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实施

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实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脚步的加快,国家不仅要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求高校在大学生管理中要实施人性化管理。高校要切实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断增强自身的教育实效性,大学生管理是核心工作之一。分析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脚步的加快,国家不仅要求高校要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质量,还要求高校在大学生管理中要实施人性化管理。高校想要切实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断增强自身的教育实效性,大学生管理工作是核心问题之一。当下,高校必须树立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科学的生活方式得以快速发展。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基本内涵

人性化管理是指高校在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遵从学生的个人意愿,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及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来说,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情感要素

情感要素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重视学生的情感、情绪。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非正式师生沟通途径,让大学生在被管理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愉悦的心情。第二,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规模及培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2],所以大学生在面临各种竞争时肯定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在各种压力面前,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解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学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环境。

(二)民主要素

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的核心内容是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责任感,让他们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所以高校在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培养每一位大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个人责任感,以此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及科学性。此外,大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要基于高校发展的基础之上,制定与此一致的计划及实施细节,逐渐将参与管理视为自觉管理的过程。

(三)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认可。相应的,优良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于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可以科学地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待人接物,如何更好地发展健康的身心。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管理水平较落后

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结合所有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整体性、层次性地开展,这就要求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有更加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与管理实战经验。虽然很多高校对于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有很多切实的奖励机制,但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还是不高。而且,许多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与教学人员有重叠现象,即工作人员有兼职的形式存在,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细致的沟通,导致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二)规章制度过于传统

高校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所以高校中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都习惯研习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下,大部分高校中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都将大学生定为监管对象,导致其个人特性往往无法充分发挥;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处于主导地位,管理模式比较片面。而且,由于中国具有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大学生都有惯性思维,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实,对大学生具有实效性的管理应该以服务为主,但较多高校都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如此情况之下,大学生很难发展成创造性思维强、具有较高主观能动性的优秀人才。

(三)管理重形式轻成效

在高校中倡导人性化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已有一段时日,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开展人性化管理的工作还仅仅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切地领会人性化管理的实质。由于高校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日常工作比较繁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又比较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再加上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现象,一个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面对几百个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就变成了学生的后勤工作者,忙于处理各种琐碎的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谈不上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分析与研究。

三、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的对策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都发展较快,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已经被全球各地的教育学理论所广泛接受。高校管理工作中到底如何将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对学生的服务,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当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人性化管理实施要求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服务性质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高校在组织与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时,其宗旨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办法,始终将学生的切实利益置于管理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中。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使学生的困难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自己的关心,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

(二)人性化理念和大学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快速发展成熟的阶段,高校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他们的行为举止进行一定的约束。但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与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人情感、个人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本着越严厉越好的原则。由于大学生处于“准社会人”的特殊阶段,高校中的制度不仅要对学生的行为有所约束,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制度对于他们个人人格的尊重。高校平时还应该在学生群体中做好调研工作,不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不断根据调研结果修改与完善制度,这样才能修订出真正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三)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管理中

高校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实施需要将民主参与和法制管理融入其中。虽然大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概念已经出现了较多时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其中,所以实施过程并不顺利,甚至没有任何成效。高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要坚持“依法治校”“依德治校”。若偏重于“依德治校”,就会使管理过于民主化而没有纪律可言;若偏重于“依法治校”,就会使管理工作缺少人性化的理念。由于人的特性使然,人们都喜欢追求有利于个人利益的事务,但是这种追求也需要有个“度”,即通过“依法治校”可以量化这个“度”,可以在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中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工作[3]。

(四)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团队

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涉及面比较广,需要高校按照自下而上原则分层次地开展工作。从高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所以,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队伍是开展人性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校领导不仅要有宽阔的胸怀,还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高校领导不仅要坚持服务理念,还要培养教师的服务促进发展理念,让教师能够虚心为学生服务并愿意接受学生的意见及建议;第二,高校中的规章制度、组织建设等内容的确定需要高校各个层次人员的共同商榷,其中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在综合参与人员所有意见之后再确定最终的方案;第三,高校要积极考虑教师的利益及发展,使教师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当下社会发展较快,高校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师的要求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高校给教师带来的发展机遇;不仅要培养教师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还要为教师创造提升其实践能力的机会。基于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较落后、规章制度过于传统、管理重形式轻成效的现状,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人性化理念和大学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管理中,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团队,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薇,王征兵,姜羽.农村籍女大学生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实证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

[2]卢黎歌,王福益,周辉.遵循大学生思想成长规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3]夏水龙,晏红洁,李洁珍.对贫困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作者:廖翠玲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