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管理创新思路(4篇)

高校管理创新思路(4篇)

第一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途径

摘要: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的策略,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承担着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责任。高校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活动,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研究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不仅能够改进我国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教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人才培养战略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理念滞后

高校教学管理缺乏对学生自主权的尊重。学生拥有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自主权,具体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而高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一味要求学生服从指示,缺乏对学生自主权的重视。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及学校的发展方向。同时,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师及宿舍都是学校安排的,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力。另外,在教学管理中,学生作为被管理者不能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其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教师、学生及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使学生成为批量化生产的产品。

1.2院(系)教学管理权力薄弱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采用学校管理和院(系)管理的两级管理方式。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和院(系)管理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学校管理和院(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明确、职能重复的现象。并且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院(系)教学管理权力薄弱。另外,高校的院(系)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高校院(系)自主权较小,教学管理经费不足,教学管理者素质有待提升。

1.3学分制不完善

学分制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采取的重要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学分制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充足的实践经验,高校学分制制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重视。首先,课程设置不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作为专业重点课程,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而选修课是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课程,受到高校的忽视。部分高校的选修课较少,且以教师的兴趣爱好为依据开设,缺乏对学生需求的重视;其次,高校的学籍管理缺陷和师资力量不足是高校学分制存在的重要问题。

2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的策略

2.1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理念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积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为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以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生活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在管理过程要加大对教师的重视程度,加强重视教师的情感需求,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2.2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首先,突破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高校应突破传统的院系管理体制,由学校设置专业,避免专业课程的重复。同时,学校设置专业提高教师配置的合理性,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次,健全学校与院系管理模式。高校应积极健全学校管理和院(系)管理的两级管理模式,实现教学管理中心和管理权力的下移,明确学校管理和院(系)管理的责任,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再次,完善学分制度。学校应加强学校教务处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及教学管理,积极完善学分制;最后,规范考试制度。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的参考依据。因此,高校应积极加强考试管理,规范高校考试制度。为此,学校应积极建立重修制度,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同时,在考试过程中想,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直接影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创新改革教学管理工作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首先,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高校是我国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对我国思想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高校教学管理者较高的政治素养为高校的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因此,高校应重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其次,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理念和管理方法以无法适应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为此,高校应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最后,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积极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鼓励教学管理人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小结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高校教学活动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完善教学管理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教学管理理念落后、院(系)教学管理权力薄弱、学分制不完善等问题。创新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创新改革教学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龚日朝,施式亮,孙亚鹏,李润求,梁宏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培养方案为核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

[2]马千里.网络化管理:数字时代下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作者:刘欣茹 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下学生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单招工作,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应该要“以人为本”,一直坚持正群的管理导向。单招生在生活学习上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单招生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在招生政策下单招的情况分析以及高职院校的单招学生的管理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管理

1我国在政策下的单招情况分析

单独招生是我国高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探索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按照国家的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大量的研究,积极的去引导高正毕业生想优质高等教育合理分流,不断的提高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和办学的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单招学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最初,实行单招的高职院校还比较少,现在,高职院校单招越来越频繁,每年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被单招进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在进行单招的时候,要求学生通过笔试,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够进入高职院校,当然,单招生的考试要比高考试题的难度小的多。然而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发现单招生在学习能力和习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学生高职院校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教育方式。

2单招学生存在的问题情况探讨

单招学生对于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一般都会积极的参加,但是,单招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却不是很牢,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之中,比统招生的学习要吃力的对多,久而久之,单招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对于课堂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不喜欢学习这些传统的知识,大部分都只对其他的学校活动比较感兴趣。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单招学生一般都比统招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要优越,这也就很容易就引起学生们的攀比心理,大学可以说得上来一个小型的社会,其中什么样的人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更严重的是,单招生的纪律性不强,自控力比较差。大学的学习不像以前在高中那样,大学的学习是比较宽松的,学习知识主要靠的还是自己,老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导的作用。失去了严格的制度管理,单招生就缺乏了自我约束力,逃课、打游戏、在寝室睡觉的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大多的学生在自我的认知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高职院校针对单招生的创新管理模式

