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政府财政发展计划

市政府财政发展计划

2009年是矛盾困难较多、发展压力较大的一年,也是机遇胜过挑战、希望远比困难多、大有可为的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调整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根本出路,把深化改革开放、实施“项目突破年”作为关键举措,把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保证,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县十二届三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200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增收7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项目突破年”工作,着力促进投资快速增长

一是抓好项目建设管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扩大内需、促进增长”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突出抓好一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项目,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结合中央、省市的支持方向和我县实际,找准支撑项目,加大实施力度,力争2009年完成各类项目总投资228亿元以上。进一步坚持合力统筹抓项目,健全完善县开放办统筹招商引资项目、发改局统筹政府投资项目、各镇各部门分头抓项目、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着力创新项目协调服务机制,按照“五个一批”要求,针对项目筹备报批、开工促建、投产达产等各个环节,制定项目推进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要素保障和物资供应,确保投资项目按期推进、加快建设。着力抓好项目监管督查,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防止盲目上马和重复建设。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从严查处项目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行为。全力组织开展一季度“止滑提速、项目会战”大行动,力争尽快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确保全年投资增长开好局、起好步。

二是抓好灾后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卫生等民生类设施的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城镇受灾居民安居工程,力争新开工灾后重建项目95个,2009年完成投资22亿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一批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和农村沼气工程。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09年完成投资30亿元。继续推进国道317线金牛至太清路段城市干道改造,配合推进成灌快速铁路、地铁2号线、沙西线西延线和IT大道西延线建设,做好成灌快速铁路*沿线站点交通衔接规划及配套建设,力争对一批县际、镇际道路和县道路灯进行改造。支持各镇完成镇村道路改造45公里,新建港湾式站台30个,新增和改造公交线路6条。推进能源基础建设,全面建成安德110KV变电站和红光加气站,启动红光110KV变电站、工业港配气站建设,推进城镇燃气管网改造建设。深入实施宽带网、数字电视网“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建设。

三是抓好项目资金筹措。认真研究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围绕国家、省市资金投向,积极准备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全力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和财政性资金支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清理存量资金,归并专项资金以及集中新增财力和转移支付增量资金等多种方式,充分放大政府性投入的乘数效应。突出政府投资重点,优先保证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支出。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投资我县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西汇、国投等投融资平台建设,整合充实优质资源,加强融资专业队伍建设,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积极支持开展适度、适宜的投资开发和经营工作,切实增强融资能力,确保争取更多中长期贷款。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切实为县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工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四是抓好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实施开放合作,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全面梳理和优化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夯实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挖掘政策空间,努力营造区域比较优势。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着力引进一批资源占用少、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税收贡献大、就业容量多的大企业、好项目。坚持以项目和企业为纽带,采取上门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围绕产业链加强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深入实施行政效能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并联审批、全程、VIP通道服务和一窗式限时办结制度,加大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严肃追究政务服务中的失职行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深化城乡发展规划。围绕成都西部健康休闲新城定位,深化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分区规划,优化西部新城*片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规,统筹做好“198”区域整体规划,完成友爱、花园等5个镇总规修编和团结镇太和村等67个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城乡一体、“全域*”的要求,科学编制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的区域规划,修订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市镇建设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深入做好城乡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专项规划。强化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确保规划刚性执行。

二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完成涉农地区农村产权确权改革,加强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农村产权依法有序流转,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加强耕地保护,健全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储备、使用权流转等制度,采取转让、出租、入股、合理化上市交易等方式盘活集体土地资产,积极争取土地挂钩整理,切实解决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力争2009年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继续深化农村基层治理结构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社、专合组织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切实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三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进一步优化以县为主的公共财政框架,健全县镇两级政府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加大对传统农业镇和欠发展镇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公共服务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投入,促进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从严控制新增负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担保基金,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流转抵押担保试点,推动农村产权流转融资担保取得突破。支持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争取创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发展面向农户的融资和小额信贷,推动消费信用发展。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利用债券、信托、上市等方式融资。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银政企合作常态机制。

