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经济背景下茶企财务管理的创新

新经济背景下茶企财务管理的创新

摘要: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茶企资本周转速度也将明显提高。新经济的到来,也意味着同业之间的竞争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唯有建立起线上线下协同竞争模式方能处于不败之地。从价值层面来理解,茶企则需要在价格策略上建立起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茶企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可围绕着:理清新经济形态对企业的影响、拓展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范围、在茶叶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营造科学民主决策的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茶企;新经济;财务管理;创新“

新经济”概念所涉及的内涵元素十分丰富,本文将聚焦新经济中的“互联网+”经济形态,以此为背景来探讨茶企财务管理创新议题。将“互联网+”经济形态引入到茶企中来,将对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三个环节带来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借助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红利,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茶企资本周转速度也将明显提高。从中不难看出,新经济背景下茶企财务创新的实质在于,通过实现低交易成本的信息红利,进一步增进企业的资金管理绩效。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那么为了提升茶企的经济利润,便需要从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升企业资金的产出效益上做文章。为此,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1新经济对茶企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从提高茶企的经济利润出发,新经济所带来的内在要求包括以下三点:

1.1拓展对企业利润内涵的认识

新经济的到来,也意味着同业之间的竞争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唯有建立起线上线下协同竞争模式方能处于不败之地。从价值层面来理解,茶企则需要在价格策略上建立起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这就需要茶企拓展对企业利润内涵的认识。作为茶企财务部门,需要从经济学视角下来重新审视会计利润概念的不足,即将经济利润的获取作为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标准。从本文开篇之处所提到的那样,应将机会成本纳入到计算模式之中。

1.2管控企业适应新经济的成本茶

企适应新经济的到来,首先就需要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上下功夫。面对线上和线下的全面竞争态势,只有通过提升C/V的比值,即单位劳动能够推动更多的资本,来形成效率优先、品质保证的竞争实力。但这也直接增大了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上的资金压力,从而还需要管控企业适应新经济的成本。特别在适应“互联网+”模式下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怎样的模块化建设更为经济,则成为茶企管理层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3健全专项资金绩效论证机制

上文提到了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产生一般具备两个要件:第一,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第二,资源具有多用途性。可见,企业资金满足这两个要件所规定的内容,从而企业资金在使用上是产生机会成本的。在以经济利润作为财务核算标准,那么就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稀缺资金资源,进而通过降低机会成本的产生,而提高经济利润的量。为此,健全专项资金使用上的绩效论证机制,则成为了茶企管理层需要着手完成的工作。

2内在要求驱动下的创新职能定位

来自熊彼特的“创新”一词,在本文中不可作为“毁灭性再造”的同义语。在实施财务管理创新时需要考虑现有财务人员对此的适应能力,以及在适应过程中的人力资本转换绩效。因此,财务管理创新应着眼于优化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基于这一认识,财务管理创新职能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2.1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事实上,诸多茶企因组织规模和业务重心所致,并没有完成财务队伍的建设工作,甚至部分茶企并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这就意味着,若只是从财务管理技术层面来进行创新,首先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再者便是脱离了茶企现阶段对财务管理的需要。为此,重视增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则成为了符合实际的创新职能。

2.2完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直接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联系,而前者将从资金约束上来使技改和固定资产重置在收敛的路径上展开。针对目前的财务预算管理现状,财务管理创新职能应定为于:精确预算资金概算、加强资金使用监管、重视资金使用效益上。在“互联网+”新经济模式下,应更为突出资金的使用效益上。

2.3完备财务专项论证

完备财务专项论证工作,便需要杜绝茶企管理者“一言堂”局面的出现。具体而言,则是需要通过组建专家队伍,来避免管理者的“有限限理性”导致资金使用上的失策。因此,这里的创新职能应指向专家队伍的组建,以及规制管理者决策行为失范的财务制度创新范畴。

