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微博环境下的大学生管理

微博环境下的大学生管理

一、微博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微博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消极影响

1.学生的行为、观念易受消极、过激的言论影响。微博的广播式、自由性、公开性这些特点,信息传播的限制性较小,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期,也是处于热血澎湃的青春期,容易受到微博上各种偏激的、不健康的信息、言论的影响,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而做出损害他人、学校荣誉,甚至违法犯罪的过激行为。

2.学生易受虚假信息的欺骗,弱化道德观念。微博在很多时候的确是帮助了不少同学,比如学生有什么东西丢失了,在微博上一发,很快就能寻找到失物,另外由于微博的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在言语上自由、坦率,不需要考虑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长期以往会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弱化作用。另外,也正是由于它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不排除有些人别有用心,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散布一些虚假信息,错误引导学生,对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财物的损失。

3.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加大学生管理难度。微博虽然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的便利,拓展了大学生交际的手段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与名人、陌生人交往以及宣泄情感、释放压力的另一平台,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倾诉、摆脱压抑、排除孤独,但是其毕竟仍是处于虚拟的世界当中,情感、交际都是通过没有感情的数字化程序来传递,缺少面对面交往中的情感流露、情感体验,身体语言也得不到展示。微博的匿名性、虚拟性使得学生可以按照随意的思想在这虚拟的世界中构造自我。现实中一个害羞的人,在微博上它可以成为一个开朗的人;一个自卑的人,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自信的人;一个穷苦家孩子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富二代”。微博中创造的这种虚拟的自我,很容易使得学生沉迷其中,长久以往,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情感的匮乏、变得与现实社会脱节,人际交往能力缺乏,渐渐变得冷漠,更严重的是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不同交往情景,使得大学生产生交往的双重性格和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生活,同时必然会加大学生工作管理的难度,如部分学生晚上长久的玩微博,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甚至有些同学在课堂上还是在刷微博,还有就是脱离了正常的人际交往,难以融入到班级中来。

(二)微博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

1.创新师生交流新平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的转向成熟,表现在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和自身的思想,自我空间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渴望自由平等的交往,他们不再像中小学生那样容易表露自己的感情,什么事情都跟老师坦白的讲,学生工作者难于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越来越难,更多的时候是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表层。然而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随意性极强的网络交流平台,师生通过互相关注,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自身也可以在微博有意识的发表如人生感悟、生活点滴、工作体会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关注老师的微博,缩小与老师的距离,了解老师的生活和内心,同时可以打破现实中的心理界限,通过微博随意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观念,让老师了解自己。利用微博来交流,减轻了师生之间的隔膜,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对立状态,创新了师生交流的平台,相较于传统的交流方式,更易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网络育人功能,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2.了解学生的新途径。微博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状况的一种新的途径,班主任可以从学生微博的内容和关注对象上,大致猜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及情绪的变动。现在学生发微博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类是自己原创的内容,一类是转发的内容,从原创的内容中,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班主任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状态、情绪的变换等等,从而教育、引导、疏通学生的负面情绪,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从转发的内容中,班主任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的事情是什么,从而便于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做学生思想工作。

3.激励学生的新方式。长期以来,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一般都是通过课堂教育、谈心或者口号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大部分都是在学生只能接受的条件下参与其中的,很多时候都是属于事前、事后的激励,学生激情并没有真正的被激发出来,严重制约了激励的效果。微博的即时性、广泛性则可以补充这种传统方式的不足,随时随地的开展学生激励活动,如在一些活动上老师微博或者班级微博,可以即时、准确的、转发活动场景或激励话语,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转发微博或者自发微博表达自己的情意,这不但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微博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考

微博的发展,在为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必须客观辩证的对待微博的影响,正确分析定位,利用微博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一)健全微博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师生自律、道德教育

微博作为一个新生的产物,其管理方法、监管制度都有待完善,由于每个微博客都可以任意添加内容,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容易跟风,缺乏严格的事实核对手段,加上信源的多样化、不连续性等使传播的真实效率降低,其信息的真实度、信用度值得查证。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要规范校园的网络管理,及时跟踪和过滤将会对学生工作引起较大范围影响的错误、虚假信息,在必要时甚至还要针对具体事件在官方微博澄清、辟谣,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事情的真相,使其朝着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此外,师生应加强自律、道德教育,将管理与自律、他律结合起来,增强师生的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做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

(二)加强对社团、班级微博的管理

现在很多高校的社团、班级都设立了微博,加强对社团、班级微博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这里的管理并不是单纯的监管,而是通过老师适时引导让同学们对微博进行自我管理。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提高各项特长和发展兴趣爱好的重要平台,班级则是学生课内学习的根据地和基本单位,随着微博的开通,社员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组织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公开和快捷,使得上传下达更加畅通,这种潜在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当与时俱进,加强对社团、班级微博的管理,增强社团、班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网络教育管理与实际生活中的教育管理相融合。

(三)利用官方微博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微博文化可以说是众多网络文化中的一种,其在大学校园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亚文化,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快速被更新、淘汰。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其是否是亚文化,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是事实,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活跃、独立、个性化、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特性。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和精神文化,主动积极的去适应和参与到校园的微博文化建设中来。利用各个层面上的官方微博,将学生的个人微博、社团微博、班级微博和官方微博连接起来,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与其他的网络文化(如校园论坛、博客、Q群、飞信群等等)相结合,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四)形成多方面教育的合力机制做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

通过对微博的认识,我们力求研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探索新的出路,结合课堂式教育、主题班会、讲座等传统模式,形成多方面的教育合力机制做学生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必须分清主次,要以传统的方式为主,以微博、飞信等网络教育模式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补充和一种新的方式。我们不能忽视了传统学生管理、教育的基础地位,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而要形成一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融的一种多方面教育的合力机制。

三、结语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对高校大学生的管理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它创新了师生交流的新平台,了解学生的新方式,激励学生的新途径,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显著,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主动的、积极的探索这一新兴媒介,利用好这一新工具,引导学生舆论方向,丰富校园文化,使其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正向的,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誉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