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就业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实践工作

就业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实践工作

摘要: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实践能力以及抗挫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造成毕业生择业困难,本文主要以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学生管理人员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可以采取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可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就业;学生;管理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白热化。高校扩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的不适应,失业现象严重。这对于我国的安全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就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择业心态与社会产业变革步伐不同步

受中国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把“就业”定位为“被雇佣”,只限于稳定的概念,“铁饭碗”的思想深入人心。但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成,政府机构人员减少,很的多传统行业也进行了转化,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但是很多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社会现状不符,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申请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屡创历史新高;满教室研究生、满走廊本科生的“壮观”局面常有发生;即使是同一个班级,同寝室同学争夺相同职位的故事也是极为常见的。与欧洲等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农村以及不发达的地区的重点岗位却无人问津,这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2.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不足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用人单位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总的来说,很大一部分学生仍然停留在“象牙塔”的视野中,只有简单的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并且两极分化的现象相当严重:一方面,“六十万岁”的口号依然有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学习中也有很多的“书呆子”,他们寒窗苦读,却忘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理,形成所谓的“高分低能”;而目前用人单位所真正需要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却寥如晨星。

3.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抗挫折能力

当代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并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个年代的孩子从小便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关爱,就像温室中的花朵。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多对未来生活充满幻想,却对自身的能力没有很好的评估,对于“失败”、“挫折”没有概念,意志力薄弱。一旦生活偏离了他们理想的轨道,他们通常就显得软弱无力甚至自暴自弃。伴随着就业压力的日趋加大,理想与现实的轨道偏离,这些挫折导致很多人放弃了自己本身的理想与追求,更有甚者选择用自残、自杀等极端的方式来逃避。这些心理因素也是很多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

4.民族精神缺失

一些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高估了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急躁的特点,急功近利: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更注重眼前的得失,大学生的违约率居高不下;盲目追求个性化发展,自我中心,缺乏专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理念;缺乏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品质,不愿付出努力。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管理的一线,要以“以学生为中心的”的思想理念来开展工作,包括思政教育、日常管理、辅助教学等等,是是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被社会主义市场认可的人才,不仅是就业的纽带,而且是一系列的不能一蹴而就的工程。邓小平曾经说过,“科技要从娃娃抓起”,如今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入学就开始,根据环境的不同阶段,有机调整。

1.新生入学后,结合思想教育,大力开展学风建设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认知和行为偏差等社会的不良风气正在严重侵蚀着大学校园,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兴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实精神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灵魂。大学新生从一开始就应以诚实守信为宗旨,树立诚信观念,进行诚信教育,以诚信为第一步;其次,从结合专业的就业形势的特点,帮助学生在学校的角度来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内在力量逐渐转化为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且,要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内在动力能够长久维持。

2.根据高中生的各自特点,分别进行指导

在进行初步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特点的都基本有所掌握,这时,我们需要以社会需求以及当时的就业情况为依据,做出相应的准备。根据学生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研究型

研究型的学生,顾名思义就是专业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对学习比较有兴趣并且希望更加深入学习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有关升学的信息,鼓励他们继续深造,掌握更多的知识。

(2)实践型

实践型的学生是指专业知识掌握的相对扎实,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我们需要帮助其找到自己的专业强项,利用学习实践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选择一些对应的课题做些课题研究等,这些时间材料对于其以后的就业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能够让用人单位更加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有效的调整,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先从基层开始就业,到最需要的锻炼的岗位中,更好的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石。

(3)创业型

创业型的学生首先要拥有创业的意识、拥有创业精神以及创业的能力,要求具有“自学”、“自教”、“自做”的能力。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市场化经济不断推进,传统的职业类型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创业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但是,智商不能决定其创造力,知识也不能决定其创新力。创造型的人才必须要兼备知识、能力、素质这三方面的素养。对于培养创造型复合人才,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实际上就是培养他们的知识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以及信息的搜索和处理、对事物特征的把握能力、思维发散和收敛能力。

(2)培养创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要对其就业观念进行改变。让他们主动思考他们想做的事、能做的事以及做的方法。

(3)积累创业知识

一个人的创造力取决于他的知识面广度以及结构是否合理。这边需要我们以“厚基础、宽专业”的思路为培养方向,鼓励学生进行双专业的修读、选择更多类型的选修课来扩大其知识面。

(4)创业技能的培养

我们可以结合“第二课堂”来开展更多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机会的识别里、市场调研以及商业策划等本领。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挖掘学生融资管理能力。三、结语总而言之,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大学老师应根据市场需求,对就业指导思路及时调整。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管理的理念以及手段不断进行摸索,力求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蔡炎斌.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实现途径[J].湖湘论坛:高校教育研究版,2006(01):89-91

[2]刘秋圃.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分析[J].理论月刊:探索与争鸣版,2006(03):118-120

[3]邓怡舟.开展创业教育应注重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J].经济师:高教园地版,2006,(03):83

[4]朱莹,吴翼,泽张淼.浅谈就业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实践工作[J].科技信息,2010(15):546-548

作者:邵丽娜 司馨钿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