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试论秧歌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试论秧歌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一、秧歌的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一)秧歌的发展现状

辽宁从古时便有辽东、辽西之分,其文化艺术基本上也由于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尤其是到了近代,辽东一带日趋成为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文化艺术也随之兴盛起来,而辽西则有被冷落之势。因此,该地的文化艺术较好地保留了一些具有传统特征的艺术形式,如:“九女船”、“背杆”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表现形式,是我们研究辽西民间舞蹈渊源沿革的重要资料。[1]立足于“辽西地秧歌”的需求主体,通过对“辽西地秧歌”的现状、需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辽西地秧歌”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世代传承,从而能够较好地延续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并不断发展壮大。从锦州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看,辽西地秧歌的繁盛时期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全区有20多支秧歌队。由于当时正处于农业合作化时期,农耕的繁荣必然导致地秧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繁盛。而进入八十年代后,“辽西地秧歌”日显颓势,据统计,目前,全区秧歌队已急剧减少到5支,而且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地秧歌的本色越来越少,百姓的认识度不均衡。笔者采访了锦州地区民间艺术团的团长王楠,她说:“他们团的旱船、毛驴、狮子是辽西一绝,在国家及省市各项大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是最原始、最本土本色的,其他的都不纯了。而且,48岁—6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们还比较喜欢地秧歌,年轻人不怎么愿意扭,也不怎么愿意看,随着民间老艺人的老龄化,这种民间舞蹈文化会逐渐消失。”为此,挽救辽西地区地秧歌传统的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当务之急。

(二)秧歌的滑坡的原因

秧歌的滑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得到大力发展,国外的各种娱乐方式不断涌入,多种多样的娱乐形式刺激了人们传统的审美方式,从而导致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其次,许多民间优秀艺术家们逐渐衰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却后继无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或很难有机会接触这一民间艺术,从而导致青黄不接的局面。针对此状况,有关部门提出了对东北秧歌———“辽西地秧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及保护与研究的对策与建议。要重视对“辽西地秧歌”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尤其是民间艺术团体,特别是那些民间老艺术家的精深舞技及其扭法,并通过采访、调查,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大力支持与扶助,为其文化活动提供更有利的方便条件。

