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服务方向医学心理学论文

服务方向医学心理学论文

1基础教育领域对医学心理学科的需求

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常见到的心理问题就是小儿智力、认知发展和学业适应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估时我们依据的标准就是学生发育的标准。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进行心理问题评估时需要采用不同年龄的评价标准(尺度)。有些认知障碍或者发育障碍的个体,虽然在年龄段上有明显的异常,但问题的根源却需要用病理的标准来判断。在我国幼儿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常会发现一些类似多动、注意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等行为障碍方面的儿童。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学生的问题很少有人察觉到是学生自身的“疾病”。一方面从监护者来看或者从学校教师方面来看,除了严重的行为异常如多动症的孩子,那些没有明显精神和行为异常的学生,不会被当作有问题的学生来对待。这种困境,仅仅靠教学部门或者家长是解决不了的。鉴于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实际,在学校开设有关小儿发育等医学知识的课程存在一定困难。在人才的培养体制和知识的传播途径上出现了空白,所以在这方面亟须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医学心理学科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空白。首先,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师进行医学和发育等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校教师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学校教师一旦明确学生精神行为问题的根源所在,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而不把他们的问题当作是“品行”问题。从而减少对于问题学生的训斥、体罚乃至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其次,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心理发展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治疗措施,使学生尽可能感受学校生活的乐趣。再次,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有关孩子认知发育等医学以及心理学知识的宣讲,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孩子的问题,理解并接纳孩子的问题,并通过与学校教师及心理工作者的密切配合,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而不是简单训斥和体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人为的二次伤害。所以,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不仅仅是大学课堂的讲台和心理咨询室,还应在基础教育的校园里。

2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学科教育对医学心理学科的需求

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是医学教育体系当中具有人文内涵的学科。医学伦理学是引导医学发展的方向,规范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患双方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医学心理学是研究解决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健康关系的学科。同时,医学心理学也是关系个体人格发展成熟与否的学科,关系到他们对于自身和社会的认知评价与应对方式。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临床医师在医学人文认知方面存在着差异。从医时间越长对于医学人文本质的认知越深刻。一些从医时间较短的年轻医师往往对于医学人文本质的认知不到位,所以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对未来医疗事业主力军的年轻医师和高学历医师临床医疗实践医学人文认识的培养。2012年温岭杀医案中的当事者连某,在接受治疗后自我感觉并没有好转,有些症状反而加重了。据报道:连某手术后对医院包括对主治医师在内进行了多次上访投诉,均未得到让其满意的答复。而院方给连某的解释答复是根据各种化验和检查的数据影像等资料,得出连某的病已经治愈,没有再治疗的必要,但连某断然拒绝这样的解释。其本人诉说他的呼吸、睡眠等感觉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比以前更严重。在这个事件中,单纯从患者的角度看,医院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连某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多次投诉上访,终究没有得到足以让他消除心中疑惑的答复,一次次的投诉未果转化成一次次的愤怒,终于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发泄出来,使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心理学告诉我们积压在内心的各种不满必须以适当的方式途径、在适当的时候发泄出来。一个人承受的压力和不满,如果超出他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以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如果医院方面在接受连某投诉过程中能考虑到他的感受和心理需求的话,结局可能不是这样。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媒体、医院方面还是社会公众单纯谴责连某的行为,而不反思医院以及医师方面的不足,既不公正也不客观,更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另外,医疗中的“生”和“死”是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现象。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医护人员自身,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医学生或者年轻医护人员的人生阅历不够,在面对患者死亡时,少有人会体验到即将死亡患者的恐惧焦虑以及其家属的悲痛,一些医务人员可能表现得较为冷漠和无动于衷。医学心理学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谋求医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与成熟,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为死亡患者和家属提供恰当的帮助。所以,从以上种种现象看,具有丰高收入者文精神内涵的医学心理学科对培养医学生以及年轻医疗卫生人员人文情怀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当中开展多方位的人文教育工作显得紧迫而又重要。

3我国国民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对医学心理学科的社会需求

当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癌症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中国网2014年3月7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了《全球癌症报告2014》。该报告显示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癌症蔓延趋势不容乐观,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的绝对数值依然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以胃癌、食道癌、大肠癌为代表的消化道癌症威胁最为显著,中国食道癌患者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一半,胃癌新增和死亡人数占比也超过了40%。这些疾病的发作与患者的性格、饮食行为习惯等密切相关。不良的摄食行为,也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与饮食行为密切相伴的吸烟、酗酒行为同样也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依靠禁烟的宣传教育和局部的控烟禁酒措施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想要从根本上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就必须改变危险人群不适当的认知观念,最终达到减少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又如,性行为既是一个与人类自身繁衍发展有关的本能行为,又是一个与人类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行为。危险的性行为和不当的性行为对国民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消除和控制不良性行为是解除部分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学者主张通过道德的力量和法律的力量来加以控制。然而,这两种方式都是以性行为影响到第三者利益为前提的手段,一旦性行为的主体关系不够或者对第三者的影响较小时就没有限制性行为的影响力了。控制这类人群的不良性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性行为者主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属于不良、危险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尽可能避免此种性行为的发生。因此,我们在除了对危险人群进行适当的性健康教育,将危害降到最低外,还应当对青少年进行健康积极的性教育,培养其健康的性行为观念。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弘扬优秀的文化。在这方面医学心理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通过真实的病例来警示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学的手段来查找可以影响性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通过与政府社会发展、文化宣传、卫生教育部门的协同努力,来倡导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国民健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所以,作为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应当探索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的心理行为的文化根源,并对各民族优秀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进行传播、宣传。现阶段我国民众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正处在重大变化时期。而且基于这些变化又带来了民众价值观、生死观等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迫使我们必须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又促使我们必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两方面没有哪一个环节可以不考虑心理的因素。所以医学心理学科在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大而又艰巨的使命。

作者:祁正庆 孟竟玲 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青海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