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警体制研讨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警体制研讨

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是高校教育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对潜在的和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管理,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高高校师生的危机意识和防范能力,并事先主动采取措施,以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和增强高校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一、秦皇岛市高校区位特点及分布

秦皇岛市位于渤海之滨,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其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秦皇岛市以旅游作为重要产业部门,流动人口众多,加之北戴河区为国家中央机关的暑期办公地点,政治地位显著。为此,秦皇岛市的安全稳定则显得尤为重要。秦皇岛市有各类高校十余所,在校学生近十五万人,分布较为分散、管理层级较为复杂,既有隶属于河北省管辖的省属院校也有地方管辖院校,国内众多高校的分校也坐落于秦皇岛市。从分布的区域上看呈分散坐落,没有形成上规模的“大学城”;从管理模式上看,没有形成区市级行政事务上的统一管理;从信息沟通上看,仍为点对点沟通,没有形成联席会议的沟通模式。3.秦皇岛市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现状分析从秦皇岛市高校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上看,各高校都有相关领导和部门管理,各高校将群体性事件的不同职能分划给学工、后勤、保卫等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各个职能部门分管。这有利于将管理职能的细化,实现权责统一。但在群体性事件的统一管理和预防上看,各高校仍存在缺乏统一领导、提前布置,从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上看,健全的预防机制是防范危机和风险的最好措施和手段。注重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无法将危机的影响范围降到最低,大大增加了处置难度。从秦皇岛市的整体来看,秦皇岛市政府重视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和预防,尤其是在维护北戴河的暑期安全上,秦皇岛市都采取了众多措施和强有力的举措。但是,在针对驻秦高校的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管理上则投入不大,效果并不显著。市公安局、卫生、消防等部门重视高校的治安安全、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但是从根本上说有将市属职能部门和高校之间的相关管理职能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办法形成“合力”,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内管理缺乏统一协调,职能部门存在交叉及真空

做好大学生群体事件管理的基本前提和组织保证,就是要在高校中组建一支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目前,秦皇岛各高校大多数设有学生工作部、学校保卫处、后勤部门等各职能部门,这些机构分工分管学生事务。这样的机构运行模式旨在将学生不同方面的问题挂靠到不同的管理部门,但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的分工并不明确,权责并不明晰。在有些高校当群体性事件或危机事件发生时,存在职能真空各部门相互推诿,职能交叉各部门相互争抢的现象。当面临群体性事件,大部分高校内部没有统一领导中心,各职能部门缺乏统一协作,整体联动的危机意识,出现群龙无首,各龙乱窜的局面。

2.校际合作及经验交流欠缺,缺乏信息沟通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世界各国都在谋求快速优质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功能。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质量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实力和未来发展进步的保障。目前,各高校出现群体事件或危机事件,绝大多数唯恐被他人知晓,尽其所能的“捂”,不会大张旗鼓地要进行校际合作和经验交流,因此校际间缺乏有效沟通,信息沟通机制严重缺乏。

3.社会力量参与不足,高校与政府间缺乏合作

群体事件的预防与解决并不能靠一己之力为之,它的妥善解决需要政府的重视、社会的帮助。“非典事件”以后,政府开始重视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都纷纷出台突发性事件的应对预案,为解决突发性事件提供了制度的保证。秦皇岛政府非常重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设有专门机构并有专门的应急预案来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但是对高校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投入却很少。市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如公安、消防、危机管理办公室等并没有和各高校紧密配合,缺少合力。同时在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力量没有发挥积极正能量的导向与指引作用,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

高校群体事件管理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大学生群体事件和危机管理体系,即一整套危机监测、预防和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是预防高校群体事件产生的根源性方法。

1.建立校级领导小组及群体性协调指挥办公室

要使大学生群体事件管理顺利有效进行,首先就需要在高校中组建大学生群体事件管理小组作为危机管理的领导核心。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组建方式,既可以群体事件管理小组作为常设机构,在日常管理中就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协调指挥办公室。同时还要注意群体事件管理小组成员要具有灵活性,应该根据危机规模大小,将群体事件管理小组分为整体性群体事件管理小组和简易事件管理小组。整体性事件管理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有学生工作部、后勤集团、宣传部、保卫处以及各院系主管领导组成,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发挥各组成部门的联动实力,形成以群体性协调指挥办公室为中心,各组成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分工的工作运行模式。

2.加强校园预警机制的预案建设,增设总体预案及分类预案

校园预警机制的预案是指提供应对、处理群体事件和危机事件所需要的人力、组织、方法和措施的一整套方案。在危机管理协调指挥办公室建立以后,高校管理者要做的就是着力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案体系。高校群体事件管理几乎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预案的内容应该是较为全面的,高校群体事件管理预案体系要既包括总体预案,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方案,又包括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基层应急预案。使上述预案能在校大学生群体事件危机管理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相应的部门分别制定,然后再由学校集中研究确定后正式实施。为了使预案的作用能够发挥大最大程度,各高校应该及时指导教师员工熟悉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并从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预案,增加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高校间及高校与政府间的信息沟通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日常生活中发生很多事件都是从小事演变成的,遗憾的是这些小事往往在刚开始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畅通的信息沟通,在客观上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因此,在师生间、校际间、高校与政府间建立有效畅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保持校内沟通、校外沟通、媒体沟通、政府沟通。通过沟通发现问题苗头;通过沟通互通有无,了解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与有效模式;通过沟通让社会对事件有客观、公正的认识;通过沟通使政府与学校紧密联系,借助相应人力与设备更好的预防和解决事件。

4.加强校园管理的社会、政府参与度,形成新闻制度

校园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和妥善解决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目前,各省市级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方式方法日臻成熟,绝大多数政府内部已经组建了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危机事件应急办公室,制定了周密的危机应急预案,形成了系统、全方位的危机事件预警体系。因此,各高校要寻求本地区政府的帮助,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同时各级政府也要成为各高校有效解决校内群体性事件的坚强后盾,要提高认识,重视高校的和谐稳定之于本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同时校园的管理离不开社会系统的支持,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它的健康稳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社会各界要重视、关注高校危机事件,在高校危机事件出现时,要起到社会各界的正能量引导,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为高校的稳定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高校要自身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建立以宣传部长为中心的新闻制度,客观、真实地向校内外人士传达事件的进展情况以及高校的应对措施,寻求内外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作者:历帅杨健民王男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