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初探

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初探

一、提高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医学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临床医学生,应该在学习期间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现代科学分支对经典医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新兴学科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工程、纳米靶向载药和缓释、人造医用材料等等。这些新兴学科甚至颠覆了经典医学对疾病的传统认识。而经典医学院教育远没有对这些新兴学科产生必要的重视。很多新药、新技术、新设备都是国外已经发展成熟并注册了专利,才被国内引进。为此,我国的医疗界付出了重大的经济代价。其次,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也远大于古代。在新的环境下,很多新的疾病被引入并被发现,给经典医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例如SARS的爆发,还有最近韩国MERS的爆发,给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们的临床医学教学只是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停步不前,而没有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那么这对应对现代社会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再次我国拥有宝贵的文化遗产宝库———传统中医和中药理论。很多中医和中药手段已经被国外著名医药公司和大型医学研究机构挖掘,并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比如青蒿素、人参皂苷和姜黄素等等,都被国外开发新药和注册专利。对中医药的科学研究上面,我们还要进一步努力。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日渐提高。临床医学应届生除了要掌握书本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样才能在毕业求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为将来更高层次的深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学校的科研能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科研条件、学术气氛、创新思维是对高等学校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的。而且国外一系列著名成功大学也证明,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大学成功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笔者在指导心血管外科研究生科研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看法,特进行小结。

二、我国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的经典医学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无可非议的作用。近2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医学专业持续扩招。我国普通高校医学专业招生数在1999年突破10万,而在2010年达到53万。10年来,医学专业毕业生数已达到300万以上。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已达到246.6万人。但随着时展,我国经典医学教育却暴露出它和21世纪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弊端。在教学中偏重传授知识,强调书本理论的考核,而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科研能力偏弱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得不到科研经历的锻炼,同时又会带来科技文献调研能力和外文文献阅读能力的缺失,最终使得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在世界上竞争能力不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现在医学院校侧重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而对教师科研精神和能力不重视。这使得教师不会去发展自身的科研项目管理能力和基金写作能力,从而使整个师资队伍也无法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在学校层面上,学校科研条件有限,无法给医学生提供理想的科研环境,也无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医学院整体科研氛围不够浓厚,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淡泊。

三、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科研领导。

医学院校要把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当前学校的一项常态工作抓紧落实。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科研的投入力度和奖励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动机。第二,需要积极建立本科生实习制度。国外各大高校基本都有本科生实习轮转制度,实习期纳入本科课时,实习评价纳入学分统计。国外本科生在实习期基本都能按自己兴趣选择进高校实验室、研究所,或者大公司研发部门实习。第三,学校也应该建立专门的部门统筹、落实和考核学生的科研实习活动。

2.加强科研训练。

医学院校可适当引进一些基础科研领域的教师。基础科研领域青年教师接受过系统培训,可以对医学生进行专业科研训练,包括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资料整理、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等。第二,基础科研领域的教师也能够开设文献阅读课和专业外语课。第三,学校也可以开设基础科研实验课,规范医学生的实验记录写作,确保实验数据有据可循。第四,学校还要重视校际甚至国际间学术交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可以抓住一切机会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来国内演讲,并介绍最新科研进展或者国外先进实验室的情况。学生在打开眼界的情况下,一定会对继续科研深造感兴趣。如果本科生愿意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校方可以考虑给予适当补助。

3.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对于学生具有极大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感染力。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更应以科研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勤劳刻苦顽强拼搏的品质、对科学研究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不唯书本大胆设想的精神等等,都为学生建立深刻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4.建立实习机制。

国外著名医学高校无一不有成熟的本科生科研实习机制,本科生实习时间纳入学时统计,本科生实习成果也纳入学习成绩考核。这使得本科生很早就发展科研兴趣,拥有毕业后的奋斗目标。我国医学院校也应当建立类似机制,每学年都设立实习期。这会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早早地对科研产生兴趣,丰富他们本科学习经历,也开拓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

5.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

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地提出发表科研成果的要求,但有些显得急功近利,与实际不切合。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和学生确立长期发展的可持续科研目标,而不是仅以来衡量。学生的个人兴趣各异,有些偏重临床,有些偏重基础科研。学校对学生的不同科研兴趣方向都应该重视。如果学生有自己的创新想法或项目,学校更应该鼓励和支持。这是因为由于没有以往学术背景的束缚,本科生思维活跃,是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很多国外知名公司最初都是从本科时代的一个新颖想法开始萌芽、创业并发展壮大的。

四、科研对培养医学生的意义

科研是一个开创性的探索活动,特别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时科学研究过程中,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在这一复杂的认识过程中,需要系统理性地建立自我科学观。另外,在科研过程中学生必须坚持不懈才能将课题继续研究下去,这一点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教科书式的灌输过程,而需要学生将科学实践和自我领悟相结合,培养其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在医学生的今后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医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目的是给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思维十分活跃敏捷而又企盼能力发展、自我完善的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能力、发展自我的空间,使他们积极参与和认真实践。同时科研实践又使得医学生能够验证书本知识,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医学生的科研实践结果必然是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其次,科研实践能大大开拓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校实验室、研究所或者公司研发部门的实习,能够让学生体会不同工作环境的目的和要求,能够让学生确立将来的奋斗方向。在科研实践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将不再迷茫,毕业后能有更好的职业规划。再次,现代科研水平日新月异,为了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当代中国基础医学研究仍然急需大量人才。“不是为了研究生学位而读研究生”,这种观点才是医学生应有的学习观。而持有这种学习观的研究生才能真正成为科研人才。

五、结语

总之,如何将教学与科研真正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医学生的学习有益,而且对其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陈维倩 单位: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