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3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3篇)

第一篇: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摘要:在新媒体视域下,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比较单一的,而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效率不高,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采用新媒体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般都是灌输思想政治的理论,不能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局限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新的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特征。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类新的技术,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五媒体,新媒体的形态是比较多的,有微博、微信、QQ群等,这些平台都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具有交互性特征。新媒体的特征与大学生的个性是相符的,大学生求新的特征,使得他们对新媒体技术非常热爱。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资源日益的丰富起来,而且信息的传递更加具有时效性,传统媒体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学生对新媒体是非常依赖的,传统媒体渐渐地退出了大学生的生活,他们一般都是通过新媒体来获取相关的资讯。新媒体具有高度开放性,而且资源实现了多元性,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助新媒体建立平台的方式,让大学生在平台上畅所欲言,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媒体在运用中具有灵活性特征,可以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通过虚拟性的平台,大学生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获取更多的知识。新媒体具有互动性特征,让大学生和老师可以良性的沟通,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正确的把握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高校内部,合理的运用新媒体,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通过新媒体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使大学生都能自觉接受学校的指导,在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对不同个性的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合理的运用新媒体育人的功能,在微博和学校的网站上宣传思想政治的新理念,让大学生在平时阅读微博和网站中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

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防止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负面的影响,由于各类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在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思想上的侵袭,大学生的思维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网络上各类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干扰。高校在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其正面的导向作用,建立互动的平台,通过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有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平台上应该及时更新事件的进展,防止大学生对事件进行猜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三)高校应该借助多媒体积极地引导大学生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不能仅仅运用网页的形式进行讲授,而且还应该充分挖掘新媒体的宣传效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都应该得到提高,但是这些内容的提高都需要一个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该通过新媒体找到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符合的点,在校园内,通过对先进人物的宣传,让这些先进人物起到榜样的作用,使大学生可以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分析引起人生的思考,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四)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大学生的思维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对个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大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和优势,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融入人文关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感染,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双向的互动,而不仅仅是高校单向的传输,应该动员大学生参与到各类活动中,运用新媒体组织各类活动。

三、结语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发生变化,所以,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运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还要防止各类不良信息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通过新媒体的运用,使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完善他们的道德素质。

作者:鲁瑞丽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探析

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法制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法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文章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涵分析入手,从外部关系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内部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包含的法治教育的内容两部分,深入阐释大学生法制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内涵;关系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预示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迈向了一个新的征程。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法治观的培养。法治观念的淡薄容易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滋长,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增多表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亟待加强法治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法治教育,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常规法律传授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具备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根据教育部、司法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冶。针对现代青少年群体教育环境的变化,在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在教育内容上,已经由单纯的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政治、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教育体系。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作为现代大学生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只有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才能保证宏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内容的完整。

二、从外部关系看,二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法律与道德,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用来进行社会治理和管理的两种职能手段,本身没有阶级性之分。法律在现代社会是通过法治教育来体现的,而道德在现代社会起作用则是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的。人的法治观念需要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才成自觉遵守,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又需要强有力的法制来保障。法律作为社会道德的最底线,高校法治教育必须发挥其德育功能,包括通过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而我国进行的法治教育又必须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明白社会主义法律区别于资本主义法律的不同之处,明白我国进行的法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以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的法制教育。在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法律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遵守法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法的起源以及与生活紧密结合的道德法的成长历程,比如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在经商中的诚实守信、童叟无欺本身就蕴涵着守法的精神实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向广大学生描绘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的重要特征民主法治、是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这本身就蕴涵着法治的精神和要求。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是依赖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先导,法制教育是保障,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三、从内部关系看,二者互相补充,不可偏废

当前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包含了法治教育。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其治理手段绝对不会单一依赖法律或者是道德,必将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和补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公正观和法制观。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相互补充,不可偏废的。要让大学生树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冶的意识,遇见社会上的违法事件,首先想到的是违反了道德。正所谓法治教育中包含着必然和应然的道德,道德教育中包含着潜在和根本的法律。要让学生树立用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来看待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违法现象。比如某人欠钱不还而被告上法庭,这必定是自身违背了欠债还钱的道德习俗在先;童叟无欺既是美德又是守法,重婚与第三者插足既是缺德又是违法。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必须在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在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培养道德素质高、法治观念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

[2]谭来兴.将“中国梦冶的宣传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5(01):88-91.

[3]卢霖.基于多元文化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

[4]柳明旺.探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1):51-52.

