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政农业规划实行方案

市政农业规划实行方案

年是实施“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我市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九届三次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明确我市农业农村有关发展规划的年度目标和工作措施,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今年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部署,围绕大力实施“三个加快建设”,大力推进“三个走在全省前列”,全力打好“六大硬仗”,奋力实现“四个翻番”,确保“每年有新变化、三年见新成效,五年上大台阶”的总体目标,推进农业农村有关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圆满完成年“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二、年度目标和工作措施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农发办等)。

1.年度目标。新增和恢复蓄引提能力1200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6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解决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2.工作措施。

(1)加快推进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实施跃进水库中型灌区的渠系配套与改造,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推进小型灌区渠系配套,新建、整治渠道300千米。

(2)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大竹河水库工程建设,年底完成枢纽工程建设;确保马鞍山水库工程6月开工建设,梅子箐水库扩建工程9月开工,力争观音岩引水工程项目年底开工。

(3)加快推进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完成3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进行雅砻江流域及安宁河干流纳入省“六江一干”范围内的江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按计划实施好仁和巴关河等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全市5个县(区)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任务。

(4)加快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保护工程建设。实施好米易县部级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开展面上节水项目建设;实施水资源保护项目;探索开展河流水生态修复及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千米。

(5)加快推进行业能力建设。建设5个水位站、23个雨量站;建设好米易县抗旱服务队,充实完善防汛物资储备;启动中小型水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牵头单位:市农牧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环保局、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

1.年度目标。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推广配方肥20万亩次,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机耕及便民道达到1200千米。

2.工作措施。

(1)分解落实任务。按照“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将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具体区域及产业。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重点围绕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粮食、烤烟等产业,科学规划,总体布局,整体推进。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抓好建后利用,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2)统一建设标准。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要达到“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效益好”。

(3)明确建设内容。一是实施“田网”、“渠网”、“路网”等田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二是实施以增厚土层、培肥耕层、提升土壤有机质为主的地力建设;三是推广集成应用耕地保育技术、耕地污染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作节水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推广应用科学耕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

(4)强化监督考核。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环节的监督考核,对工程进度、建设质量、资金落实、政策配套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将建设效果作为下年度投资安排、政策支持以及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督促各地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市农牧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市烟办、市烟草专卖局、市民宗委等)。

1.年度目标。培育壮大水果、蔬菜、烤烟、畜牧等主导产业,在初步建成10个万亩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基础上,完成5个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建设。水果发展到37.5万亩,产量达到18.5万吨;蔬菜面积扩大到18.5万亩,产量达到59万吨;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收购烟叶40万担,烟农收入力争达到4个亿。年出栏生猪67.9万头,牛4.07头,羊出38.4万只,兔12.5万只,家禽599万只;肉类总产量7.12万吨。创建2个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力争提高3个百分点,生猪等主要畜禽良种及改良面提高4个百分点。

2.工作措施。

(1)着力提升规模化水平。进一步做大南亚热带特色水果产业,重点扩大晚熟芒果面积,提高早春枇杷产量,稳定优质石榴产业。扩大早春设施蔬菜面积,努力提高品质和单产,打造安宁河流域设施蔬菜优势产业带。两县一区新建和改造提升2~3个万亩示范区,辐射带动3万亩产业基地。通过政策驱动、投资拉动、项目带动等措施,新建4~5个生猪标准化基地,新建3~5个草食牲畜示范基地,新建2~3个家禽示范养殖小区,新建1~2个兔标准化养殖基地。

(2)着力提升良种化水平。大力实施特色效益农业品种改良工程,围绕早春蔬菜、特色水果、草食畜禽等主导产业,抓好新品种引进、展示、示范,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带动示范片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适用新型栽培技术。加强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加强对现有种畜禽场的技术指导、扶持、帮助和监管,大力推行牛冷配技术和羊人工授精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优质肉牛(肉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大良种繁育推广力度,加快畜牧产业良种化进程。

(3)着力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提高业务能力。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科学种植能力。开展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高信息服务化水平。建立市、县、乡三级农牧业信息网络,健全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搜集、总结、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大力开展科技宣传、咨询和培训工作,及时向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信息服务。

(4)着力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逐步建立从种苗繁育、生产过程到采后处理的全程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全程无缝监管。完善基地投入品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产地准出制度。完善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对饲料、兽药投入品的监管,加强检疫监管,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严格执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健全畜禽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畜牧业良性发展。

(5)着力提升品牌化水平。加强对农产品进行分选、清洗、包装等的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倾力打造芒果、攀西石榴等绿色生态品牌,引导区域品牌扩大规模。抓好“三品”的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加大品牌宣传和创建,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巩固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民宗委、市财政局、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环保局、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

