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手术室护理论文(共4篇)

手术室护理论文(共4篇)

第一篇:人性化护理与手术室护理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2.4±4.8岁,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4.1±4.4岁,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34.9±5.4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即:①入院指导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帮助患者办理相关的住院手术,并带领患者进行相应的病区,帮助患者尽快的适应病区的医疗环境及医院内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患者的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并将患者介绍给病区内的其他病友,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②良好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合理的布置,使用颜色温和的窗帘,以给患者温馨、舒适感,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于患者的床头卡上挂不一样的漫画,并在病区的走廊处张贴妇科健康知识的相关壁画;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从而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存在不良情绪的原因,并通过心理疏导及播放舒缓的音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担心治疗结果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述之前成功治疗的案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主动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④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严格遵照临床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提升技术操作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服务质量,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1.2.3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度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度使用汉密尔顿(HAMD)焦虑度量表进行评价。

1.2.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ridit分析,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别,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结果。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改革进程的加快,患者所关心的已经不仅仅是自身疾病的认识,其更关注自己入院后所接受的护理服务的质量,护理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知,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所在。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一种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人性化护理操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及术中、术后的不舒适感,同时在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间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及治疗效果。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人性化护理通过细致、周到的临床护理服务,有效的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总之,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秀梅单位:六盘水市大湾医院手术室

第二篇:健康教育与手术室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42例手术室护士,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1.9±5.2岁。所有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各21例,两组护士的平均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基线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

1.2方法观察组

实施人性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包括:①护士长与护士经常沟通,在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满足其合理要求,关心她们的学习、生活;②了解护士的特别擅长能力、性格,合理分工,让技术纯熟、规范操作的护士负责低年限护士的临床带教;③建立健全的规范管理制度,如隔离消毒制、器械查对制、器械清点制、组织检查和相关考试等,并挂钩奖罚金;⑤对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考核;⑥采取鼓励政策,使分配奖金与护士的工作量、工作效果相结合,帮助解决其晋升、待遇、福利的问题,使其专心投入工作。对照组:予手术科室常规护理管理。

1.3判断和评估标准

对两组护士护理的40例手术患者中做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与每组护士相配合的医生做调查问卷,评估医生对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满意程度。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室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责任感、技能水平、服务护理态度等情况的评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医生对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满意程度

医生对观察组的术时安排、术前物品器械准备、工作热情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是一项应激程度大、风险指数大工作,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至关重要。人性化护理管理符合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手术室实施人性化管理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可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其疲劳工作感,使护理更趋向人性化,做到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施行人性化管理及健康教育,针对手术室患者、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调查问卷,可归纳出以下几项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及满意度的因素:①术前准备不充分,不是十分熟悉器械;②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③术中医护配合不默契,分歧较大;④服务态度差,缺乏工作责任感。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点:①交通不便利,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远,上班易迟到;②护理人员缺口大,加班加点多,工作压力大;③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和专业知识不够娴熟,提升能力压力较大;④处罚责任力度较大。针对以上所出现的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根本因素,我院以人性化管理及健康教育为基础采取以下对策:①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如施行包食宿、五险一金、班车接送等;②招聘大批大专以上、护理技能操作娴熟的手术室护士;③定期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灵活运用于护理工作中;④提升奖励制度,降低责任处罚制度。

作者:尤敏君单位:浙江省天台中医院手术室

第三篇:风险意识与手术室护理管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2年我院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接收的手术期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在28-56岁,平均年龄为38.5岁,以上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患者的神智清楚,具备正常的理解和交流能力,排除精神病患者,确定本组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我院择期进行手术的采用普通护理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象,称为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在对照组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办法,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实施系统的风险控制管理,对人员、环境、制度等因素全面考虑。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配合质量等进行分析。

2结果

采用不同手术室护理的两组患者对比中,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7.5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84.6分,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缺陷评分平均为3分,对照组的护理缺陷评分平均为12.4分,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相对较少;另外,在两组患者的比较中,观察组护理在器械的准备、设备的管理以及消毒等方面的分数要高于对照组。

3讨论

3.1手术室护理风险在手术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是比较多的,目前常见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例如,在手术室护理中人员分工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楚,设备管理不当,规章制度没有严格执行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导致手术室护理中各种不安全因素产生的重要原因。

(2)人员方面的风险: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很多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在操作中不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另外,一些手术室护士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发生差错的时候不能及时报告,从而不能采取补救措施造成不安全的结果。

(3)技术风险:目前科学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手术过程中各种新的治疗方法广泛使用,从而对护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知识,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水平较低,对一些护理问题的认识深度不够,在手术中与医生没有默契的配合,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4)护理记录风险:手术室中患者的情况变化较多,往往在抢救的时候护理人员没有时间做护理记录,所以很多护理人员就不做记录,在抢救结束之后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整个护理记录不真实。

3.2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手术室作为进行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地点,在手术室的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工作时间长,一些护理风险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的出现,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要提高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中消除不安全因素。

(1)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定期进行手术室消毒,针对不同的手术配备相应的设备,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看是否完好;根据手术需要确定护理人数。

(2)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医院针对手术室护理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保证护理的准确性。术前护理人员要清点手术物品,术后要整理相关器材,并按照规定做好记录。

(3)开展手术室专科化护理:在医院中手术科室很多,每一个科室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医院要进行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在每个科室中成立专科护理组,小组中的护理人员要对该科的每一类手术护理熟悉掌握,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要加强配合。

(4)重视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在术前要与患者加强沟通,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对一些存在恐惧心理的患者要耐心抚慰,从而使患者能保持轻松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5)做好手术室护理质量监督工作:医院要定期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对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能力、工作态度等综合考评,尤其是对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找出原因,并且反馈给相关护理人员,促使他们不断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与医院相关的激励制度结合起来,按照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给予护理人员相应的奖励和惩处。

作者:黄小珊祝妍华谢健彭冬雪单位: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手术室

第四篇:风险意识与手术室护理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2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风险管理实施的时间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78例,男90例,女88例,年龄16~78岁,平均(47.24±5.07)岁;急诊手术72例,择期手术106例。观察组242例,男127例,女115例,年龄15~76岁,平均(46.85±4.83)岁;急诊手术117例,择期手术1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由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而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具体如下:划分风险护理等级,对于入院患者进行护理风险分级,从而针对患者的等级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认识和处理能力的训练,以使出现危险时护理人员能够从容应对,从而减少风险发生;建立风险反应机制,预先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建立相应的措施,做好准备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于出现的风险,要明确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护理人员需要有责任心,积极真实的反应情况,正确处理风险事件。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手术期间风险发生率,同时采用问卷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程度的调查分为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并计算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仅为0.83%,与对照组(3.93%)相比,显著降低(χ2=4.719,P=0.030)。同时,观察组242例患者中,162例非常满意,76例满意,仅4例出现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4%;对照组178例患者中,60例非常满意,64例满意,54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仅为69.67%,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70.898,P=0.000)。

3讨论

手术室风险是对手术过程可能发生损伤、致死等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其风险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需要更加严格。本研究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发现,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仅为0.83%,与对照组(3.93%)相比,显著降低(χ2=4.719,P=0.030);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70.898,P=0.000),这表明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室风险发生率,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显著降低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付兴娟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