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激励原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原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充分反应出高校管理质量的高低。高校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型人才,就要重视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如果高校管理者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技巧,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全面发展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激励原理;高校学生管理;应用策略

引言

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高校的在校学生,因此要想做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调动广大高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校教育者要借助激励原理,通过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尊感,从而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成功开展,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目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1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意义

高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高校学生都是经过国家考试选拔出的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人才。高校教育也始终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的宗旨。因此,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统一的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充分激发个体的潜能,建立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激励手段就非常重要。激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学生在完成学业时具有一种能动的自觉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并且导致之后的一系列积极地行为结果,使学生更努力、更有效地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对高校学生的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因素去激发学生的动机,使学生向着一定的目标而奋斗。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自觉期望与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相结合,在实现学校和国家的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自觉期望目标。

2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原则

2.1注重激励的系统性:

激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激励强化理论,将激励行为氛围正激励和负激励。所谓正激励就是要对个体符合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负激励就是指对学生违背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反面的典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习惯。只有注重激励的系统性,对系统内的各个要素都进行激励,使每个学生的整体都得到发展,才会去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2.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

高校教育者在运用激励原则时既要重视学生的物质方面的需求,更要重视学生精神方面的满足。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赞扬,可以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适当加大对学生物质方面的激励,例如将学习成绩和奖学金挂钩,可以促进学生在一种良心循环中提高自身的水平。高校学生的学习是为毕业之后的工作做准备。在高校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除了物质的激励,更需要精神的激励。个人的精神需求与能力成正比,高校教育者要坚持精神激励的原则,积极创建新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社会尊重感,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最终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需求。

2.3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高校教育者进行激励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每一个个体之间都存在着性格。发展水平能力、素质等不同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学生的需求和思想都会相应的改变。同一种激励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高校教育者在进行激励原理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激励手段。

2.4高校教育者的理念:

教育者的目标设置要与满足学生的需要相一致,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要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实行民主参与制和民主管理的原则。使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3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方式

3.1理性激励:

高校教育者要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为学生树立一种理想或信念,激励学生为之建立的理想而奋斗。通过为学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树立自觉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自觉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在采取理想激励方式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将社会理想与学生的个人具体理想紧密结合,使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中。

3.2榜样激励:

利用一些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这种榜样激励的方式非常符合学生的模仿心理和学习心理。在为学生树立榜样时,要注重榜样的真实性,榜样应该是生动鲜明的,有了榜样,集体就会有核心,影响受教育者形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3竞赛激励:

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热情。高校学生面对的各方面的竞争压力是比较大的,竞赛的方式对学生既是一种压力,同时更是一种动力。在紧张的竞赛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

3.4情感激励:

高校教育者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是作为人的个体。因此,就不能忽视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高校管理者要注重用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耐心指导,化解矛盾深入了解到学生的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培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同时教师要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行为习惯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3.5表扬激励:

高校教育者要及时、公开对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表扬激励的方式比物质的激励方式更加有效。教师要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给予夸奖,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奋发向上。

4结语

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高校学生的管理者要积极应对形式的变化,结合高校学生的个体的具体需要,将激励原理有效地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激励方式,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路家宝,王玉莲,浅谈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管理[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

[3]王勇.论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作者:王慧榕 单位:潍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