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老年护理专业化人才培养教育研究

老年护理专业化人才培养教育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正在和将要面对的重要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快并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促进老年医疗保健制度和保健体系的建立,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治理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护理专业化服务体系,是适应养老模式的转变、满足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我国老年护理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老年护理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起步较晚,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与人口老龄化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加强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养是当务之急,需进一步探索培养模式、完善培养体系,构建老年护理人员梯队,加快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科发展,进而为老龄化社会提供全面、专业、多层次的服务。本文以“popula-tionaging,nursingservice,educ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人口老龄化、护理专业服务、人才培养”为中文检索词,在PubMed、Cochrance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的题目及摘要中检索2003~2015年的文献,对国内外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进行综述如下,概述老年护理的发展历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提供建议。

1老年护理的概况

老年护理源于老年学的发展,老年学是一门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尽管人类社会很早就开始关注老年人问题,但现代意义上的老年学到20世纪才初露头角,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老年学标志着老年学科的最终完成,老年护理学作为该学科分支也逐渐发展起来。老年护理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发展过程。护理教育者应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具体要求,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为支撑,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的要求,提高生命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专业化支持提供人才保障。

2国内外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现况

2.1国外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过程及人才培养方式

1961年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NursesAssocia-tion,ANA)设立了老年护理专业小组,1966年成立了老年病护理分会,1975年更名为老年护理分会,并开始颁发老年护理专业证书,同时《老年护理杂志》创刊。1976年美国护士协会提出发展老年护理学,推动许多国家的护理学校将老年护理纳入大学护理课程设置,并设老年护理学硕士和博士教育项目。美国护士协会规定,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社区开业护士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美国护士协会制定的老年护理实践标准分为基础和高级2个水平,从通识教育及专科教育2个方面展开。通识教育主要在本科学历层次,专科教育面向硕士及以上学历水平。老年高级执业护士需要具备系统的专科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经过认证,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处理老年人常见的复杂的照顾问题。近10年来,美国的老年护理高级实践课程和博士课程得以加强,培养具有老年学领域高级实践专长的护理人才,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mericanNurssCredentialingCenter,ANCC)于2008年将老年临床护理专家的资格认证列入专科证书注册考试内容中,强化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准入规范、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此外,为应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美国有越来越多的继续教育机会方便护士提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德国的老年护理教育有3个层次:中专、专科培训、大学本科,其教育的主体是中专职业培训教育,主要培训老年护士和老年护士助手。接受护理教育的最低要求是完成10年的基础教育,学生经过1年半的学习与考试,可得到国家认可的老年护士助手资格,能在德国境内的护理院做老年护士助手;通过3年学习和考试,获得老年护士资格,可在同属欧盟的其他一些国家的护理院、医院和社区家庭护理中心工作。近年来,日本介护福利士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日本老年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了专业性、科学性服务的保障。介护是以对老龄化或因身心障碍导致日常处于生活困难状态的人进行专业性援助为基础,从满足被介护者身体、精神、社会各方面要求,确保其成长、进步的健康生活为目标,最终使其能够达到满意的自理的生活。日本的介护属于福利的范畴,是护理学的分支,运用了Orem自理理论及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提高被介护者的生活质量。介护福利士是介于临床护理和传统的家庭照顾者之间的、接受过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注册的一类护理人员,相当于我国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工。日本于1994年成立介护福利专门学校,培养大量介护福利士从事老年护理工作。

2.2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老年护理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到了8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对老龄事业有了一定的关注,随之老年护理也受到了一定重视,并于1994年在护理教学中增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其中涉及老年护理内容。1998年以后,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某些高等护理学院开设,但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的本科教材于2000年12月正式出版。目前我国的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以高端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构建老年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人才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产学结合的一种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途径,特别是在老年护理岗位实践过程中,培养关爱品质、强化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于2010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开设了“特需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人才,2011年9月更名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此外在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国内多所院校专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推动高层次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