作者:韩静龙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论反思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从人性论的维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探究其主要问题所在,为提高其教育实效性提出积极性的改革建言。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论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或特殊群体。从人性论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主要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积极性的建言或参考意见。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意义概说

大学生既是所在家庭的骄傲与希望,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寄托,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因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意义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大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般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个体服务于整体,所主张的往往是类或整体的利益而忽略个体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体自身的各种利益,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与整体之间为实不可分离的关系,个体的幸福与集体的繁荣实际上为一体而两面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不可能不顾及组成社会集体的个体,相反它所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之合理利益显然是持有尊重与保护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个体的尊重与保护既体现在精神生活的满足上,同时也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上。就精神生活满足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可为大学生个体的理想向往、精神追求、个性完满等提供指导与目标引领,为保障大学生个体的精神健康与个性丰富提供保驾护航,实现自身精神与人格的升华;就物质生活满足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可为大学生的各种合理物质需求提供辩护与支持,同时又对大学生自身的不当的物质欲望进行合理节制,为他们合理规划自身的校园生活乃至今后的社会生活作出指引。

第二,对社会的完善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个体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社会的完善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后者可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首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向其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与依靠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未来的生产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好,必须要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占据他们的头脑,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其次,大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浓厚,他们的思想政治立场关系到未来社会群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所具有的思想立场与价值观念,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局问题,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总的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占据着特殊而关键的角色,所以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轻视。

二、人性论维度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主要问题

前面提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问题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状况的不如人意已是人所皆知的事实,这是毋庸讳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人思想及行为所施加的某种影响或引领,所以必须考虑到人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人性。人性这一概念虽然是一个难以界说的概念,当然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但它的一些基本特性则是可以确定的。总的来说,人性是人区别于他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之总和状态的简称,可概括为自然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自然性是人作为血肉之躯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所具有的属性,往往与个体的生理需要与满足相关,其所指向的是人的一般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社会性是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所具有的属性,往往与个体和他人的合作与相处相关,其所指向的是人有对各种现实限制之超越的冲动。从人性的基本划分来看,人性自身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那么,从人性的维度来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怎样的主要问题呢?

首先,从人性的维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目标虚高、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为了突显教育目标的崇高性与理想型,往往将一些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目标放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中,而切近学生生活的较为现实的目标则往往受到轻视,从而在目标上体现出对人性的某种漠视或偏离。教育目标的设立脱离人性的全面考虑,长此以往,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目标虚高、教育的目标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其最终后果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难以提高,更可怕的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各种误解甚或逆反心理。其次,从人性的维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内容是目标的具体落实,教育目标的虚高必然影响到教育内容方面的合理安排。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性并非为十分的协调关系,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有这样的几个方面:一是人格教育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自身人格健全与发展之间常常脱节,造成学生难以真正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只是将之作为某种外在任务来加以完成甚或敷衍;二是生命尊严与价值教育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由各种临时性的政治任务充任,没有体现出其与人生命价值与尊严之间必然关联;三是缺乏对教育对象自身合理利益的认可,教育内容往往以极端情况下个体应对社会或集体利益的无私奉献为准绳,实际上造成对教育对象自身合理利益某种漠视,最终使得所进行的教育内容难为教育对象所认可与接纳。总的来说,从人性的维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目标还是教育内容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些问题是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人性论维度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向

告子曰:“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人性不仅具有超越性的社会属性,同时也具有难以较为低级的自然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自身的教育,是意欲对人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施加影响的教育,因此,必须要考虑人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在我们看来,基于人性论维度的考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以下两个方向上作出相应的改革努力。

第一,教育目标的设立要改变过去政治意识形态挂帅的简单做法,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目标设立方向上的发展方向。目标设立要体现不能千遍一律、僵化死板,要区分不同领域、不同任务中的目标设立,使得目标设立具有适宜性与合理性的特征,既要照顾到政治意识形态引领上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到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从这个角度来看,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本身也是人自身成长的所需要的,是合乎人自身需要的。但是,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似乎更多照顾到的是人社会性的一面,而与人自然性的一面距离较远,因此,不能以政治意识形态在所有教育任务中始终都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在一些政治意味不大的领域,其目标如如果终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中心,实际上只会造成泛政治化的不良后果,而其真正的教育目标则被这种泛政治化活动所遮蔽,这样的教训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上不可谓不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立既要考虑到政治引领上的意义,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学生自身在其他方面成长的需要,这样的教育目标才是合乎人性科学的目标,也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改变过去过度理想化的处理,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内容安排上的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理想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等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照顾到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同时也要照顾到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邓小平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理想的”。理想教育当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却不能将之看作是唯一的内容。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侧重的是政治与理想方面的内容教育,而对学生自身的人格成长、心理健康等内容缺乏应有的关注,由此客观上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现实需要间的脱节,从而影响了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的改革,需要改变理想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从而将理想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质性提升。

综上所言,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的未来,也是相应家庭的骄傲与希望,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十分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理论研究者所应自觉承担的任务。我们从人性论的维度反思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提出相应的改革意见,相信会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带来助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8.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二版):57-71.

[3]王海明.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5.

作者:刘婷婷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