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区级体育局工作计划

区级体育局工作计划

以更快更高更强为要求,强化夺牌意识,提振竞技体育工作新形象

1.突出重点,全力备战2013年辽宁全运会。制定击剑等项目备战辽宁全运会的措施,深入细致地做好我区培养输送运动员的备战、参赛工作,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完成市体育局对花剑项目下达的“全运会1枚奖牌和获得22分”任务。2.强化基础,提高训练技术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切实做好“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的后续工作;围绕“三上一提高”,抓好击剑等重点项目和“优秀教练员工作室”建设及“明翔计划”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落实在岗教练员培训,探索多渠道、多元素的教练员构成模式;完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增强运动员、教练员的责任心、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加强招生、文化教育、训练、比赛和输送等环节的疏理与衔接工作。3.优化体教结合模式,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按体教结合“双八条”的要求,召开区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及制度。成立体教结合办公室,落实专人开展体教结合工作;争取“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得以落实强化;完善优势项目体教结合“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坚持自身培养、优秀人才引进齐头并进的培养方式;加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苗子的参赛和文化教育工作;加强体育教师课余训练带队能力培训工作;协调好学生“十项系列赛”等工作。

以赛事展示仪式为支撑,强化发展活力,打造体育文化工作新模式

1.开展“精武体育”研究,大力弘扬精武文化。发挥政府部门职能,联合区文化局组织开展精武文化研究,联合区教育局推进精武文化进校园等工作;围绕“武术之乡”建设,积极发挥精武体育总会的作用;积极争取市体育局有关方面支持,推进和服务精武体育事业发展。2.依托文体大舞台,开展公益性群众文体赛事展示仪式活动。根据市首届市民文化节方案和区有关工作要求,依托文体大舞台,全年争取完成60场高质量的公益性文体活动,探索建立文体大舞台公益展示、驻场演出、特色赛事等文体活动的保障机制,打造体育馆文体大舞台特色活动品牌。3.积极做好区体育文化资源调研和宣传工作。研究制定“十二五”期间体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方案,积极探索体育文化工作新的理念、机制;加强体育工作宣传引领作用,发挥服务整体的即时功能,主要是宣传全民健身理念,推介生活化、社会化、大众化体育活动案例和人物等,倡导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价值;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倡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坚持”的体育生活理念,善于把工作转化成公共信息,用讲理念、讲生活、讲文化、讲故事等方式提高体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继续做好体育局网站、微博信息等编发工作,使“体育生活化”理念融入市民生活;进一步加大对外沟通交流的力度,促进民间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

以融入融资创新为手段,强化数量提升,探索体育产业工作新业态

1.全力完成2013年体育的销售任务。扩大体彩销售队伍和站点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创新销售渠道。销售总量力争完成1.5亿,市场占有率力争有所突破,综合评估继续蝉联优秀。2.积极参与协调体育场馆的市场开发工作。加强与区教育系统、街道、长远集团等合作,充分发挥我区各类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协助举办足球中超联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市场参与度高的赛事活动;探索体育馆金光大舞台特色赛事、高端赛事和文化创意活动等的市场开发机制。3.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努力实现体育服务新突破。探索各类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管理机制;抓好健身服务、驿站服务和广告服务等,提升体育场地管理运作水平。

以融合融入服务为抓手,强化扩展覆盖,夯实体育强区建设新基础

1.推动联合共建项目建设。与市体育局、市少体校合作,共同打造融健身、训练、休闲、指导、科普、测试和观摩等活动于一体的30分钟体育生活圈;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和申通地铁集团等共建轨道车站体育休闲文化体验点;推进与财经大学产业园区合作建设园区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工作;与区民政局、街道等共建社区市民服务驿站健身点。2.落实政府实事项目和推进相关责任项目建设。完成三条百姓健身步道和一个百姓健身房选址、申报、建设工作;推动部分社区的绿地、楼顶等场所建设体育大篷工作;认真落实体育馆“五个基地、两个中心”建设;探索邯郸路游泳池改造新的形式、途径;加强市民健身苑点、体质测试点和移动展示点等的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3.落实“市公共体育设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积极推进区域公共体育设施的调研工作,推进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优化区域体育设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