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镇学校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乡镇学校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农村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与农村教育本身一样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当前堪忧的农村校园安全现状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校园安全立法的高度提出了农村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思路和对策分析。

关键词:农村;校园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可以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然而,现实却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意外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一幕幕悲剧时常在现实生活中上演。2019年12月27日上午7时40分,在清晨浓雾中,一辆由松江镇东塘村开往因果村的三轮车运送20名小学生,在驶到因果桥时,发生交通意外,整车坠入河中,事故造成14名学生死亡。校园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校园安全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校园安全问题提高到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农村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级各部门认识不到位,导致校园安全意识薄弱。人们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够,还存在着不少误区。一些人说起校园安全来头头是道,但落实起来却大打折扣;有的学校注重教学质量、升学率等显性指标,对校园安全却麻痹大意,致使很多规定都成了摆设;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忽略环境的变化,投入的人财物力不够;不少群众认为校园安全只是学校自己的事,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呼吁不够。

2.校园安全问题处理方法落后,与校园安全问题成因复杂不相适应。当前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处理手段、方法相对单一、落后,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靠一两个门卫维护学校日常安全;二是组织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巡逻队进行不定期检查;三是发生问题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辖区公安机关报告,等待上级来处理;四是政府出面调解,学校买单。校园安全作为各种矛盾的结合点,单纯依靠这几种方式已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校园安全问题。

3.交通安全缺乏保障。很多家长接送学生的车本身就是“三无”车辆、农用车、报废车等,不少学生乘坐两轮“摩的”、三轮车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4.学校校舍和教学设施滞后,农村校园自身安全问题突出。主要是部分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危房大量存在,校舍硬件设施滞后,很多学校是两个学生挤在一个铺位,一张高低床睡四个学生,一间宿舍住几十个学生。同时,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实验设施等硬件设施陈旧,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5.学校应急体系不健全,安全教育不深入,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主要是有些学校制定的校园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十分薄弱;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师资,安全教育课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个别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到位。

6.学校周边环境杂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主要是学校大门外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堵塞交通;个别学校周边存在经营性网吧,放任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周围治安等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城区学校周边的大量托管站,由于没有任何单位对其进行监管,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在学生心理、饮食和交通、治安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7.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状况不容乐观,伪劣食品泛滥。主要是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原料的进货渠道不正规,学校的水质未经检验,饮用水质量不达标,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某些学校商店及周边小摊上所卖的饮料、糕点、麻辣食品、糖果等,看起来色彩鲜艳,实际上制作粗糙,包装也极不规范,相当一部分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其卫生、质量无不让人担忧。目前湖南全省20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力争在2015年实现8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

二、加强农村校园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应有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村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举办宣传栏、开设法制课、安全教育课等途径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可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自救训练活动,增进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观看安全警示影像,举行安全大讨论,进一步体会安全的重要意义。

2.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积极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学校建设投资环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担负起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加大安全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一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二要将加强学校管理和安全工作纳入各地政府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力量,健全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三要指导学校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四要在政府领导下,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寄宿制学校出现的治安、卫生、饮食、交通等问题,要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等建筑用房建设和使用标准严格把关,不留建筑上的安全隐患。五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六要组织开展常年性的安全检查,排查隐患。

3.加强教育,注重防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采取讲解方式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还可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和举行主题班会、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特别是要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法制副校长工作力度,将法制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开展法制专题讲座,提高师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法制宣传活动,一方面增强在校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暴力等在校生犯罪,另一方面增加在校生自我保护、预防被害方面的宣传、教育内容,切实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3.加强合作,齐抓共管,建立政府主管、校为主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安监、卫生、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问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把中小学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要建立家校协作机制,学校应把学生家长动员起来,组织家长们与学校携手建立校园安保机制,共同教育、督促孩子遵纪守法、注重自我防范。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把各种保障制度落在实处,靠制度来保证各个部门对学校的安全承诺能够长期执行。

4.加强整治,优化环境,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开展正面舆论宣传,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创新信访工作,畅通基层矛盾解决渠道,通过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和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减少对立和矛盾;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协助获得司法救助,落实法律援助;发挥犯罪预防职能,排查校园及周边地区安全防范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检察机关会同综治部门、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单位,做好安保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和治安整治活动。联合公安、文化、团委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地区进行专项治理,以出租房、网吧、娱乐场所为重点,适时组织集中清查,净化农村校园周边环境。

5.加强学校安保,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订出可操作性强的事故处理流程,以及事故报告流程,并进行实战演练,让广大师生熟悉突发事故处理方法,明了事故发出时应当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这样,既做到“防范于未然”,又便于出现了责任事故时有序应对,并第一时间准确上报。建议在上学、放学等重要时段加大农村基层派出所警察巡逻力度,尤其做好校园周边安全巡逻;建立专职安保队伍,替换老龄化、非专业门卫人员;将学校监控与就近派出所联网,实现全程监控,或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段设立警务室、治安岗亭,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建立完善安保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至少涵盖火灾事故、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雷电灾害、校园交通事故、晚上突遇停电、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案、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突发伤害事故等10类突发事件预案。

6.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巡查制。由校长牵头组成巡查组,加强对危房、施工场地、学生寝室的巡查,尤其是节假日的安全巡查,通过定期巡查,记录并排除安全隐患,对危房和施工场地进行有效监督,划定危险区,实行隔离措施,对校内体育设施、化学仪器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划定责任区,确立责任人,实行分类管理,并纳入考核范围,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各级政府和学校要想方设法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排查、整改并拆除校内危房,不留任何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