3茶企财务创新的思路

在创新职能定位的基础上,茶企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勾勒。

3.1在财务人员业务培养上的创新

在茶企职能化管理模式下,对于财务人员的业务培养也主要从岗位意识和岗位技能上入手,而这种基于职能化组织架构下的业务培养,也必然存在着职能型组织所固有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在这里就表现为,财务人员的岗位视野较为狭窄,无法从企业发展全局和外部经济大环境下,主动实施财务工作的优化。为了破解这一业务培养中的短板,在财务管理创新中便需要打破这种职能架构的封闭性,促使财务人员在岗位中能以整体视角来对待工作。

3.2在增强资金节约意识上的创新

在传统意识下,对茶企资金使用进行管控主要由财务部门在实施。事实上,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心,固然需要履行资金预算管理的职能。但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规制效力的情况下,这种资金预算管理绩效仍无法满足预期。为此,这里还需要在茶企范围内通过形成全员参与下的资金节约意识,方能在整体上来达到成本控制的预期。由此,创新的着力点便在于建立起财务考核与部门激励之间的有效关系。

3.3在建立财务决策规制上的创新

需要打破茶企决策中的“长官意识”,这就需要建立财务决策规制上的创新。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看仍需要完善茶企的内部治理机制。我国诸多茶企属于有股份限责任公司,在股票处于封闭性的情况下则需要通过增大财务决策权重来实施。其主要原则便是,管理层需要在财务建议下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4实施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理清新经济形态对企业的影响

由于茶企大多分布于茶叶产地,这就意味着企业管理层因区位因素而缺少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把握。而且,诸多茶企的产品历来只是出现在区域性市场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管理层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考察意愿。然而,随着“互联网+”模式下的线上销售模式的兴起,使得管理层必须理清新经济形态对企业的影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茶企管理层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策略,从而在调研中来把握业态,以及对先进代表进行学习。

4.2拓展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范围

茶企管理层通过理清发展思路,在企业管理中则需要拓展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范围。这里的拓展应围绕着传统财务工作为核心,并在制度规制下使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事业中来,进而这就在不打破现有职能壁垒的情形下,借助制度激励来提升财务人员的岗位眼界。接下来,财务部门负责人便在已经拓展了的眼界的驱动下,在整体观下来优化财务部门的工作模式。优化的重点便在于,加强对企业信息平台专项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4.3在茶叶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

在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下,需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此时,就需要在市场机制的个体激励下,来激发起企业员工共同参与到节约资金的工作中来。具体而言,茶企管理层增大对各职能部门资金使用的授权,并在与企业管理层签订合约的基础上,来明确职能部门的权益和职责。合约规定,职能部门按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后,结余资金可作为部门内部的绩效奖金发放。这样一来,就在财务部门的监督下促进了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

4.4营造科学民主决策的企业文化

尽管规制茶企投资决策“一言堂”的问题,在于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但针对我国大多数茶企的组织生态现状的情形下,第一步则是在企业内部营造科学民主策略的企业文化。另外,茶企管理层的高管可兼任财务部门负责人,这样就能有效利用财务数据来对投资决策进行评价,并在权衡会计利润与机会成本的科学民主讨论下,集体作出投资决策。总之,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发展,为传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新经济环境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新经济告别以往以污染环境、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从企业内部进行改革,利用财务的创新,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内部改革带动外部营利的目的,新经济是一种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茶企唯有顺应潮流的发展,才能使企业在这样一个形势复杂的大环境下站稳脚跟。那么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就一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5小结

“新经济”概念所涉及的内涵元素十分丰富,本文将聚焦新经济中的“互联网+”经济形态,以此为背景来探讨茶企财务管理创新议题。将“互联网+”经济形态引入到茶企中来,将对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三个环节带来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借助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红利,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本文认为,从价值层面来理解,茶企则需要在价格策略上建立起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茶企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可围绕着:理清新经济形态对企业的影响、拓展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范围、在茶叶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营造科学民主决策的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庆军.新经济形势下的财务管理方式创新[J].工业B,2015(73):126-127.

[2]方静.浅谈新经济时代下企业财务创新管理[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3):160-161.

[3]李元红.浅论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趋势[J].经济,2016(10):250-251.

[4]李淑卿.浅谈新经济时代下企业财务创新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5(6):131-132.

[5]孙存军.新经济环境下财务创新与挑战[J].财经界,2014(11):193-194.

作者:董昕 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