电教中心和职业学校、技术培训班等,提高农民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使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要积极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更有效地带给农民,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一推双带”活动顺利实施

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育人职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实践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是落实农村大文化建设任务的载体和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农村大文化建设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保证“一推双带”活动顺利实施。

1、统一认识,切实把“一推双带”活动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一推双带”活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素质提高和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一推双带”活动切实纳入工作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来抓。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各县(市)区党政分管领导要亲自挂帅,带头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要有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先期试点的县(市)、乡(镇),要带头加强领导,积极为全市开展活动积累经验。

2、加强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各级文明委作为领导机构,要切实发挥领导和组织作用,各级文明办要充分发挥协调和督查指导作用,将“一推双带”活动的各项工作分解细化,按步骤落实。各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各相关单位要积极主动的配合涉农部门的工作,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3、求真务实,务求实效。“一推双带”活动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思维习惯等方面的一次挑战,是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项突破。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级党政组织在确定工作目标和计划时,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在条件好,已有工作基础的地方,“一推双带”活动开展的规模可以大一些,进展可以快一些。在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逐步摸索经验。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一推双带”活动。

4、以城带乡,动员各级文明单位与乡镇村结对共建。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要积极与农村的行政村结成对子,充分发挥城市的文化辐射作用,影响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好切入点,找准致富项目,实实在在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各地组织文明单位与村镇结对共建的做法,要加以总结和推广。同时,要鼓励更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镇结对共建,促进全市农村面貌的明显改变。

5、统筹兼顾,把“一推双带”活动与其它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我市今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一推双带”活动作为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线,要与全市正在开展的“抗联英雄路”创建、文明样板路创建、文明村镇创建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统筹规划,统一安排,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强化宣传,组织协调各级新闻单位搞好宣传发动。各县(市)区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一推双带”活动的目的、意义,引导各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要大力宣传在“一推双带”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典型引路,发挥他们的激励、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同志们,在全市上下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了这次动员大会,应该说意义重大。希望各级党政组织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按照总书记的“众志诚城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一推双带”活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实现“三个率先”和“四市”建设目标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