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全乡农民培训实施意见

全乡农民培训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新型农民学校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素质的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新型农民学校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全乡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力度,构建齐抓共管、责任清晰、全面覆盖的新型农民学校创建格局,建立农村党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乡党员群众素质,经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为目标,按照压实责任、提升素质、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遵循“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和党委政府抓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工作原则,大规模开展以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普通群众为主要对象的零距离培训,实现新型农民学校培训工作的360度全覆盖,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保障。

二、目标要求

立足全乡发展实际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实际,统筹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学校、教学点、培训基地、农民夜校等阵地,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作体系,完善集政策法规宣传、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术推广及学历教育等于一体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大规模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本领、有作为的“五有”新型农民,大规模培育“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农村党员干部。力争通过培训,在全乡建设一批乡风文明、和谐稳定、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村,一批自身发展快、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发展基地,使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的农民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5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干部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8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达到“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好、工作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职责好”的要求,4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达到大专以上学历,60%以上的村“两委”成员达到中专以上学历。

三、办学方式

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作由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牵头,各单位、乡直部门、社区、村分工负责,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挂职副书记的作用,根据各村村班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和党员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培训需求,采取“模块化”的培训方式,灵活运用“室内课堂、田间课堂、基地课堂、网络课堂”等多样化方法,把培训办到社区、基地、村级活动场所、田间地头,着力构建起“模块化、系统性、全覆盖”的培训体系。

(一)党性教育模块

1、政治理论教育

(1)党的十八大专题培训

责任单位:党建办

(2)科学发展观理论

责任单位:党建办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责任单位:文明办

(4)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责任单位:党建办

2、警示教育

(1)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及案例分析

责任单位:纪委

(2)农村干部作风建设

责任单位:纪委

(3)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措施

责任单位:综治办

(二)涉农政策模块

1、基本政策

(1)计划生育政策

责任单位:计生办

(2)宅基地管理知识

责任单位:城建油区办、国土资源所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

责任单位:劳保所

(4)卫生政策(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责任单位:卫生院

(5)城镇、农村低保、优抚及五保等政策

责任单位:民政办

(6)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讲解

责任单位:民政办

(7)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管理

责任单位:民政办、经管站

2、农业相关政策

(1)农业及农村经济法规政策

责任单位:农业办

(2)水利法律法规政策(水资源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保护水资源的法律体系、水资源的所有权、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河道管理规定、水利工程管理规定、水土保持管理规定)

责任单位:水利站

(3)畜牧业法律法规政策

责任单位:防控所

(4)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砍伐证的申请程序、检疫证的申请程序、种苗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的领取程序、龙头企业申报程序、国家林业贷款及市级林业贷款贴息申报程序等)

责任单位:林业站

(5)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指导目录(年本)》农业产业政策、省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农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责任单位:农业办

(6)农业耕地保护政策

责任单位:国土资源所

(7)农业粮食政策(粮食安全、粮食市场、粮食储备、粮食产业)

责任单位:农业办

(8)农机政策(农机补贴、农机法规、农机安全生产法规)

责任单位:农业办

(三)法律法规模块

1、农村常用法律知识(土地承包、婚姻与家庭、农民侵权责任赔偿、合同法等法律知识)

责任单位:社事办、司法所

2、农民维权(人民调解知识、法律援助规定、工伤事故法律维权、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理、劳动维权、民事合同风险防范、民事侵权纠纷处理等)

责任单位:社事办、司法所

3、农村婚姻家庭、继承等法律法规

责任单位:社事办、司法所

(四)文明新风模块

1、道德模范宣讲(组织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宣讲)

责任单位:文明办

2、专业队伍宣讲(邀请专家学者、国学讲师、老党员老干部、教师等进行文明礼仪、国学普及、红色教育宣讲)

责任单位:文明办

3、文化活动宣讲(组织乡村文化演出队伍、文化志愿者进行文明新风宣讲)

责任单位:文明办

4、文明礼仪

责任单位:文明办、团委、妇联

5、文化艺术。(民间艺术辅导包括秧歌、戏曲、短碎花鼓、广场舞等民间艺术)

责任单位:文明办

(五)科普知识模块

1、农村节能减排

责任单位:工业办

2、农村各种农作物衍生品(如秸秆等)的科学利用

责任单位:农业办

3、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

责任单位:农业办

4、科技知识(防震减灾知识、农业科技常识、科技小常识)

