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路管理经济问题分析

公路管理经济问题分析

一在公路管理中主要存在的经济问题

1公路建设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没有把握好建设方面的成本控制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一直是从维护稳定、拉动经济、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的,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成本的控制管得比较宽松,从有关的政府及企业的职能部门,到具体工作的实施人员都十分重视整体工程的安全质量,其次就主要考虑工程进度的问题,尤其是重点工程或者品牌工程,存在过分强调其政治意义或主观价值而被要求在特定的日期完工的现象。对于公路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的费用问题却不太重视,特别是对于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公路项目,许多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把控建设成本的思路还比较模糊,许多建设资金和建设工期都没有进行合理协调的配置,一些管理部门在控制建设投资的时候未考虑实际情况,监管部门未能全周期跟踪公路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这就使不少的公路工程存在着“三超”现象,造成较为严重的建设资金损失。

(2)忽视了审计的作用

审计是一种模拟的预测和规划,对公路整个项目推行审计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一面可以估计出这一个公路工程将要面对的问题,并在未来的建设中该怎样保证效益。虽然从事实上来说,公路建设在帮助国家经济进步方面是一个大助力,但不能盲目建设下去,要对它的效益和规划等各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审计,也就是确定公路建设在未来的发展情况,是不是达到最佳的效益收获,相关的管理工作都要做到及时了解。比如说,如果在基本的建设中投入了太多的资金,这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前期的投资不能在预期的时间里收回来,这就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个公路项目在经济上没有实现预期的价值期望,不符合长远的发展要求。

2公路养护经济投入不足、滞后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和完善高速公路网和干线公路网,构建发达便捷的公路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国民基础设施建设,以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公路建设管理的思路上,很多部门及相关人员长期存在着一种定势思维,那就是更重视建设的经济投入,既可以拉动公路沿线区域GDP的增长,又可以作为当地政府自身的工作业绩,但对于公路养护工作则相对不在意,对于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性不重视,认为公路损毁了再重建即可,要么就是将公路快速老化、加速折旧的原因归结于超载超限的车辆,甚至有些地区因养护投入大于公路带来的经济利益,对养护工作进行“选择性”的发展,敷衍了事。这些现实中的突出现象让我们认识到,正是这种重视前期建设、忽视后期养护,片面追求公路发展多、快的发展,忽视了好、省的必要性,导致了公路资金投入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后期养护工作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从而影响到养护水平和养护人员本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严重阻碍公路效能、效益和效率建设的长期发展。

3公路运营模式脱离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许多管理工作都是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行政部门参与其中,很多公路在建成运营后大多采取的是独立于市场外的管理形式,带有较强烈的行政化,对于市场需求和规律认识不足,导致公路的管理、运营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都是通过一些部门内部制度或者公司独家经营的模式进行运作,接触不到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缺乏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发展条件。因此,许多公路运营时只关注通行收费带来的收益,片面强调公路运输的管控属性,忽略了公路作为窗口行业的服务属性,导致公路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和运营效率的低下,,这样“顾此失彼”的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矛盾,适应不了交通行业长久的发展要求。

二解决经济问题的建议

1审计全程介入,强化审计作用

公路的建设周期和运营周期都比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它的整体质量,就需要从全周期来把握项目的进度,还要对各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出预判,就要不能忽视对于项目所做的必要的系统的审计工作,特别对于公路建设中常常遇到的“三超”问题等。通过对项目全周期细致、系统的审计工作,对项目工期和资金的整体状况进行统筹安排和定量控制,可以尽可能减少项目中不必要的开支,对许多没有预期到的支出进行资金调配和补充,最大限度地将有限的、宝贵的建设经费投入到项目关键阶段或工序,做到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收支。同时,这也是对公路项目建设和运营活动的一种必要可靠的监督,杜绝公路建设中的出现各种不正之风,促进公路建设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增加公路养护投入,规范养护

资金使用实践证明,对于建成投入运营的公路所做的养护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是对公路寿命和公路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延续和保障。因此,在此方面相关的部门还需要增加养护资金投入,依据养护人力和机具的规模合理划分养护区段,并对养护专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投入必要资金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可以对公路养护和管理引入市场的竞争系统,不但可以吸收吸引足够的资金用于养护投入,还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去完善和提高养护水平,最终达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的目标。

3明确管理权限,完善监督机制

公路属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的产品,并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也不是某个团体或个人的。根据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体制,有关公路权属、建设、管理、养护及收益等工作通常涉及交通、运管、路政、海事、交警等多个部门,各自针对涉及公路领域的所属权限进行独立式管理。这种模式所形成的合力固然能够保证对公路行业形成强大的管理的力度,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管理权限和执法权力的交叉和重叠,也就造成了一些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权责,比如牵涉到国土部门对土地的征用、规划部门对用地范围的确认、路政及交警部门对车辆的执法、交通建管部门对公路的收费等等,都需要进行权责划分;另一方面,涉及公路管理的部门又不能完全独立、相互割裂的,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共享的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提高协同管理和相互监督的能力,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杜绝乱收费、重复收费的现象,努力形成一个公路管理有机体系,最终实现高效率、快联动、低成本的管理模式,也是公路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作者:张熙 刘思妤 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