3.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建立健全德育的工作团队,把教师的道德和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起来。建起健全学生的管理工作制度。关注单招生在学校的行为习惯,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以及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要积极的去引导他们学习传统的知识,不断的提高单招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风的建设,学校的学风建设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长期处在的环境之中若是没有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引导,那么学生必然会形成不好的习惯,学风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加强管理,不然,逃课的现象就会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加强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这个人是否满腹学识,没有道德就存在最大的缺陷。一个人最富有的财富不是身外之物,而是他的道德修养。学校可以开展很多和道德相关的活动,积极的去引导学生的加入,培养学生么的思想道德素质。

3.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明确的目标

很多的单招生在大学来之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这不只是仅限于单招生出现的情况,普遍的大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目标,因此,学校要帮助学生们明确未来的计划。一般来说,高职院校都比较强调专业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激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和就业相关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们模拟就业的形势,这样可能会让学生们在潜意识里面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3.3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辅导员老师应该和学生加强沟通,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动向,若是学生出现不正常的心理,那么就应该及时的引向正确的方向。老师对学生的指导非常的重要,很多的单招生因为自己的家境还可以,在学校就肆无顾虑,自己想做什么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学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玩了的地方,并不是好好学习的场所,形成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此,老师应该要和此类学生加强沟通,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长期的和学生们交流正能量,学生也就会潜移默化,慢慢的产生好的影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4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目前,随着就业人数不断的增加,就业形式非常的严峻。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要加强学生对就业观念的理解,学生大学毕业之后直接面向的社会,出去找工作,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课程一定要是和现代社会的就业相关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社会的需求人才。校园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针对性,不断的提高学生对职业领域的认识,增强单招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使之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能够让单招生感受到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是否能够和企业的文化融合,毕业之后自己是否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高职院校的单招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的趋势,单招学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是高职院校必须要密切注意的,帮助单招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4结束语

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我国整体的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一直都是我国秉持的观念。单招生和统招生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单招生的培养和发展,对单招生的管理方式要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帮助单招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不断的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的需求人才。总之,高职院校要不断的创新对单招生的管理方法,不断的培养单招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鹤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周东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培养模式创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作者:刘中然 单位:开封大学旅游学院

第三篇:经营理念下高校财务分级管理创新思考

摘要:本文以高校财务管理作为研究主题,探讨基于经营理念的高校财务分级管理创新模式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我国教育改革与新预算制度等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高校经营管理的内涵,分析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与造成此类问题的相关因素,且以此作为基础,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或管理创新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管理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营理念;高校;财务分级管理;创新模式

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高校依然遗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的革新与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于高校而言,教育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资本才是推动其大力发展的有力手段;因而,怎样才能更好的透过财务管理来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减少资本的闲置或浪费,提升对资本的利用率,以使其在高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效力。以下就从这个方面讨论基于经营理念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方面的问题。

一、引言

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法人实体的自主办学,所以,需要引入经营管理理念;它的核心集中体现在成本意识、效率意识两个方面,并将其与财务管理工作任务、目标相统一;另一方面,高校经营理念,需要实事求是的以自身情况作为基础,构建一个具备系统性,能够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体系来实现财务运行、管理工作;从而完成经营主体的建设工作,并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果。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首先,高校采用统一领导、集中式管理,即只有一级财务部门,管理所有经费,校内院系没有财权,收支全权由该部门集中管理;因此,造成了在该财务体制下的招生权、财权过分集中,在分配的情况下,计划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与现代的市场化运营前景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与专业培训、后续教育等非学历市场相比,缺少竞争能力,加上同期高校在生源竞争方面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院系要直接面对学生、市场、教育需求,限制较大,不利于自由竞争;其次,分级管理主要是以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职责权力、统一领导为前提,需要采用在财权、事权方面的适当划分与合作,实现学校、校内的分级管理;从而让院系的经费包干、创收能够在基层部分得到使用等;但目前只是局限于教学、科研活动方面,财力依然属于校级统一核算,因而造成了积极性的缺乏,创新性的不足。所以,在分组管理、一级核算模式之下,人事权分散、财权集中,二者之间统一性缺乏,对于二级单位的办学工作造成了阻碍。第三,在分级管理与分级核算方面,实践中很难对集权——分权间的关系、统一——放开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的协调处理,因此,院系的办学经费在这种不当处理之下往往过于分散,学校的统一性、院系的独立性未能有效结合,最终又导致财力不集中而出现对学校整体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多以微观搞活为主,造成了过度分散。

