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财务预算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各种科研、教学活动的基础。随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弊端的显现,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不得不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思考,需找有效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在探讨之下走入人们的视线,成为改变目前高校管理弊端的有效方式,成为众多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较常使用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校财务预算

前言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理念的提出,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高等教育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虽然高校教育资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增加,但是教育资金仍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经费的需求。在该形势下高校对财务预算进行精细化管理,将每一笔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显得尤为紧迫[1]。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精细化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因此大多数学校的工作重点在于科研、人才的培养上而忽视预算管理工作,导致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混乱。大多数高校管理人员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仅仅关注收支情况,未将预算管理与学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等工作相结合,预算跟不上教育的实际需求;预算的编制、执行能力相对欠缺,导致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不合理、不科学情况频发。

(二)预算编制粗放型,各项管理制度不规范

管理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对高校业务了解相对欠缺,导致管理制度不规范。大多数高校院系、部门及项目的定额标准不合理;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粗放型管理制度则表现在预算划分、预算标准及预算的具体经济用途不明确;此外,编制工作人员采用统计法或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评估确定定额标准,人为主观干预具有不合理性[2]。上述是导致高校财务赤字、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三)预算执行能力差,收支结构不合理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中,预算执行能力差,收支结构不合理现象也较为常见。由于科研项目、教学活动经费未有明确的使用办法,许多科研、活动项目的经费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随意;高校经费在实际在给各学院、部门的划分时并未按照预算标准进行科学分配;预算分配前未进行严格的调查,未根据项目的实际资金需求进行科学的分配,导致预算收支结构失衡。

(四)未形成完善的监督及评估考核机制

在预算划分、使用的过程中未形成完善的监督及评估考核机制,导致预算的分配与使用不合理。评估机制尚未完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与实际预算金额有所出入,与预算目标不相符合现象时有发生。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缺乏监督与评估,高校领导对于项目的进度、资金的具体投入情况多数情况并不明确,导致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之后进度仍然缓慢,浪费教学资源。当前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要求高校转变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提高预算的利用率,保障高校各项科研项目、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构建精细化管理体制

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中首先要有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与完善的管理制度。预算管理人员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对每一笔预算进行科学化的分配,树立高度的责任感。针对于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粗放型编制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精细化管理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科学化选择,同时要注意综合应用多种预算方法,提高预算编制使用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3]。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预算方法,对于特定经费预算也应选择特定方法,如在国家、高校人员的相关开支标准的确定采用增或减量预算方法确定高校人员的经费预算标准;完善预算管理责任制,预算的去向与审批权限必须明确,明确校级管理层、院系及各部门的预算审批权限,将预算工作审批职责落实到个人;建立精细化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在项目开展之前进行预算编制,控制预算的同时明确预算的分配、定额及审批流程等;建立预算决策制衡机制,成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财务、审计及人事等各个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的专业管理能力等。对项目的调研、预算划分到验收评估各个阶段的操作方式及制度进行精细化规定,为预算管理工作奠定科学基础。

(二)财务预算执行精细化,控制预算分配与使用

高校财务预算执行分为分配与使用两个主要环节,要对两个环节的执行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经费的分配按月、按使用情况的方式进行分配,避免一次性分配或者专款专项分配,提高分配的科学性;在高校的预算划分上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对下一学年的软、硬件建设项目进行预算标准的划分,确定下一学年的预算管理重心;根据本校具体情况,结合其它学校相关项目的预算情况进行分配。如高校图书馆的修建工作,可参考其它高校的修建标准并对市场上的建筑材料、人工费等综合因素确定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建筑材料、人工费等支出按照划分的预算标准进行,不可随意提高或者降低标准,影响项目质量。此外,预算的使用要尽量控制在预算之内,如必须调整预算需进行严格的论证、总结并分析原因进行调整并上报相关部门。

(三)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完善精细化管理考核

完善精细化管理考核有利于提高项目、教学活动及高校人员的日常工作的效率。在预算执行评估及绩效考核方面完善责任机制,对相关人员预算的执行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跟踪了解,评估预算的实际利用率及效果等[4]。对各个学院、部门及人员的财务预算工作进行精细化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结果与学院、部门及人员的绩效挂钩,并作为个人职称晋升、福利及奖金分配的依据,提高相关人员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积极性。对于大型、长期的项目则定期召开进度报告会议,由财务人员与项目执行人员对项目的各项支出及进度进行报告说明,根据进度由会议讨论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避免项目的拖延及预算超支。

(四)构建精细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管理的公开、透明

高校的财务预算目的在于促进学校科研、教育事业的进步,因此高校的每一笔预算都应该用到实处。构建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有利于对预算进行合理控制,公开、透明化有利于提高预算的利用率。精细化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经费类型、项目类别、分配方式及进度查询等;学校各个学院及部门可登陆系统进行信息查询,查询经费的审批及执行的进度,同时也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管理平台允许高校老师对经费的审批管理工作献言献策,集思广益完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此外,针对于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也将其添加到信息管理平台中,学生可通过平台查询学费、住宿费的收缴情况。如学生的学费,将学生每个学期的书费、学杂费等各个项目的费用信息公布,学生可利用学号或者身份证号码查阅自身学费的结算情况。构建精细化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对每一笔财务预算进行进度,保证预算的实际用途。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逐渐向人才竞争转变,人才也经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一项软指标。在国家实力的较量中,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国家发展的希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有序地进行是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制度细则化,执行过程细致、考评细化等方式对粗放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规避,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每一笔预算的利用率,促进高校科研、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莲珍.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5(11):108-110.

[2]王雪飞.关于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212.

[3]马亮.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3(06):91.

[4]徐丽萍,孙加洪.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4(17):180.

作者:王琛 单位:郑州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