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院艺术设计课程示范教学改革研究

学院艺术设计课程示范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该文研究民办学院艺术设计、公共艺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一系列核心课程的示范教学改革,探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新途径与创新形式,寻求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教学示范改革的研究,探讨目前社会对民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核心课程的重点,以及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阐述民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示范教学改革方向与研究成果。

关键词:示范;教学形式;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迅速成长壮大,为我国的全民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必要的辅助力量,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2017年,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4000万,办学数量接近全国高校的30%。民办高校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了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对象。同时,民办高校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我们对于其存在的深刻意义、发展脉络及创新特点的把握并不十分明确。经过多年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已初具成效。根据近几年民办学院课堂教学跟踪调研情况分析,我们发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对专业教学的培养诉求形成了阻碍。国内民办学院专业教改的研究成果众多,但艺术设计专业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既科学又高效的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示范教学的程度不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认知和把握程度有限,导致目前民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专业水平整体较低。

一、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

1.以旧教学法教授新教材

部分教师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忽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对于新形势下的专业发展趋势把握不明确,没有深入分析专业前沿的动态,继续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新教材的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存在差距,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2.教师业务素质不高,创新理念不足

在具体的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疏于对专业课程的深入研究,专业视域不够开阔,专业知识较为匮乏。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需要从教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的教学方法及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3.专业教学改革的构架与发展差异性不对称

部分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一部分因为受师资力量的构成因素的限制,另一部分由于革新理念和执行机制尚未完善。针对这种独特的办学体制,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自然而然地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寻求创新性教学改革的解决方案,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示范教学改革体系,就成了紧迫事宜。在示范教学中该如何融入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创新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成了课题组成员首要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民办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示范教学的实际情况,以设计表达、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为例,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解决关键问题的改革研究准则

第一,强化民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知识传授与示范教学的有机结合。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要求、知识把握能力标准和示范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十分关键。第二,加强民办学院的素质教育,拓宽专业视野,构建起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示范教学改革架构。从民办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教学水平层次划分情况分析,以及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研究。第三,通过教师示范教学,增强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全方位了解学生在专业示范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诉求,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第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示范能力、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第五,针对示范教学,寻找到联系教与学关键的、科学合理的纽带,探索示范教学的改革方式与教学创新流程。培养专业性强、具备开拓创新特色的人才,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三、示范性教学与指导

通过学年的教学示范改革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有针对性地在手绘表现技法、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中开展示范性教学,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不同阶段,主要在平面图的绘制、天花图的绘制、立面图的绘制以及对应主要效果图的绘制四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教学和指导,使学生通过示范性教学更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增加有效的示范性教学环节

强化环境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设计表达等专业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展现教师示范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高效性,并且贯穿于教学过程。立足于教学改革的主旨,寻找教学互动的关键纽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自然地融入新型的示范性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师生互相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

2.选择适当的主要专业课程,分阶段进行示范性教学

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主动性创造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专业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灵活地把握专业知识的分段式深入,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修养为前提,锻炼学生手、眼、脑结合的能力,充分开发其创造力,塑造其能学、好学、乐学的新型学习态度。

3.通过示范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手绘表达设计想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师生感知、体验、互动,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强化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突破程式化、概念化和一般化的习惯教学模式,纳入新鲜、生动的示范授课机制;采用更深层次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诠释示范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教学框架,把专业教学特定的观念与知识转化为视觉语言和教师亲自示范教学的观摩体验。

4.研究组定期组织会议,总结示范性教学的实际效果

通过会议讨论,不断提高课程需要的理论知识,并及时做好记录。在整体的改革过程中,自上而下要深知专业示范性教学的重要性,并把其作为民办高校求创新、求发展的重要依托。集合师资力量,积极总结阶段性成果,群策群力,发挥教师的业务力量,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反馈调整、完善教学模式,直至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

四、模式研究与实践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分层次、分阶段地有的放矢,力求示范性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初步带入:在初入学习基础课的阶段,教师要创造一个宽领域的专业范畴,构建专业入门的导入型框架,使学生意识到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观察生活中的艺术现象出发,继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了解艺术创造的普遍性和对社会活动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理顺求学的开端和专业学习的过程。第二,渐续过渡:教师在掌握专业教学宗旨的前提下,通过交流、讨论等多样方法挖掘学生的疑问;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并融入亲身实践的专业经验,辅助专业知识的渐入性引导。第三,乐于求知:教师以系统的专业基础锻炼使学生集中关注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促进其专业学习的广博性。

2.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主观能动:经过专业基础的良性导入,学生能够依照专业教学的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搜寻与专业课相关的专业资料,汇总预习的疑惑,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前期的必要准备。第二,分组协作:学生根据每门专业课程的具体安排,以小组形式展开设计项目的合作交流。组内成员各自分工,形成单独的设计团队,各组自荐代表并陈述设计项目的详细内容,由此形成竞赛的模式,营造热烈、欢快的群体讨论、研习的课堂氛围。教师适当引导并给予必要的建议,通过分析各组的优势、劣势,帮助其自我改进、趋于完善。第三,自省悟学:专业课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学生掌握专业重点、难点之后,能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我领悟。学生通过鉴赏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获得深刻的艺术体验,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思维。

3.核心选修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横向展开:选修课程是专业学习的拓展。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包含的知识极为丰富,涉及众多领域。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其指明学习方向;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性,使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艺术行为、艺术活动及表现方式,以设计表达自身情感。第二,纵向延伸:教师的专业示范能够使学生集中学习重点内容,并依据思维轴线串联专业知识。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能够带领学生走进更深入的专业研究领域,直至学生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第三,多维汇结:思维意识的多重交叉性源于设计目标涵盖元素的多样性。学生学习选修课程,通过思维训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总结学习、工作的主体部分。学生在经历多种思维训练之后,能够直接抓住专业学习的首要目标,继而顺利解决设计任务的重点问题。民办学院的艺术设计核心课程教学形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基于国内现阶段民办院校的教学状况进行的新尝试。我们在借鉴相关先进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秉承“寓教于乐,善教于用”理论基础,大胆地进行一系列创新性的改革。只有不断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队伍的团队力量和求索精神,才能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师资力量。教师要时刻不忘初心,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积累阅历,通过切合实际的教育理论培养新时代艺术设计类专门人才,为专业领域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专职人才储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积极、稳步、渐进地推进改革。在整体的教学改革环节中,通过师师互助、师生互动、生生互竞,构建博学求真、锐意进取的专业教学新模式,使师生在专业教学改革的氛围中经历求新、务实、善学、致用的专业成长,从而探索民办高校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形成一条良性循环且持续创新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日)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4]张居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郑晓莹 孙达科 李兆岩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