三、创新高校财务分级管理模式的措施

1.对财务分级管理内涵的分析。需要对分级管理模式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理解与阐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高校经营理念及其目标,先要从办学的基础工作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价值体系有一个充分的认知,比如,办学的理论、目标、管理规范、运作的方法等要素的全面分析就应该包括在内,并通过对各个要素的分析,来重新理解当代社会条件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专业知识的需求、人才的类型划分、教学的方法等进行市场化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应该区分企业与高校间的区别,认识到教育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与国家发展间的关系,以及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具体表现;因此,高校财务分级管理之前,应该先弄清楚要通过怎样的方式,为中国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学习机会,采用怎样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在教学理念中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将财权、人事权、招生权等进行合理划分,并透过财务管理来实现对整体教育事业的合理调整。而不仅仅是管理成本的降低、学校收益的提升,还牵涉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办学条件的有效改善、培养人才计划符合社会利益与个人发展等。

2.具体的创新措施。首先,实施资金动态集中控制。通过高校资金结算中心这一职能机构的设置,建立独立的账户,在专业银行进行全校资金的统一办理;而财务处、校仙各单位需设立内部账户;另一方面,二级核算单位如财务处、后勤集团开设结算账户;使得资金结算实现了结算中心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将学校基层的财力进行了集中式管理,组织能力更强,资金供应更能得到保障,而且财权下放的方式,各方面都得到了激活,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也有助于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其次,实施内部分级核算。可以将每个学院的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明确反映,这要求以现代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改革来实现,有助于业绩考核,并且拓宽了筹资渠道,财权的下放使各学院也能够发挥自主性,参与到财务管理之中,减少了浪费与闲置,有助于资金的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第三,对于重大支出应该实施责任机制,透过项目管理的方式,以新的预算制为蓝本,设置公开、透明、权威的财务预算制;并引入终身责任制,让每笔支出都与预算相结合,然后,透过责任制度加以监督、约束,从而督促对资金的有效利用。第四,通过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工作来补充技术支持、业务公开,从而实现统一管理下的各个学院的互相监督,全面执行,以及各个账目的全面公开、查询、问询,以此来实现对整体资金管理的有效控制,避免贪污、挪用、浪费等现象。第五,就是设置配套的评估机制、绩效体系;通过对一系列资金的流向的管理、项目的分析、指标的设置等,以表格化的方式,在公共平台中进行评估、监督,并将评估机制、责任机制、绩效机制进行联动处理,让每一分钱都有明确的支出项、每一分钱的利用都有处可查,从而构建起一个完整、健全、有效的财务分级管理模式,提高高校自身的经营理念。

四、结语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关注,既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又有来自地方财政的支持,加上学院制度的扩展,生源的增加,其利益可观,所以,没有一个好的更加有益的财政制度来进行约束、管理、监督,使高校财务发挥出积极、有效的影响,必然会造成诸多腐败、浪费等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使资本资源在高校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与有效的应用,需要在新的时期新的情况下,创建新型的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有利的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6(26).

[2]四川省教育会计学会课题组.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以四川省高校财务管理专题调研为基础[J].会计之友,2015(19).

[3]范晓军;杨静侠;封贵敏.基于大学经营理念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以河北省某高校为例[J].财会通讯.2011(35).

