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管窥行政监督的规范与多样性

管窥行政监督的规范与多样性

1.存在双重领导体制,体现了监督多元无序的问题

监督机构没有明确的地位和执行权力的独立性,往往由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管理,即重复监督现象。因此,在行使监督职权时容易受领导意见影响,或者存在心理上的顾虑,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从而无法提高监督效率并影响司法公正。另外还存在着公民的监督权力不足的问题。代表公民建议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一次会议,无法代表公民连续性监督的权力。公民的监督实质上是有名无实,往往无法反映到上级领导处,更甚者打击报复群众。种种因素都导致监督没有权威,时效性低。出现多元无序状态以及整合力量不足的问题,根本在于行政监督制度不够规范,监督弹性过大,法制化程度低。因此制定法律条例和规定,是执行监督职能的前提和保证。监督机关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管理。如果监督法制化程度不高,立法不严,就会使得监督部门行使职权时无法可依,缺乏标准,导致监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甚者会产生负向作用,自然就形成了多元监督无序,散乱状态,要么无人监督,要么重复监督。我国目前的监督法律法规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的。立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种滞后给行政监督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事情的是与非,罪与不罪,合理与否都缺乏了法律标准,没有明确界限,或是规定不清,都会给监督带来困难,使得监督混乱。

2.规范行政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有效性

(1)重视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

实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制定行政监督的法令,是依法实行监督的基础和保证。法律法规健全,才能提升监督效率,执行权力过程中才能有法可依,有标准可遵循。我国的监督立法机制长期以来都不太健全,而今立法机制越来越无法满足监督需要,因此法律法规也需要全面制定。不仅需要制定基本法规,还要制定实体法规,行政监督程序法。而目前,最应制定的是部直接管理监督问题的监督法,从中明确监督的主体,明确立法、执法、守法监督三项内容,依法领导监督。“另外还要制定监督的方式,比如将秘密监督和公开监督结合起来,将群众监督和特定监督机关结合,还可将处罚和教育的处理方式结合起来加以管理监督。

(2)改革双重领导的体制,建立垂直领导的监督体系

针对行政监督的双重领导的体制,需要改革此体制,建立垂直领导的监督体系。明确分工,职责分明,让拥有行政监督权力的机构享有独立自主的行使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的时效性。垂直的领导体制直接受上级监督机关管理,地位独立,自成系统,不会受人情、关系网的影响,也不用担心得罪领导,或受到打击报复,这样才能够使监督人员毫无顾虑地执行权力,依法办事。要改革此体制,首先要将监督检查部门先独立出来,提升其地位,不隶属于政府领导,并赋予其相应的职权。另外监督人员的任职和工资发放都由直接上级监督领导管理,这样不受行政部门的约束,保证其无后顾之忧地行使权利,秉公执法监督。行政监督多元,就要加强整合力度,由统一管理的监督机构对各机关间的职责合理组织、管理、协调和指挥;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各机关职责,合理分工,各司其职,从而避免冲突监督或无人监督的情况。

(3)提高行政机关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整体来说,透明度不高。有些政府部门采取相应的政务公开形式,但公开的程度不够,并且公开办事制度还未上升到法律层面,约束力不强,在执行职能时就会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要防止这些行为的产生就要加强监督管理,因此需要政府的行为公开和透明,由社会民众和舆论监督政府行为,才不至于让有些官员肆意妄为,走上歧途。要运用法律来约束公开办事制度,制定专门的政务公开法,明确政务人员活动公开的范围、内容、程度以及公民在公开政务中的知情和参与的权利。有了法律的约束,人民的权利拥有了法律的保护,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监督政府行为,并明确了行使职权的范围,从而可预防行政机关越权,滥用职权,失职,腐败的现象,公民的权利也得到保护,政府也将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直接监督外,还应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具有传递信息迅速、广泛、深入挖掘的特点,因此政务办理过程加强媒体的监督权,便是给处理政务部门无形中施加了压力,从而也可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有效地防止失职行为的发生。

(4)提高行政监督人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行政监督,不仅需要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还需要提高行政监督人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监督工作主要是通过监督人员来实现的。因此对监督人员的素质要特别重视,包括他们的道德作风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文化智能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等。对于那些在岗的理论和业务水平还不足要求的监督人员,要加强培训,通过业务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办事能力等基本素质。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养成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习惯。并要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最后,要贯彻国家政策,方针,实事求是的路线,脚踏实地地工作,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

作者:常冉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