二、秧歌的民俗风情和风格特点

(一)秧歌的民俗风情

秧歌一度流传于辽西农村,一般是年节或庙会时节表演,这是辽西民间传统节日的重要民俗活动,深受辽西人民群众的喜爱。如旱船、跑驴、狮子舞、龙灯、太平鼓、灯彩等。据老艺人讲,辽西大秧歌起源还有一说,即明代燕王扫北之时,兵民为庆祝南归而举行的“全家乐”,这就更加印证了辽西大秧歌与华北大秧歌的亲缘关系。在辽西农村,一进腊月,村里“会上”(农村文娱组织,组织者称“会头”)就会组织人员置办场衣、头面(头上戴的装饰),排练戏曲节目。过了“破五”(正月初五),秧歌队就该出发了。秧歌队每到一村,事先要派出能说会道、人际关系好的一至两人(拉杆的)前去联系接洽,俗称“送片子”,待对方“会上”允许后,方可进村表演。如赶上饭时或深夜,还要安排吃饭住宿。秧歌队进村,先要从东到西扭个来回,叫做“踩街”或“打场”,实际上是为自己做宣传,也是一种必须的礼仪。踩完街在村中宽敞处圈出一块场子来,叫做“圈场”,然后开始扭将起来。辽西秧歌一般分为“地秧歌”(俗称“地蹦子”)和“高跷秧歌”两种,地秧歌以活泼热闹取胜;高跷秧歌以技巧功夫娱人。地秧歌舞到高潮处,整个队伍在场中赛马似的奔跑。这时喇叭声一阵紧似一阵,鼓声如爆豆,秧歌场上人影匆匆,尘土飞扬,场外人声鼎沸,欢声如雷,这种场面叫“跑套子”。队伍跑累了,大家退到一边休息。这时走上一两名能歌善舞的演员,为观众表演戏曲节目。如《十二月》、《十针扎》,还有评戏(当地叫“落子”)《茶瓶记》等剧目选段以及一些现代戏曲、歌谣等。此外,还有一些杂技曲艺表演。一般白天表演“跑旱船”、“猪八戒背媳妇”;晚上多表演“斗狮毛”、“耍龙灯”等。在秧歌舞表演技巧上,常见的有“龙摆尾”、“珍珠倒卷帘”、“编蒜辫”、“挂斗”等。“挂斗”技巧最为常见,形式如同“套环儿”,小的秧歌队一般是挂四面斗,最大的可挂二十四面斗,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秧歌乐队除喇叭外,还有锣鼓镲铙钹,称“四大扇儿”。“会头”是秧歌队的组织者兼导演和编剧,由村中多才多艺且具名望之人担任。秧歌队中的领队俗称“耍公子”,作为秧歌队的核心人物,既要能歌善舞具备组织能力,又要能言善辩见景生情。一伙儿秧歌能否有一个好“耍公”,这对其声望和受欢迎程度至关重要。有的秧歌队进村圈场之后,就由“耍公”先唱上几句喜庆祝福的段子。一般多为“长流水”调子,比如:“一入新年好喜欢哎,XX村秧歌来拜年哎!祝愿大家身体好哇,家家户户庆丰年哎!”看到什么就能唱出什么,既表达了祝福之意,又唱出了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心声,在博得观众好感的同时,也活跃了场上的气氛。辽西秧歌的唱词曲调,既有陕西秦腔的粗犷细腻,又有河北梆子的高亢激昂,既具评剧表现的明白如诉,又兼东北二人转的幽默诙谐,可以说它融合了东西唱腔的神韵,汲取了南北曲艺的精华,是一门通俗易懂又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辽西大秧歌,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堪称辽西民俗文化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2]

(二)秧歌的风格特点

秧歌同高跷秧歌和寸跷秧歌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非常普及的一种自娱性、表演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东北地区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为农村的大忙季节,冬季则为农闲时期,春节、元宵节皆在此季。人们也正是在冬季办起秧歌会,大闹春节和元宵节,此时正是数九寒东、冰天雪地、寒气袭人之时,为此,东北秧歌特别是“辽西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因其气候的因素,在动作上就要大而火,快而热,火爆、泼辣、欢快、热烈就成为东北秧歌的基本特征。综观流传在辽宁地区的各种秧歌形式,体现其基本特征的共同点是上身扭、摆、圆,下肢软、硬、颤,扭法圆、活、抖,节奏有长有短,男逗女媚哏又悄,鼓中动作有特点。这些都是形成东北秧歌风格的重要因素,是体现秧歌风格的主要部分。另外,关于秧歌的表演风格有许多艺诀给予了精到的概括:如说旦角的表演应是“迎风胸、杨柳腰、轻抬慢落水上漂”;说丑角的表演是“丑中见美,笨中求巧,傻中见乖,呆中求俏”;并且十分强调“浪的形态”,一方面说“要安心浪,别连根晃”,另一方面又说“扭得浪不浪,看你有没有相”,前者说的是要有规则的扭而不要无规则的晃,后者说的则是对于“浪”的评价要看有没有感情———“相”即指“动相”更指“情相”。就东北秧歌的舞蹈而言,其总的特点就在于一个“扭”字,俗称“扭秧歌”。如果就动律特点加以分析,东北秧歌的舞步可以分走、扭、跳、跑几类。属于“走”的有前踢步、颤步、顿步等,其动律不甚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稳重、健壮、淳朴、豪爽之风。“走”类还有矮子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还有“扭类”、“跳类”以及与各种手巾花的高难技巧的结合,表现出奔腾、火爆、热烈以及给人以哏、俏等美的慰藉。[3]随着社会的发展,“辽西地秧歌”更是别具一格,风格鲜明,更具特色。如:喀左为蒙、汉、满、回等多民族集居地区,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俯拾皆是。特别是民间地秧歌,风格独特,种类繁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清王朝时,王府秧歌就久负盛誉,曾有“秧歌之乡”之说。每年正月,农民或自发或由会上组成秧歌队,举办秧歌表演,已成为一种习俗。

