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感知性实验在中药学教学中的探索

感知性实验在中药学教学中的探索

中药学是对各种中药的性能、来源、功效与采制以及中药的基本理论等进行研究与学习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是高等的中药医院中对中药专业学科所设立的第一门专业课,虽然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具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然而,其本身属于一门纯理论的课程,具有着繁多的知识点,且学习内容十分枯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院开展了方药结合,多学科感知性实验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实验设计与内容

1.1实验设计

在临床之中对中药的应用以复方为主,方剂学同中药学均属于中医药学中基础的学科,是将临床同理论二者之间进行连接的纽带,因此,在对中药学进行多学科性的实验之中,也需要遵从方药结合的方式,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对方剂进行选择时,不仅需要考虑学生本身属于初步接触到专业课这一特点,将组成方剂的药味设定在3味至4味便可,最理想的是对某一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药方,同时,还能够对药方的疗效进行保障,中药药理学具有着十分可靠的实验结果,这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还需要保证组成该药方的药物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理想的感知性,在对药材进行选择时,应尽可能地保障其形状特点以及质地等的多样化,且需要具有明显的特征,药物最好能够包括矿物药、植物药以及动物药等。在对实验的方法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地选择简明扼要、直观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结构之中一些较为浅显的要点进行抽取,将显微镜之下所观察到的特点以及肉眼所观察到的特点进行结合,保证对知识进行传授时能够由点到面,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路线。

1.2实验内容

贯彻方药结合,多学科感知性的实验思想,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应用名方麻杏甘石汤作为研究的内容,该药房主要有种仁、麻黄、根茎、草质茎、石膏、杏仁、矿石以及干草组成,具有清肺平喘、辛凉解表等效果,在临床中主要对外感风邪等疾病进行治疗,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将组成麻杏甘石汤的方药进行鉴定,并对其镇咳的药效进行实验。第一部分:主要对药用植物的形态进行鉴别。通过专门对药用植物学进行讲授的教师引领学生在植物园内对所种植的药用植物具体的特征与形态进行观察。第二部分:对药材的形状进行鉴别。通过专门对中药鉴定学进行讲授的教师引领学生到药标本馆对药材的形状进行鉴别,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肉眼对干草、麻黄、石膏以及杏仁等药材的特点与性状进行观察。第三部分:对药材进行显微鉴别。通过专门对中药鉴定学进行讲授的教师引领学生在显微镜下对药材进行鉴别与观察,引导其自行应用显微镜去对干草、麻黄、石膏以及杏仁等药材特点与性状进行观察。第四部分:对方药药理进行的实验。通过专门对中药药理学进行讲授的教师应用麻杏甘石汤对小白鼠进行镇咳,提高学生自单一的药、联系直至成方,最终完成对方剂药效的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方剂同中药之间所存在着的紧密联系。

2评价与思考

方药结合,多学科感知性实验的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受到了绝大多数学和学生的认可与支持,这样生动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在中药学之中进行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对中药学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对于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以及方剂学的相应学习内容也具有着了一定的认知,建立起了学习的信心并对发展的目标进行了明确,具有着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中药学专业本身的技能实践性以及学科综合性较强,在该专业之中应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对中药知识进行学习时的系统性,也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经过反馈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这一方式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近年以来,不同的院校之中的中药学专业在教学中也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然而,在具体的实施方面,一部分院校认为,该教学方式适合在高年级进行开展而在低年级却并不适用,对此,笔者认为,学生本身在对第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学习时是具有着较强的新鲜感的,在这时,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稳固其专业思想的最为理想的时机。但是,该实验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着一定的缺点与不足,多学科之中并未包括中药分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以及中药化学等内容,对此,应在日后的实验与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切实地提高该实验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事业造福。

作者:李婷 傅伟 单位:山东医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