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求大学生管理新体系的建立

探求大学生管理新体系的建立

一、大学生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创新

1.树立目标

大学生管理工作应在服务广大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上下工夫,要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从学生内在需要出发,设身处地教育他、引导他,最大限度满足每位学生成长的需要。基本目标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例和奖惩措施,引导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二是采取建立奖励机制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三是以严格的限制性和处罚性制度为依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四是引导、组织和督促学生及学生组织实现有关管理目标,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制定原则

一是管教结合原则。教育是目的,管理是手段,教育必须与管理相结合,教育活动要通过各种制度组织、纪律保障实施来达成目标。在管理过程中,适当利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和好坏典型,使学生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引导。二是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原则。学生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素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把握真理,改造世界观。三是综合管理原则。通过民主管理、协作管理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实现学生管理目标。民主管理就是要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参与管理,成为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体会管理,学习管理,成熟心智,全面成长。协作管理由学生工作部主要承担,其他部门配合协作,各司其职,既要明确合理分工,也要注重严密有效合作,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制度管理就是利用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去管理和约束学生。

二、大学生管理体系的内容框架创新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主要是指学校管理部门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工作机制和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学生党团组织活动,选拔学生干部、吸收先进青年加入党团组织等。

2.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调整、以保证教育实施过程能正常顺利实现的过程。通过表现为对学生严格遵守法纪校规、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积极行为进行肯定和鼓励,对打架斗殴、旷课、酗酒、等不文明、不健康的消极行为进行否定和惩处。

3.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是指学校承担的与学生有关的非学术性或课堂外的工作,它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其他方面的管理,如奖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荣誉称号的申请、入学(或离校)手续的办理、学生社区建设管理、财政援助管理和特殊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大学生管理体系的组织机制创新

1.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工作机制

同时依靠学生社团组织,发挥班级基层组织的作用,牢固占领社区这块主阵地。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公寓将逐渐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要成立大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吸纳学生中的优秀管理人才,以社团组织的形式,对生活园区的学生按单元按楼层进行管理。一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是使宿舍管理更加健全、更加规范,提高大学生活园区的育人功能。

2.实行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引导机制

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也相应的要有针对性,采取定额、定人的教育和服务。在低年级,实行班主任制,配备一定数量的党员干部作为助理;在高年级,设立导师制,导师从选课、专业学习、科研、就业等各个方面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每个导师负责几个学生,也可有几名导师负责相应数量的学生。

3.构建畅通的沟通回应机制

学生工作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管理过程中落实的情况和结果信息的正确有效反馈。在具体的改进方法上,既要继续发扬传统形式中的标语、公告栏、校园广播的作用,同时还要做好学生信息全校学生分级化共享管理平台,探索校园移动通信的短信群发功能,校园设立学生公用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办公及申报审批的程序制,重大和面大事件的公示制,事物管理中的承诺制和责任制,加强学生工作及全校部门信息的一体化建设,构建畅通的沟通回应机制。

四、大学生管理体系的保障模式创新

就学生层面而言,第一,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品质健康、心理调适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学校、学院、学生“三位一体”的三级工作体制: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负责开展心理辅导、课程设立、心理训练等;各学院建立院级心理辅导站,解决学生心理困扰;学生成立大学生心理协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理论水平和心理健康自助能力,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第二,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预防机制同样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要以预防为主,在事故发生前,将其有效控制和解决,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积极推行和建立各类应急预案,针对易发、常发、多发的事件,树立维护安全和稳定长效机制,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优越环境。就教师层面而言,第一,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依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和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学生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可由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文明行为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和学籍及违纪管理四个一级指标组成。每个一级指标又可分为多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可设置多个观测点,使其涵盖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便具体考核评价。第二,考核评价的结果体系。考核评价结果是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效果的评定,可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均有相对应的标准。第三,考核评价的激励体系。激励既包括激发、鼓励以及利益诱导之意,也包括约束和规划之意。它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即激发和约束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意含鼓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应辅之以相应的激励,使各层学生管理机构、组织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和激发,促进管理目标又好又快地实现。综上所述,大学生管理的传统机制,存在许多弊端,改革的思路是从指导思想、内容框架、组织机制、保障模式四个方面系统地对大学生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旨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者:韩继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