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速外贸发展的意见

加速外贸发展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适应对外经贸发展发展新形势,不断增强我市对外经贸发展潜力,提升对外经贸发展水平,保持外经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外经贸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深化认识,增强加快对外经贸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围绕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十大产业”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坚持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我市外经贸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合作、对俄农业开发等外经贸工作走在了国家和省前列,得到国家和省的重点关注和支持,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3年、对俄贸易额连续23年居全省首位。

目前,我市的外经贸发展已步入新的关键期。中俄两国领导人提出“年中俄贸易总额到达1000亿美元,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将使双边经贸和地方合作持续加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深入实施,俄罗斯入世,关税税率和贸易秩序将大为改观,年俄海参崴市将举行APEC会议;今年内将完成的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备受关注,使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层次提高。这些都为我市推进外经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牡绥地区列入国家“十二五”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推进地区,国家正在编制的“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年)”今年有望出台,国家深入实施沿边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兴边富民战略,及我市“五城建设”和“贸旅牵动”战略,都为我市外经贸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最现实的重要机遇。

二、重新审视,进一步明确加快外经贸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为目标,以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为核心,深入实施“五城建设”和“贸旅牵动”战略,全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进出口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会展中心。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进一步调优进出口结构,鼓励扩大进口,促进出口稳定增长,提高进口商品加工率和地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对外投资合作领域,全面推进我市外经贸工作科学、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对外贸易步入新阶段。贸易主体、进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运行质量和外贸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化对外经贸新格局基本形成,到年全市进出口额将达到180亿美元,年均增长15%,比年翻一番。

---进出口加工达到新水平。基本建成能源、机电、轻工、食品、建材五大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出口加工基地形成规模,地产品出口比重大幅提高,到年,地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0%;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进口能源、资源性产品落地加工率明显提高,到年达到50%以上。

---对外投资合作取得新成果。对俄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合作层次明显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到年,对俄投资累计达到23亿美元,年均增长3%以上;对俄工程承包和输出劳务营业额达到1330万美元,年均增长10%;境外农业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

---口岸通道建设实现新突破。到年,我市口岸年过货过客能力将达到1800万吨、370万人次。其中,绥芬河口岸过货能力达到1700万吨,过客220万人次;东宁口岸过货能力达到100万吨,过客100万人次。

---外贸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扶持、发展、壮大外经贸企业,重点培育进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140家骨干企业,发展壮大进出口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60户企业,发挥支撑效应和带动作用,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外贸企业财力贡献有提升。在力促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潜力企业扩大规模的同时,增强外贸企业的赢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外贸企业地方财力贡献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市外贸企业地方财力贡献年均增长10%以上,到年市本级外贸企业地方财力贡献力求突破2亿元。

三、创新措施,促进我市外经贸加快发展

(一)鼓励开展对外贸易

依托我市区位和政策优势,吸引发达地区的骨干进出口企业落户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开展对外贸易合作。对进出口业绩突出和新落户的进出口企业,将给予政策激励。

(二)加快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地产品出口奖励政策,支持产品出口潜力较大的优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增强出口后劲。重点培育和支持资源、机电、化工、建材、食品等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对基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升级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地方政府在财税、土地、收费、环保、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对在境外开办生产型企业、研发中心、资源开发企业、办事处等,带动本地产品出口实绩的企业,将按投资性质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合作市场,引导具备对外派出劳务资格的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做好对外劳务合作。加快推进“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外派劳务信息库,及时技能培训、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加大对外劳务合作工作力度,积极扶持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开展外派劳务。

(四)鼓励创建自主出口品牌

积极为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创建自主品牌提供指导和服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和国家出口产品品牌评选活动,对评上省级出口品牌和部级出口品牌的企业,将纳入市级创新突破奖励范围。

(五)进一步加大对进口资源性商品的支持力度。

对进口原油、成品油、化工原料、化肥、纸浆、铁矿砂、钢材、有色金属和木材等产品并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的企业,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木材进口规模,为我市加大木材储备奠定基础。积极争取境外项目的前期费用和木材运输费用。用好用足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支持我市在境外开展林木产业合作的外贸企业发展。

(六)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

充分利用国家和我省的优惠政策,为企业争取机电产品进口贴息,鼓励进口用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高新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进口规模。

(七)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巩固俄、欧美、日、韩、香港及东南亚等传统市场,拓展中东、中亚、拉美、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要积极利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为外贸企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减轻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宣传、注册商标、境外参展、质量认证等所发生的费用负担。

(八)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各类金融机构与外贸进出口企业的项目对接,支持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农产品等进出口骨干企业和出口加工区建设。引导银行不断创新推广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流动资产质押融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等业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支持新创新经济投资担保公司、哈牡绥东物流质押担保中心、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强化保障,为外经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强化对外经贸合作服务平台保障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外经贸发展政策资金支持,改善外经贸发展环境,强化外经贸服务平台保障,扩大进出口规模,加大出口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与韩国、日本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完善与国外地方政府的定期会晤机制,密切友好往来,发挥市政府驻海参崴联络处、境外园区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协商化解相互间的贸易摩擦、经济纠纷和统筹协调推进外经贸发展。利用部级家具及林木制品质检中心,为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商品质量标准化服务。协调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对实施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的企业实施免检政策,开辟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为外经贸合作提供优质联检服务。加快推进卢布人民币交易所建设,增进对俄合作服务功能。积极争取承办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各级各类会议。积极探索联办会展、节庆、论坛等新的合作模式,引导市内企业和展会“走出去”参展、办展,在境外建立商品展示区,把特色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在沟通、交流、合作中实现共赢。加快建设朝鲜族民俗风情街、俄罗斯风情步行商业街,发展面向俄日韩消费群体的国际商城,选择重点商店、酒店实施对俄对日韩经贸旅游服务试点,提升中心城市商贸业国际化水平。加快完善和拓展中国沿边开放网站、科技网和农业信息网等专业网站及中俄经贸专刊的服务功能,使其尽快成为企业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二)强化对外经贸合作的人才保障

进一步完善培养、吸引和利用人才的各项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懂外语、懂技术、了解外贸操作程序、熟悉外经贸合作、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复合型外经贸企业家队伍。搭建内容丰富、教学互动的培训教育平台,加大现有外经贸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力度,鼓励外经贸企业管理者到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为其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创造条件。根据外经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快对外人才市场建设,组织中外人才智力合作信息和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完善对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外人才引进力度,在工资、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实行课题招标的办法,做到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三)强化对外经贸合作的金融保障

创新实施金融强企战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落户。做大地方商业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型机构,促成金融部门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高效开展仓单保单、应收账款质押,出口担保,融资租赁等业务,不断提高间接融资能力。建立银企对接有效机制,创新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等优惠政策,促进双方合作。

(四)强化对外经贸合作的机制保障

强化分工协作,口岸县(市)同步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商贸物流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口岸功能,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发挥好口岸的“窗口”作用。内陆县(市)要“打对俄牌,走开放路”,在发挥好基地平台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园区、开发区建设,推进与口岸协作配套的生产加工项目建设。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深入谋划适合本地的对外合作项目,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市区要发挥支撑作用,为口岸地区建设仓储物流基地、提供金融信息和技术服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对外经贸合作转型升级提供条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专家学者和对外一线工作人员,研究解决对外经贸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办考核,进一步明确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及时对推进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