四是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和城乡人才队伍均衡发展机制,加强镇、村(社区)公共服务网点和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县财政对村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政府购买机制,综合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办法,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逐步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承担、经营性服务推向市场、福利性服务适度补贴的新格局。

三、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力争2009年完成工业投资71亿元,完成园区基础配套建设投资4亿元。认真落实“依靠大企业、抓好大项目”的要求,围绕精密机电制造、食品饮料主导产业和发展楼宇工业、总部经济,完善项目准入退出机制,推进招商转型,全力做好亿元以上规模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和无地、微地企业的招引促建,确保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新建成30个以上,新引进无地、微地项目50个以上,新开工建设总部经济、楼宇企业4处,累计开工14处。抓紧清理和处置工业闲置土地和闲置厂房,鼓励支持园区外企业通过入园自建、购置或租赁标准厂房等方式入驻园区发展,通过综合措施,确保园区累计建成项目380个、投产350个,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30亿元以上,入库税收5亿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将成都正大、成塑线缆、成都客车等7家企业纳入首批培育计划,2至3年内培育销售收入上5亿元的企业30家,力争2到3家企业进入成都市工业企业50强行列。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优势成长型企业在融资担保、技改投入和创品牌等方面的扶持服务,力争新成长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落实外贸出口激励政策,保持出口创汇稳定增长。同时,针对宏观经济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诸多困难,坚决取消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检查评比,加大治乱减负力度,切实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力争2009年完成服务业投资20亿元。加快推动海霸王冷藏物流、蜀都国际大酒店、恒创•蜀都广场、西部国际装饰石材城、蜀都餐饮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尽快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以城市规划区为重点,创新政策机制,着力引进建设大型卖场、专业市场、仓储物流基地、写字楼等独立商业设施。加强规划管控,突出抓好房地产与商业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强城市片区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各镇商贸服务设施改造,完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深化农村连锁超市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有效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做好望丛地热温泉等重大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沙西线、IT大道乡村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深度打造农科村景区,积极培育旅游经营主体,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牌效益。稳定和优化房地产业发展,深化落实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注重引进品牌企业开发高端楼盘,提升“住*更好”品牌影响,力争2009年完成房地产投资33亿元。同步抓好“新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力争2009年完成新居工程投资17亿元,完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灾后住房重建等投资23亿元。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力争2009年完成农业投资5亿元。继续抓好红东路鲜盆花、蜀都花卉、唐元无公害韭黄、榕珍菌业和战旗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增强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支持和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品牌,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带动安德、唐昌及周边蔬菜标准化种植,全力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加大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建设,力争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项目15个,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新培育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依托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引导推动农用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全年新增土地流转4万亩。整合沙西线、IT大道沿线生态资源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及旅游项目,积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2个镇级标准化农业服务站建设,努力培育农业市场化服务主体。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积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制定*豆瓣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促进*豆瓣集团化、品牌化发展。

四是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以争创省级生态县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小流域治污以及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小流域治污工程,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推进绕城高速以内燃煤淘汰工作,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合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安德、唐昌等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排污管网建设,城市片区和工业港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继续抓好饮用水源保护,深入推进生态防护及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加强政企合作,启动“198”地区建设。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健全能耗指标考核、监测和公告体系,建立投资项目能源评价制度,深化全社会节能工作。力争2009年完成水利、环境等公共设施建设投资6亿元。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利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运用。深化校地企合作,大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15项以上。进一步强化用地管理,加大违法用地查处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四、打造生态宜居品牌,加快构建现代都市新区

