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旅游开展考察资料

农村旅游开展考察资料

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类型多样,乡村旅游的开发。其中关联到因素很多,涉及到主要依托资源及开发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开发主体、不同的资源类型,其开发模式也不尽相同,远见主要从资源利用角度将乡村旅游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传统农家乐模式

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是一种乡村休闲形式。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一般来说。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2)休闲农庄模式

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

(3)景区依托模式

把附近旅游景区(点)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景区依托模式是指依托旅游景区(点)开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4)民俗风情模式

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5)品牌餐饮模式

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游客对旅游地的深层体验,品牌餐饮模式是指某一特定乡村旅游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味蕾开始”特色餐饮,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比如:生态渔村。

(6)乡村酒店模式

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乡村酒店是指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能够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经营主体。乡村酒店的档次介乎于城市酒店和农家住宿之间,让游客能在农村享受到酒店级的服务。

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模式。乡村酒店模式是以乡村酒店作为主要旅游接待设施。

(7)古村聚落模式

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历经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以保护为主,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8)创意产业模式

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开发艺术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意产业模式是指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2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

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乡村旅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科学性、规范化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

国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大都基于业主自己的想法,目前。没有按照科学的规范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致使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布局不合理,甚至连最基本的导向指示牌也没有。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保卫人员和措施。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人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开发者没有对科学规划足够的重视引起的。

(2)盲目开发。

致使开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有不少的景区是村集体或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由于没有经过对资源条件、市场诉求、周边竞合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开发主导者只是基于自己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甚至都没有思考开发与周边资源的协调与竞合,重复建设也在所难免。

(3)管理不够规范。

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比较混乱。乡村旅游形式逐渐成为游客日常休闲的选择,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以往较为混乱的服务不在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服务“短腿现象”日渐凸现。

(4)缺乏商品意识。

真正农村的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有的已经在开发乡村文化,但也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使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实现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

(5)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比较热衷于现场宰杀、烹饪还在饲养的羊、鸡、鸭等畜禽。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不少旅游者比较在进行乡村旅游时。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乡村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有的经营点甚至还出售明令禁止销售的保护野生动物,如野猪、蛇类、青蛙等动物。

3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1)乡村旅游分布的变化与新格局的形成

乡村旅游的格局也由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向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转变。随着旅游消费意识的成熟。以城市为中心,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5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5公里范围区域。以城市为中心,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大型城市周边250公里,中型城市15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80公里范围区域。

(2)乡村旅游从依托城市向依托景区发展

而更多考虑的旅游过程中的得到服务和体验。乡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出游距离作为第一选择。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资源的吸引力。打造特有的服务接待。借助景区的客源。

(3)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采摘农业型向休闲、度假、体验乡村型发展

随着大旅游休闲时代的来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乡村旅游有待产业的升级。单一的观光采摘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旅游者到乡村希望得到乡村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安宁,那么乡村旅游必定也应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型。

(4)乡村旅游从自发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

一种被动反映,乡村旅游的自发发展是初期市场主导下的一种状态。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自发的旅游状态将不再适应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旅游必须以规范化的姿态主动出击,找到与市场的契合点,这是市场化的必然。

(5)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农村经济的一种转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拉动农村建设,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势必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