喀左地秧歌豪爽、欢快、喜庆、热烈,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包容性、区域性色彩,是民间艺术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基于喀左地区过去交通不便、贫困落后等原因,秧歌艺术至今保持着古朴的原汁原味的艺术特点,被称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典型性的民间文化瑰宝。对研究辽西民间舞蹈、民歌以及秧歌各流派、体系的滋生、演变和发展等,都具有较高的保护、研究价值。锦州的地秧歌,欢快、诙谐、醇正,由“金太阳”秧歌队表演的《跑驴》、《扑蝴蝶》、《老汉推车》是享誉辽宁的拿手绝活,并已走向全国。辽西传统地秧歌以慢、稳、逗、浪、哏、俏为独特风格,其表演形式有大场和小场之分,传统的小场秧歌是他们这支秧歌队的拿手绝活,每次参加秧歌大赛,他们都凭借着小场秧歌的精彩表演荣获大奖。他们不定期地在广场组织表演,其中小伙扮的小媳妇儿,抽长烟袋的丑婆子,呆头呆脑的“傻柱子”,摇着算盘儿的账房先生……表演得滑稽可爱、逗趣可笑。只见拿长烟袋的丑婆子一会儿夸张地瞪着大眼睛,一会儿用力扭摆着胯和臀,一会儿旋转手中的大烟袋,一会儿放在嘴中抽几下,每个动作都夸张搞笑,充分体现了辽西传统秧歌的特点。队长赵金兰和72岁的张桂芝老人表演的小场秧歌《跑驴儿》是辽西传统秧歌中的精品,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表演的是“傻柱儿”赶着毛驴儿,带着骑驴儿的俊俏媳妇儿抱着孩子回娘家的故事,一路上经历上山、下山、过河、卧驴等曲折过程,配合唢呐模仿孩子的哭声、毛驴儿的叫声,表演得滑稽幽默、惟妙惟肖、妙趣横生,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一片叫好声。看了这样的秧歌,观众都觉得过瘾,有的观众更是认为这样的秧歌应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据调查,《跑驴》、《扑蝴蝶》、《老汉推车》这3个小场节目经常受到外地的邀请参加演出,沈阳、大连、香港等地都留下了他们演出的足迹,为锦州赢得了荣誉,丰富了锦州市民的文化生活。“辽西地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蕴藏在民间。它体现了辽西百姓的生活情趣,反映了辽西人民生活的部分特征和乐观诙谐的精神风貌。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艺人高龄化等原因,“辽西地秧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形势,亟待抢救和保护。

三秧歌的艺术特质和应用价值

(一)秧歌的艺术特质辽西地秧歌,从其文化多样性方面来看,是一种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同时它的民族历史积淀也非常浓厚。辽西地秧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特色,展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融合现象,从起源———发展———传承进行考察,搜集第一手资料,对研究辽西的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提供很好的史料资源。

(二)秧歌的应用价值辽西地秧歌,是辽西民族艺术之瑰宝,是民族艺术之精华,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教学,特别是东北秧歌的舞蹈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秧歌是舞蹈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艺术之源。特别是对高校的舞蹈教学所体现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对历史的遗存,我们要珍惜,更要好好保护。目前,渤海大学舞蹈系已把辽西地秧歌引进了课堂进行有的放矢地学习,把这种宝贵的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进行传承,并在学习中不断吸收其中的精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2012年4月,由笔者创作的东北地秧歌,具有辽西风情的《好起来》,参加了老毕主持的“五·一”七天乐的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cctv3频道播出,为锦州争了光,为渤海大学赢得了荣誉。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地收集、挖掘、整理辽西地秧歌的史料,准备申报市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辽西传统的地秧歌这种宝贵的民间艺术财富能够得到保护,以便更好的发展、传承、普及、弘扬这项民间艺术。

作者:侯丽娟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