3我国老年护理人才教育需求及培养途径

3.1创新老年护理教育模式,提高专业认知

正确认识和理解老年护理的内涵对发展老年护理至关重要。1990年WHO提出健康老龄化战略,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跨度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1991年第46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了老年人“独立、照顾、自我实现、尊严”四大原则,明确指出老年人的健康要在既符合人道又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得到保护,有权利对照顾的方式和生活质量做出自己的选择;老年人应当享有人道关怀,过有尊严的生活。这些观念的提出使老年护理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护理对象从个体老年患者扩大到全体老年人,护理内容从老年疾病的护理扩大到关注全体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自理能力和预防保健等诸多方面,工作范围也从医院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和社会。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和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形成积极正向的职业价值观,真正认识到老年护理是一项为老年人提供身心、精神、社会等全方位支持的专业职能,需要科学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3.2加快老年护理专业学科发展,完善培养体系

我国的护理教育以培养通科护理人才为主要培养模式。老年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应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结合,根据养老服务市场需要评估各层次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执业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随着老年护理领域的不断扩展,社会对老年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发生新的变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与人口老龄化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加强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养是当务之急。3.2.1注重院校教育和专科护士培养相结合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应组织专家讨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统一的、适合不同层次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目前侧重院校教育,在专科护士培养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于2005年启动,由广东省卫生厅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包括老年专科在内的4个专科队伍。这是我国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初步尝试,今后将逐步实施老年护理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订相关指南。

3.2.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老年护理

专业而言不仅要在护理环境中实践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在实际的养老机构中去体验护理老年人的感受,锻炼护理老年人的综合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国内110所招收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73所(54.5%)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总学时平均为30学时,其中理论课平均26学时,实践课平均4学时。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只能了解老年护理的基本知识,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技能训练。为此,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实践、早实践是设计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学实践环节的主旨,同时遵循“系统性、基础性、层次性、创新性”原则,坚持校内模式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学校安排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推动实践教学,坚持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老年护理人员。

3.3培养多层次老年护理人员梯队,提供全面服务

有研究表明,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的特点不同。医院对老年护理人才学历需求最高,大专为71.4%,本科及以上为20.0%;社区其次,大专为60.6%,本科及以上为13.7%;而养老机构对学历层次需求最低,大专为39.9%,中专为48.2%,这可能与其主要承担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的一般治疗护理、基础护理、生活照料等工作有关,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和社区老年护理主要承担老年人疾病护理、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居家护理等,在国家医疗及社区卫生政策推动下发展较快,对学历需求也较高。因此,应通过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满足不同工作场所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如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开辟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将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纳入护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范围,鼓励大专院校学生到各类养老机构实习。另外,还可以尝试构建老年专科护士教育和认证体系,以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对老年护理的需要。

3.4加强老年护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水平

老年护理师资水平直接影响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内从事老年护理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缺乏老年临床护理经验,而临床护理人员则未经过系统的老年护理理论教育。一项有关老年护理学科调研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70所二级以上医院及38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中有87所单位认为老年护理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应积极开展地区间、国际间的老年护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同时,注重兼职教师培养,聘请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院外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学院社区护理实习基地)的医师和护士,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团队。

3.5推进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针对我国目前老年护理人才缺失的情况,除了通过中等、高等院校的正规护理教育来弥补人才不足外,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水平,在现阶段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继续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老龄化的基本概念、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期保健居家护理、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等内容;继续教育的方式可以是短期集中授课、网络学习等。培训后发放相应的证书,作为护士继续教育的学分证明或者进入老年护理相关机构工作的准入标准之一。

3.6开展老年护理领域的科研工作,推进学科发展

老年护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推动。在欧美等老年护理开展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有关老年护理的研究已开展得较为成熟,如美国老年护理协会等团体每年都举办相应的年会,根据不同的热点组织大家交流分享科研的经验和成果。我国老年护理研究刚刚起步,在临床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针对我国老龄化及老年护理发展的现状,开展以实证为基础的循证护理研究是提高老年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

4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是前所未有的。护理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老龄化趋势带来的诸多挑战,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应对,在护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着力建设和发展专业特色,制订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问题提供护理专业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教育支持体系,实现“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总目标,让中国的老年人也享受“独立、照顾、自我实现、尊严”的生活。

作者:陈杭健 陈京立 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