责任单位:农业办

5、优生优育知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指导、产后保健指导等)

责任单位:计生办

6、生殖保健(生殖系统基本知识、避孕节育知识、妇科常见病预防与治疗等)

责任单位:计生办

7、反邪教教育

责任单位:综治办

(六)就业技能模块

1、计算机培训

责任单位:教育办

2、财经商贸培训(会计、会计电算化、统计事务、物流服务与管理)

责任单位:财政所、统计站

3、加工制造培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责任单位:工业办

4、农民实用技能培训

责任单位:农业办

5、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创业技能培训)

责任单位:团委

(七)生态养殖模块

1、畜牧养殖技术(生态养猪技术、高产奶牛管理技术、肉禽养殖技术、肉牛养殖技术、肉羊养殖技术、高产蛋鸡技术、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责任单位:农业办、防控所

2、动物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肉鸡常见病防治技术、肉鸭常见病防治技术、奶牛乳房炎等常见病防治技术、蛋鸡免疫技术、鱼类病害防治)

责任单位:防控所

3、水产养殖技术

责任单位:农业办

(八)高效种植模块

1、蔬菜种植技术

责任单位:农业办

2、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小麦、玉米、棉花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责任单位:农业办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责任单位:农业办

4、农村财务管理培训

责任单位:经管站

5、粮食种植(粮食生产形势分析、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施肥技术、大田玉米种植、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粮食高产创建技术)

责任单位:农业办

6、经济作物种植(高产优势棉花种植技术、棉花生长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大蒜种植)

责任单位:农业办

7、林木育苗与管理技术(杨树育苗技术、速生白蜡育苗技术、竹柳育苗技术、速生国槐育苗技术、速生杨管理技术、白蜡管理技术、国槐管理技术、竹柳管理技术等)

责任单位:农业办

8、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螨类防治技术、主要树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地被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责任单位:农业办

9、农机技术推广(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土地深松技术、农机合作社知识、农机补贴政策)

责任单位:农业办

(九)健康教育模块

1、健康知识

责任单位:卫生院

2、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常见传染病、春秋季腹泻、手足口病防治等)

责任单位:卫生院

3、慢性病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

责任单位:卫生院

4、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等)

责任单位:卫生院

以上培训模块,各有关单位既要积极沟通协调上级部门,也要充分发挥本部门和乡土专家的作用,结合各教学点、农民夜校的教学计划,每周至少组织2-3次农民培训,并留存文字、照片等档案材料。各承担培训模块的单位要通过2个月的时间到每个村开展一次培训,到年底,让全乡每名党员群众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四、方法步骤

全乡创建新型农民学校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具体工作中把握如下几个步骤:

(一)培训需求调查。摸清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是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各社区、村要着眼于培训与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采取问卷调查、设立培训需求意见箱、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摸清本村每户群众的思想实际、产业实际,适合发展什么,群众愿意发展什么,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今后发展方向等内容,明确发展思路,全面了解掌握农民的培训需求,为科学编制课程、有效开展培训打下坚实基础。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任职村党支部副书记要指导所在村抓好培训需求调查,建立培训需求台账,形成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不少于3000字)。各调查表及台账要及时整理、装订、建档。各社区、村农民群众培训需求调查表、台账、调研报告于前报乡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要坚持建立定期培训需求调查机制,原则上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的调查,同时,设立电话、征求意见箱等,随时征求群众培训需求,定期分析需求内容,调整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

(二)教学点、培训基地、农民夜校提升。各教学点、培训基地、各村农民夜校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教学点培训基地提升方案,对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进行配套,进一步健全制度版面,完善规范档案,检修教学设备,粉刷标语(每村2-3幅),提升培训氛围。

(三)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各社区、村要根据培训需求调查分别确定培训内容、学员名单,划分培训班次。各单位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模块科学安排,制定分校、教学点、培训基地年度培训计划,各单位、各社区、各村培训计划每月根据自身实际适时调整并向党员、群众进行公示。各社区、村培训计划制定后要及时上报乡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以便及时协调培训教师。

(四)培训组织实施。按照“一个班子带动、两类资源驱动、三种模式拉动、四个重点推动”的思路,开展形式多样、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

