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堤防工程管理论文

堤防工程管理论文

一、堤防工程管理现状

我国堤防工程的管理采用的是流域统一管理及行政区域分级管理相互结合的管理体制。根据堤防工程的位置和重要性,可以分为部级重点管理堤段、省级重点管理堤段以及地方管理堤段。通常来说,省级以上管理堤段多位于大江、大河流域内,其防护范围广,防洪标准高、安全责任重、管理要求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有着强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的堤防管理工作,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映衬下,凸显出许多必须加以改革完善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体制落后

具体表现在机构臃肿,水行政职能不健全,人员冗杂,管理结构失衡,管理制度虚化,管理渠道不畅,绩效与薪酬脱节,管理效能低下等,严重制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1.2堤防工程管护现代化程度低

日常管理方式粗放,基层管理、维护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员工工作成就感低,不适应时展对水利事业的要求。

1.3基层管理配套设施简陋

基层管理单位大多地处偏远的郊区、野外,除了远离职工家庭、交通不便之外,办公、生活环境简陋甚至破败,不利于一线堤防工程管理干部职工安生安心地工作、影响管理队伍的整体稳定,造成管理范围水事违章事件不能及时发现和管控,不利于工程在使用、运行过程中的保质增值,影响工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4病险堤段整治任重道远

虽然近二十年来国家对于堤防工程加固除险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巨大,加强了对于大江大河等重要堤防的整治,成效显著,但是我国仍有很多江河干流重要堤防尚没有得到全面根本整治,原有工程防洪标准低、隐患多,因此,既不能从根本上减轻防洪保安有关部门的工作压力,也影响到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

1.5预算经费不足

堤防工程管理属于公益性事业,其运行维护经费来源一般都是采取预算上报审批制度,由各级政府财政负责。但是各级政府受财政能力所限,很多地区的堤段都不能按照维修养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拨付。造成很多堤防管理单位只能“量入为出”、“千方百计保工资”“、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影响堤防工程管理应有的效果。

二、堤防工程管理的改革措施

针对我国当前堤防工程管理现状,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堤防管理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就需要各级政府及堤防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以堤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统领和重点突破口,切实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顺应时展要求的防洪减灾管理长效机制。

2.1明确改革总体目标

通过堤防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堤防管理部门职能健全、责权明确、规范高效、运转协调的要求,充分发挥水利堤防工程的防洪减灾、生态环保综合效益。

2.2把握改革基本原则

①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的因素在制度的运行中起能动性、决定性作用。要牢固树立广大干部职工是堤防管理工作的主体的观念,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既需要他们的支持和参与,而且新的体制机制更要能充分调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②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要切实根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准确地探求制约堤防管理工作良好开展的根本原因。③积极推进的原则。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引领主导作用,要在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应工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2.3改革建议及措施

2.3.1健全职能,完善制度,强化堤管部门能力

应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通过立法或者政府授权明确划分界定各类堤防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重点强化堤防专管机构与管理范围、等级对应的水行政管理执法主体资格,同步完善建立相应工作职能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不作为、滥作为行为的法律、政纪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增强堤管部门开展堤防工程管理的责任和能力。既能破解长期困扰堤防工程管理部门在涉河涉水违法、违章事件发生后,因法律权限制约而调查难、处理更难的难题,又有利于提高堤防管理部门管理效能。

2.3.2多措并举,稳定落实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经费来源渠道

①加快病险堤段的除险整治进程,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重要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优先领域。将堤防工程管理有关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和配置纳入到项目前期总体规划,通过病险堤防工程的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提高堤防工程的防护标准,而且带动基层堤防管理单位办公生活环境的改善及实现管理从体力型、粗放型向科技化、精细化跨越。②通过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以及将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等方式增加堤防管理经费的来源,并将堤防工程所需的管理和维护经费作为刚性指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期足额拨付,确保堤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3.3增强科技含量,提高堤防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管理方法和手段科技创新,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堤防建设。实现提防工程管理从传统的体力型、粗放型向现代的科技型、集约型跨越。必须要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研究、引进和运用。要在水利堤防工程管理中引入远程监测技术,通过传感设备和终端设备,实现对于工程各项参数的自动检测、自动分析以及风险预测,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于重点堤段以及险工、险段,要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科技条件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信息系统,通过采取自动监测与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自身管辖范围内的堤段进行全面监测,随时掌握水、雨、工情等相关信息,有效掌控堤防工程的安全状态。

2.3.4完善管理模式,实行管养分离

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程管理体制,使工程管理人员与维修养护人员职责不分,外部缺乏竞争压力,内部难以形成监督、激励机制,是人浮于事,资金浪费、管理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越来越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堤防工程管养分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堤防管理部门深化改革的关键。实行管养分离,就是要把维修养护职能从堤防管理机构中剥离出来,实现工程管理机构与维修养护机构和人员分离。通过定岗、定编、定职,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形成精简高效、运转灵活的堤防工程管理机制。通过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手段,将维修养护工作采取前期经费预算,过程监督检查,全程合同管理,最终验收结算的方式进行有序管理,最大限度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实现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管养分离制度的实行,既能优化管理队伍,节约管理成本,又能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维修养护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维护工程的完整,真正实现职能清晰、结构合理、运行有序、管理增效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堤防工程管理体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堤防工程管理工作对于防洪减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堤防工程管理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堤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要以堤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统领和重点突破口,切实解决历史遗留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形成顺应时展要求的防洪减灾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堤防工程的作用。

作者:范洪涌单位: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