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符合新医改学校思想政治课革新的方法

符合新医改学校思想政治课革新的方法

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后,新医改在我国井然有序地推进。对于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适应新医改的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将新医改政策渗透到教材,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并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成为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以推动新医改政策在青年学生中更好地宣传和落实。

1新医改对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1.1突出中医院校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医改热点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国最大的民生工程。从2009年新医改起步,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这一轮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既是社会的热点亮点,也是中医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时代迫切的需要是教学的主旨[1]。新医改为什么要推出、总体政策框架怎样、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实施进展等,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回答。

1.2鼓励中医院校学生到基层就业,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从新医政的宗旨、目的与基本要求,可以看出,新医改的重点在基层。《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党和政府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发展面向基层的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在中医医疗服务方面,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诊疗基本设备和必备中药,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在预防保健服务方面,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为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2009年起,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从2010年起,招收农村定向免费生,现已招收1万余名。这些表明,新医改的就业导向是鼓励中医药学生到基层就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1.3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新医改将全科医生培养列为重要内容。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而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2]。2011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下发,对建立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制度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确立了“一种模式、两条路径、三个统一、四条渠道”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到2020年在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明确全科医生培养的规范化路径。2012年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第一年。现在,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已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学生应“重经典、通人文、早实践、多临床”,注重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具有全科医学知识和基本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1.4加强创业就业观教育

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创业就业观,这在新医改中也得到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在行医主体上,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明确乡村医生的范围包括在乡村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在政府投入上,明确规定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给予补助。如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治未病、养生保健、康复、医学美容、家庭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大有作为。中医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中医药学生创业就业意识。

2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不适应新医改要求

2.1不适应的主要表现

(1)教学中对新医改政策的宣传教育不够。

为了解中医药学生对新医改政策的认同度情况,我们于2010年10月至11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湖南某中医药大学的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84.5%。问卷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了分析处理。问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对新医改政策“非常了解”的竟然无一人!“比较了解”的只有5人,占2%;“了解一点的”有150人,占61.2%;“一点都不了解”的竟然有90人,占了36.7%[3]。此时已是新医改在全国推行的第二年,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关于新医改政策的宣传教育十分不够。

(2)医学生服务基层教育力度不大。

当前,在医学生就业上有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基层缺乏优秀的医学人才,一方面医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从中医药学生就业的方向来看,很多中医药学生学非所用,漂泊在大中城市从事与医药关系不大的工作。这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宝贵的中医药人才资源的浪费。我们在2010年10月至11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毕业后愿意去基层、去中西部的只占了31%,将近7成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去东部发达地区及省会城市[3]。

(3)社会实践活动中未突出新医改主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4]。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大多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不完善、疏于管理、流于形式,主题不明,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与新医改结合不够。

2.2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1)组织协调不够,未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未与学校教务、宣传、党校、团委、学生工作等部门密切合作,没有统一规划新医改政策的宣传教育。

(2)教师对新医改政策了解和研究不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受专业、课程、研究方向等的限制,缺乏对新医改的宏观把握和深刻理解,难以融会贯通到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之中。

(3)课程之间缺乏总体设计,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结合不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几门必修课的教学中,各门课程缺乏有效衔接,社会实践教学所起到的学生自我教育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3以新医改为导向深化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

3.1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宣传新医改的责任感、使命感(1)从中医药院校特点出发,加强校内外合作,宣传新医改。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各部门加强合作,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牵头,加强对新医改政策宣传教育的总体协调,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党课、学术讲座、社团活动中,选择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多形式教育,宣传新医改。(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宣传新医改的责任感、使命感。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新政策、新举措。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理教师要把学习、研究新医改政策当成一项政治使命,时刻掌握新医改政策的最新动态,围绕新医改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通过对新医改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学习新医改、研究、宣传新医改,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专业学习、社会活动、就业需要(1)加强中医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医学教育改革会议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中医药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新医改的重要参与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关爱他人、珍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多形式就业。(2)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专业学习、社会活动、就业需要。一是贴近学生专业学习。中医院校学生由于专业不同,兴趣点也不相同。学医的学生比较关心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等,学药的学生比较关心基本药物制度问题,非中医药专业学生则比较关心医疗保障问题。二是贴近学生社会活动。围绕新医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医药学生对医疗卫生国情的了解,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社会责任感。三是贴近学生就业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医药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本科、硕博士毕业,都特别关注就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听到学生抱怨中医院校学生就业不如西医院校学生。新医改在政策设计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为中医药资源的配置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为中医药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宣传和介绍。

3.3精心设计两大教学模块,全方位宣传新医改医改政策的内容很多,涉及到很多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进去,需要建立两大教学模块,全方位宣传新医改。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块和社会实践教学模块。课堂教学模块为主,社会实践教学模块为辅。

(1)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形势与政策》为主,《基础》、《概论》全面对接。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起,就应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安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讲座,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文件为依据,对新医改的必要性、新医改的基本框架和近期任务、新医改的主要成效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在头脑中对党和政府正在着力推进的新医改有一个总体了解。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结合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教育,有意识地介绍我国医疗服务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重点讲“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掌握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具体措施,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在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条件,保证医疗服务待遇,到农村工作、到社区工作大有作为。在法律常识部分,突出医疗法制教育。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在讲授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内容时,结合新医改进行教学。既讲医改安排,又讲医改成效,增强了学生对党和政府决策的信心,提高了执政党的公信力,使学生对新医改政策的认同度进一步提升。

(2)在本科生社会实践中,开展三大主题实践,引导学生参与新医改。根据中医院校的实际情况,可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三大主题”即红色主题、中医药主题、服务基层主题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新医改。红色主题重在调研“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中医药主题重在调研中医药资源的分布国情,服务基层主题重在引导中医药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三大主题”贯穿于4门必修课的实践教学中,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可开展“我身边的党员医生”、“新农合情况调查”、“医生权益法律保护情况调查”、“我眼中的社区医疗机构”、“我眼中的乡村诊所”、“我眼中的乡村医生”等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增加投身新医改的热情,引导中医药学生到乡村去、到西部去、到社区去,充实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3)在研究生的教学中,通过专题讲座、研究生下基层实践,加强新医改教育。针对研究生毕业后大多到公立医院工作的情况,应着重加强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法制、预防和惩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方面的教学。在讲授公立医院改革问题时,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等为依据,以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专题讲座为蓝本,使学生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有大致的了解。在医疗法制教育中,可邀请著名医疗纠纷律师给学生做专题讲座,使学生在生动的案例分析提高中法律意识。为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情况,还可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进行专题讲座。针对药品回扣现象,还应加强医德和廉政教育。同时,开展研究生送医送药到农村、社区活动,为老百姓开展健康咨询、医疗服务,增强研究生服务基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