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论文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03~2014-04间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其中男36例,女44例,孕周33周~45周,平均(38.7±1.2)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孕周、病情等方面的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的治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儿行一般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暖、吸氧、营养支持、高颅压、治疗配合等干预手段,对有功能障碍的患儿还需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并密切注意患儿的自主意识和生命体征等变化。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循证护理,其护理的各个细节,包括保暖措施、吸氧、营养支持、高颅压、治疗配合等均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进行,并依据患儿的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从成功护理的资料及各大数据库中进行查阅汇总,评估筛选并最终形成最适合患儿的护理方案。严格执行循证护理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评估,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调整方案也应采用查阅取证方式获得。患儿出院时,需给予家属相应的功能训练指导,以及详细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便更好的延续护理工作。随时进行相应的出院患儿随访工作,对护理方案及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儿在院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在患儿出院时发放调查表,对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调查。

1.4应用效果判定标准显效: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及惊厥等各项病征均停止或恢复正常;有效: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及惊厥等各项病征均有较大程度改善;无效: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及惊厥等各项病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应用效果比较经统计分析,研究组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d数和家长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4±4.4)d,对照组则为(20.3±4.1)d;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发生2例肺炎和6智力异常,对照组则出现5例肺炎和11例智力异常;患儿出院时发放的调查表的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家长满意度分别为90%和67.5%。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肺炎和智力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的主要病因是围产期窒息,因而本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恢复和改善已受损脑部神经的代谢功能,维持新生儿体内各种内环境的稳定以及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部血流供应和脑细胞代谢情况。单纯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并不能够彻底改善新生儿的脑部损伤及远期预后,护理对于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的康复治疗,同样起着不容小觑的关键作用,临床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应用效果较好的护理模式,其主要通过数据库的查阅取证,来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案和细则,以期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来提升护理效果,达到最佳的护理及治疗配合效果。循证护理以客观资料和临床经验为基础,将护理理论同临床实践相结合,使护理有证可循,提升了专业性和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有研究显示,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护理应用方面的效果尤为突出。其针对于每一位患儿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是其能够突出护理在这方面的优势。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患儿在康复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肺炎、智力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循证护理在提升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配合相关治疗,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4总结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协助控制病情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袁飞霞单位:兴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