一是坚持“一个班子”带动。把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培训,作为新型农民学校培训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乡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社区要抓好对全乡村班子情况摸底,按照先进、一般、薄弱三个等级分类定级,按照“先进上档次、一般上水平、薄弱上台阶”工作思路,采取专题培训、集中培训、外出参观考察、榜样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村班子成员的思想境界、综合素质和自富带富能力,理清本村发展思路,规范村级工作程序,实现先进村在全县、全市创典型,一般村工作大幅度提升,薄弱村有效转化的工作目标。

二是利用“两类资源”驱动。充分利用乡域内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挖掘便学利教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教学点、教育培训基地和自然村为单位,利用好两类资源:一是利用好乡内“优秀企业家”、“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等人才资源,通过举办创业讲座、科学技术培训、专业知识学习等多种形式,在广大参训农民中形成创业的动力和技术引导。二是利用好农村中富有创业精神和发展意向的优秀农民这类资源。在这类人员中,通过开展创业目标定位、创业达成研讨、创业过程帮教等多种创业引导,让这部分人在发展致富方面活跃起来,在全乡形成一定数量的创业型人才,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创业致富。

三是实行“三种模式”拉动。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按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动力、提升能力”的目标要求,具体采取理论学习、外出参观、基地实践三种培训模式。立足全乡实际,根据群众需求,围绕政策法规、文化道德、实用技术、市场经营和就业技能五个方面开展培训。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在实践中教和学,让干部群众在理论学习中提高认识、增加学识;在外出参观中开阔眼界、增强动力;在基地实践中丰富技能、提升能力。通过三种模式培训活动,让参训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实现大转变,在创业能力和从业技能上实现大提升,在增收致富上实现大突破。

四是围绕“四个重点”推动。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城镇、幸福民生四个重点,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追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在各村普遍开展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实用技能教育、文明素质教育、大局意识教育的基础上,各村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培训。有项目落地任务的村重点开展土地流转政策、劳动力转移、岗位技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为项目落地和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城乡结合村重点开展“商贸物流、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培训,为全乡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城郊村重点围绕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乡村文明等方面开展培训,加速全乡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维护好全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五、教学管理

按照“资源整合、分级负责、多方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健全开放式运行机制,确保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统筹整合教学网络。按照“阵地共用、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开放运行”的思路,紧紧围绕全乡实际,打破区域界限,统筹使用各类理论学习、技术传授、实践操作的教学阵地,在发挥分校统领带动作用基础上,设立北户、杨桥、斗柯、高店四个教学点,奥通畜牧、盛通奶牛等17个培训实践基地,村村开办农民夜校,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学网络。充分发挥“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优势,突出产业种植、畜牧养殖、村级管理、政策教育、经济发展、农民创业、文化艺术等实用性知识培训。

(二)统筹整合师资队伍。按照“技术种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专兼职教师结合”的要求,打破区域、身份界限,按照培训师资要求,由相关部门牵头,整合师资力量,聘请涉农部门、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致富能手、乡土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全乡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

(三)统筹整合经费投入。加大农民培训投入力度,逐步形成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配套相应的专项资金,根据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统一调配使用。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民培训工作,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资助的多元化农民培训投入机制。

六、组织领导

培训新型农民,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村,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使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明确职责任务。成立乡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负责对全乡农民学校教学点、培训基地、夜校培训的调度、指导和督查。各教学点、培训基地、夜校要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名工作联络员,负责各教学点培训记录、档案整理、信息上报等工作。各村联络员每周四上午下班前将本单位本周培训工作情况及下周培训工作计划报社区党总支,各社区联络员汇总后于周四下午报乡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乡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每周定期通报。同时,各单位要将本单位培训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得的成效形成信息及时上报。各社区党总支书记为各教学点第一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为农民夜校的第一责任人,到村任职第一书记、任职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新型农民学校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增强教育培训实效。

(二)强化督导考核。要把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和农民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为及时准确掌握全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情况,建立定期调度制度,采取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小结、全年考核的方式对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教育培训积分制度和评比机制,对有意愿参加并实际参加培训的党员群众实行积分制,根据积分多少和取得的实效选评“学习标兵”,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经济上给予奖励。建立各单位、各社区、各村横向评比机制,对工作开展得力、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在干部选拔上重点考虑。对工作开展不力,评比落后的进行全乡通报批评,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并由党委书记进行告诫谈话。

(三)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远程教育平台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农民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和新型农民培训先进典型,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注重总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展示新型农民学校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效,推动新型农民学校健康发展,为加快建设文明幸福和谐新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