作者:井亚娟 单位: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四篇: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分析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获取教学资源和学术信息的重要服务机构,对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提出了几点高校图书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引起高校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馆藏着大量古今中外的图书文献资源,日新月异的学术观点、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学生的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不健全,图书馆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1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存在误区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高校在图书馆在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为了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购买数字化图书资源,加大了信息设备的建设,但是这些信息资源在高校的利用率并不高,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另外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生源,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标志性建筑,把图书馆建设的非常宏伟壮观,但因资金有限,在硬件配置和软件书籍资源上学校只能选择其一,因此,图书文献资源的更新被搁浅,这就造成图书馆文献资源十分陈旧,学校师生不能及时掌握科技前沿的学术动态,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转变管理理念,既满足广大师生的物质文化需求,还要重视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1.2高校图书馆管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资源的服务性机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满足学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1)图书管理员在购买图书时,没有在学生中深入走访,了解学生对图书资源的需求,只是盲目的增加图书的种类和册数,导致很多图书采购入馆后阅览人数较少,而学生急需的一些文献资源在图书馆却找不到的情况;2)有些高校图书馆重视对图书的馆藏,对一些珍贵的、年代久远的图书资源和重要文献,因担心学生借阅时损坏和丢失,不愿意对学生开放阅览,这样严重导致高校图书资源的浪费;3)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对数字化的图书资源宣传力度不够。

1.3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地位不高

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繁重,也是学生的主要服务者,然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时偏重学生,忽视了图书管理员的地位,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制约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图书管理员需要整理大量的图书,为满足学生图书借阅上的需求,图书管理员每天借还图书工作量巨大,但图书管理员的工资待遇却较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另外管理员在工作中没有达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很多高校的图书管理员不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在福利方面与正式员工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使管理员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甚至消极怠工。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忽视了图书管理员的发展需求,缺乏对管理员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导致部分管理员素质不高,不能熟练掌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设备,图书管理员的管理理念也缺乏创新精神,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的更新。

2以人本理念下高校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

以人为本,就是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主。关注学生的需要,满足师生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和人格,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创新,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体策略如下所述。

2.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管理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图书馆图书的引进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标准,关注学生在文献资料查阅时的取向,尽量完善图书资源,满足学生在学术研究和自身提高方面的需求。图书馆的硬件服务设施的建设要遵循方便读者的原则,不可盲目。例如,图书馆书目的分类排放要清晰、有序,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查阅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同时,在图书馆内设置导向标识,便于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助借阅。图书馆还要创新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相结合,丰富图书馆管理方式。

2.2营造以人为本的读书氛围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营造以人为本的读书氛围。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管理员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合理的分配图书馆的区域。例如,为方便学生自习,应大量设置自习区,让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大一些,自习区内要保障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良好卫生环境。另外根据学生朗读和背诵的需要,图书馆要建立朗读区,保证学生有地方读书、背书,据了解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没有朗读区,这是图书馆建设方面的缺陷。图书馆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发挥图书资源的优势,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图书馆应定期组织读者交流会,分享自身读书感悟,推荐优秀书目,以便更好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管理者要经常向读者寻求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正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更好的为读者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3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机制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人员,要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除了以读者为中心,还要尊重图书管理员的劳动,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机制。图书馆管理者要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员工奖励机制。对于工作中积极努力,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要进行奖励。尊重员工的人格格尊严,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不剥夺员工的个人时间。健全和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根据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积极听取管理员的意见和建议,满足图书管理员在生活及工作上的需求。对表现好的员工要及时的表扬,提高员工的政治素养和服务意识。

2.4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管理者的素质决定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要想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水平,必须关注图书管理员自身的发展,逐步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整体素质。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满足员工对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参加职业培训,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工作过程中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及时掌握员工对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化管理方式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已经相当普遍,但是图书管理者对数字化图书资源了解甚少。尤其是一些建馆时间较长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接受信息知识的能力较低,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在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对读者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图书馆管理者要定期接受职业培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高校图书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3结论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是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直接关系着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因此,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尊重图书管理员的人格和尊严,激发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华.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5(6):241.

[2]陈璞华.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0):45.

[3]张女是.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管理观察,2015(21):143-145.

[4]李彬,刘涛,左晓娟.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析[J].科技展望,2016(4):237.

[5]王翠英.高校图书馆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J].攀登,2007(4):202-203.

作者:边文萍 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