一是加快县城片区建设。继续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加大“成都西部健康休闲新城”、“新成都人生活港”等城市品牌营销,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产业发达、极具创新活力”的生态宜居城市,切实增强要素聚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围绕打造东南部新城、望丛文化园、北部新城三大城市板块,优化城市开发模式,聘请专业机构深度策划包装地铁站点、城市重要节点和片区,结合城市功能配套、城市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开发,实施城市综合体打造。创优“政企合作•区域性整体开发”城市运营模式,推动“中信蜀都”系列项目加快建设,全面完成市政一、二期13.4公里基础道路、南北大道与成灌高速接点景观打造和27万平方米的拆迁安置房建设。做好望丛文化园、北部新城的包装推介,推动与中铁五局等企业的合作项目尽快进入实施阶段,全面启动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兰城——老西街片区、石牛片区、旧城中心区等为重点的旧城片区改造建设,完成十字路口、福博路东段建设,启动长清路北段、西梨路、石牛片区区间道路和桥梁建设,突出抓好城区市政道路、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以上。积极推进犀浦、红光、德源城市组团片区镇建设,强化规划调控,优化功能布局,确保县城片区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城镇改造建设。立足县级副中心定位,扎实推进安德镇城镇改造,实施“优先重点镇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川菜产业化基地,增强重点镇自我发展能力。做好沙西线、IT大道沿线古城、团结、友爱、三道堰等镇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景点打造,启动安靖、团结等镇特色街区建设和唐昌、新民场、古城、花园等城镇改造,继续抓好唐元、花园等新市镇和特色镇城镇经营,培育特色产业,切实增强城镇吸引资金、聚集资本、转移农民的能力。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适当引进建设无污染、占地少、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城镇建设与城镇经济同发展。同时,加快农村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农村产权流转融资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新机制,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

三是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市容治理工程、乡镇整洁工程、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行动,全面推行数字化、网格化、常态化相结合的管控模式,建成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加强城市城镇管理基础建设,推动城市城镇管线“迁改下地”,推动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向各镇延伸覆盖。建立公安协同城管综合执法机制,着力纠正市民乱闯红灯、出摊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城市不文明行为,坚决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突出解决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问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市场化作业和无害化处理。强化城乡综合整治属地管理责任制,采取委托第三方测评等方式,确保长效推进。

五、注重发展民生民利,全面推进和谐*建设

一是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一中扩建、四中迁建和安德职中改建,新建东南部新城九年制学校,推进镇公立幼儿园标准化改造。完善城乡教师交流长效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抓好“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国家课题研究,不断探索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和县疾控中心综合楼改造,促进郫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基本医疗服务,推进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工作,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巩固建设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市场流通网和群众监督网,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成一批“农家书屋”和“农民健身工程”,启动东南部新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文明村镇创建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争创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2009年,力争完成公共服务事业投资5亿元。同时,大力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继续做好监察、审计、人事、统计、物价、粮食、外事、民宗、侨台、档案、保密、气象、老龄、民兵预备役、地方志等各项工作。

二是提高城乡就业保障水平。实施城乡充分就业工程,深化拓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路子,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500个,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施全民社会保障工程,突出做好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城镇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5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00人。实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健全劳资纠纷排查调处和预警机制,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实施社会救助工程,推进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抓好受灾困难家庭后续救助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司法等救助制度,着力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是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社会预警体系、社会救援和社会参与机制,着力抓好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整合治安、交通、城管等力量,切实加强对社会面的管控。全面完成“一镇一所”建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认真落实政府应急管理“一岗双责”制度,深化完善应急预案满覆盖和应急管理“四进入”,全面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依法妥处各类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新的一年,发展形势异常紧迫,任务繁重艰巨,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着力建设创新型政府。更加注重加强政府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及时研究政策,善于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善于从新一轮发展实践中创新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是着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健全完善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公众参与、集体决策及决策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制度,完善决策效能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全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切实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赔偿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监督。

三是着力建设效能型政府。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多谋改革发展之策,多办为民利民之事。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监察、行政问责、行政投诉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行风评议,切实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优化效能评价体系,改进效能监察办法,强化监察结果运用,推动政府机关运转更加规范协调、办事更加公正透明、工作更加高效便民,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四是着力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行政问责和重大项目建设廉政责任等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当前,*正处于攻坚克难、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009年工作形势紧迫,任务艰巨。各镇、各部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以共克时艰、超常努力的实际行动,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