1.年度目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8.97%以上,活立木蓄积保持在32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45万亩。

2.工作措施。

(1)以两大工程为带动,着力抓好生态建设,保护好森林资源。加快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开展后续产业建设,加强抚育管护,搞好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实施好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提高林地产出率。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林地、林木的行为。大力开展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

(2)以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开展景观建设,着力改善我市生态环境,提升我市城市形象。采取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建设模式,打造花城新区森林景观。按照“突出重点,先北后南,多方筹资,分期治理”的思路,实施金沙江中心城市视野区植被恢复和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继续加强机场路景观建设,实现增绿添彩的目标。实施西区凉风坳生态防护林、仁和镇岩神山、象鼻山等视野区景观林、米易县县城区饿脑壳、广东山等视野区生态景观林、盐边县红格镇大面山、癞山生态景观林建设。

(3)抓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城镇饮用水保护,流域水污染治理、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农村污染综合防治等工程建设,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和重金属污染防控。继续推进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生态家园建设,巩固省级绿化模范县创建成果,争取省上支持,将米易县纳入全省5个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

(4)以特色干果为重点,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根据我市林业发展规划,按照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重点培育以核桃为重点的干果产业。一方面,培育和引入优良品种,加大投入,加强低产低效核桃林的改造;另一方面,按照规模化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以业主为带动,大力新建核桃林基地。

(5)发展特色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林茶、林药、林菌(块菌)等林下种植业,鼓励发展林下养禽、养畜等林下生态养殖业,适度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

(6)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结合森林城市创建,建设好、发展好森林公园,保护好、利用好自然保护区,维护好、开发好二滩等湿地景观。

(五)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及新村建设(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卫生局、市烟草专卖局、市供销社)。

1.年度目标。完成各区县的区(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完成38个村的新村建设,其中16个旅游村庄形成接待能力。盐边红格省级示范片、米易湾丘—垭口省级示范片完成三年规划目标,并通过省级验收。

2.工作措施。

(1)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加快新村聚居点规划设计,突出抓好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突出新村的乡村风貌特色。

(2)以村落民居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观光休闲旅游打造、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步探索建设城乡结合型、灾区发展振兴型、拆迁安置型、产业带动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新村的整体布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适度集中地建设。

(3)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加快新村水、电、路、网络、沼气、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新村医疗、卫生、文化、社保、科技、商务、金融、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

(4)协调推进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强化科技支撑,连片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结合新村聚居点建设,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业。

(5)统筹推进基层治理结构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加强新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建设、社区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

(六)农民收入促进计划(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委,配合单位: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统计局、市人社局、市民宗委、市供销社)

1.年度目标。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增长14%以上。

2.工作措施。

(1)大力发展种植业。推广“稻~菜”轮作模式和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3.6万吨以上。继续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开展水稻高产创建3万亩,玉米高产创建3万亩。

(2)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速畜牧业向区域化布局、适度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方向转变。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养殖户生产、销售的引导作用。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3)大力发展林产业。建设1000亩干热河谷生态示范点,推进天保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继续巩固27.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营造林任务,完成义务植树200万株。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综合开发利用林下资源。

(4)大力发展水产业。抓好健康生态养殖、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冷水、亚冷水鱼产业工程建设,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增殖放流试点,着力推进休闲渔业发展。构建市场、疫病、畜产品安全三大风险防范体系。

(5)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以就地转移为主,依托工业园区项目和其它基础实施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中心集镇、县城和中心城区转移。加大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劳务开发工作力度,组织更多的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积极组织参加省际间劳务洽谈活动,争取更多的输出定单,有规模成建制的组织农民外出务工。

(6)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逐步构建起区域有特色、产品有品牌、质量有保证、发展有优势的一村一品经营格局。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加大“三品一标”申报和宣传工作力度。

(7)努力增加农民其他收入。以乡村旅游和劳务输出为重点,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七)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配合单位:市农牧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民宗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市烟办、市烟草专卖局等)。

1.年度目标。引进选育水果、蔬菜等新品种15个;实施特色产业链科技示范重大项目2项;启动编制“攀西芒果产业链技术路线图”;创建攀西片区农村科技服务分中心;抓好4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建设标准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创建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

2.工作措施。

(1)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与示范工程,引进选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开展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着力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推进技术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2)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实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工程、特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程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安全、高效、集成配套种养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促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技术的应用。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行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推动农业创新要素向农村集聚,加快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熟化和推广。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农业农村有关发展规划推进实施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完善协调机制,协同推进规划加快实施。

(二)强化绩效考核。市级相关部门要将规划实施要求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目标任务下达各县区,督促各县区加快规划的组织实施,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三)强化资金保障。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加大支农资金投入,搞好项目资金整合,切实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