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动态教学方式,其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运用各种理论知识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研究探讨如何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理论知识;研究探讨;经济管理类课程

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与滞后,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期末考试作为主要的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但伴随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的教学形势需要,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而言,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案例教学法这种开放式的动态教学方式的应用,正好可以满足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经济管理类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伴随时代的发展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也愈发凸显了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经济管理类课程原本就理论性较强,因此当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设计缺乏新意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时候,学习效果自然不高。此外,由于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所学课程与现实脱节的认识,进而对所学课程的有效性或有用性产生怀疑,甚至对学科降低了认同感。其次,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无疑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却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再次,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他们对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普遍缺乏直接、真切的体验与感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很少有主动去查询、学习以及研究课堂所学知识相关书籍或资料,自然也就无法对经济类管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概念、理论等产生深入的理解,也就更加谈不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对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予以解释和解决。最后,忽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多进行创新实践,但现行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太少,更没有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的作用体现

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要想运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教师需要认真挑选案例和准备案例,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应对学生提问的随机应变能力。而为了满足上述两点,教师除了要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精深,还需要同时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持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是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案例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行去查询案例相关资料,通过独自探索或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对案例展开分析与判断,并积极从中寻找多种答案,当反复进行此过程后,学生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最后,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动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运用各种理论知识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中心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当是案例教学的中心,教师要尤为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能仅出于让课堂讲解更富有趣味性或者生动性而引用案例。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坐在下面听,应当注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案例的提问、思考、分析、解决、发散、总结归纳等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有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制作这个过程中来。通过案例教学的多重刺激,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基本训练,但是提出问题以及总结归纳能力并未能取得较好的提升效果,何况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还要受对案例理解程度的影响。而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制作中来,亲自经历案例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案例的理解程度。

(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心

在案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案例进行研读和拓展,巧妙地将学生所学习到的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案例在教学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个好的案例既是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同时又在其中加入了合理的理论假设。因此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尝试解答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再逐步放松案例中的理论假设以便案例更接近现实,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学生提出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予以训练的目的。比如可以围绕下列问题开展交流讨论:案例中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唯一可行的最佳方案吗?其中是否有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被忽视了?是否还能够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在整个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协调以及控制讨论进程的角色,不轻易给出方向性、结论性的意见。

(三)总结是案例教学的目的

教学总结对于案例教学而言至关重要,是案例教学的决定性环节和最终环节,是案例教学开展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教师既可以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对学生的交流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一一予以点评,指出这些交流讨论结果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这个阶段需要将案例中包含的理论明确揭示出来,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所交流讨论的内容,并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有所收获,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将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刻板的内容有效转化为学生分析交流讨论的过程,以启发或引导学生关注某一具体事件,将学生引入经济管理实践的现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管理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文章从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中心、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心、总结是案例教学的目的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借此给予其他教师一定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万猛,李晓辉.问解案例教学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4.

[2]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3]王少林.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

[4]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

作者:陈培泽 单位: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