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管理实现财政投入的杠杆放大效应

加强管理实现财政投入的杠杆放大效应

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以来,各类科技经费大幅增长,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计划项目咨询、决策、实施、评价、监督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类主体的权利与责任,提升项目管理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强化跟踪问效的监管机制,不断放大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客观要求。创新思路方法,权力下放,省里定办法、市里定项目,硬化评判标准,强化公开、强化联审,坚持“四个跟着走”,即坚持项目跟着需求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合同跟着资金走、监督跟着合同走。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不断完善,通过建章立制,发挥了科技项目在促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四两拨千斤”作用,实现了财政投入的杠杆放大效应。

导向性。

重大项目围绕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出企业主体,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2011年专项资金安排超千万元项目10个,投入经费2.58亿元,如江汽新能源汽车4000万,芯硕光刻机2300万,芜湖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LED芯片各2500万,奇瑞新能源轿车1000万等,强度最大的蚌埠德豪光电LED封装项目8000万。支持马钢、铜陵有色、淮南矿业等龙头企业实施成果转化重大项目。

牵动性。

一是牵动产业链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如芜湖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研发大功率LED芯片,合肥东芯通信研制4G芯片,巨一自动化公司开发汽车覆盖件生产线成套装备,奇瑞公司生产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等一批牵动性的新产品。二是牵动高端成果转化。阳光电源1兆瓦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蚌埠玻璃院建成运行全国首条全氧燃烧超白玻璃生产线,马钢公司轨道交通用高端车轮研究开发,已具备进行200~250km/h高速列车装车试制要求。三是牵动示范应用。江淮汽车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总量全国领先。安徽量子通信公司建设的世界上第一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成功运行。

集成性。

一是部门联手,加强资源集成,与省国资委实施“省属企业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2011年省投入8500万元,支持首批16个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二是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推进行业科技进步,与省农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连续多年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强警”、“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

实效性。

据统计,2011年专项资金97个重大项目在拉动研发投入方面:省市财政投入12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85亿元,拉动产业投资420亿元;在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已申请专利550项(其中发明专利129项),申请动植物新品种、软件著作权、新药证书等35个,制定各类技术标准76个;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200多家企业、8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18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联合攻关,引导建立50家产学研实体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放大性。

2011年共争取到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59项,获得国家支持资金15.21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新高。以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为基础,争取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放大效应普遍在2倍以上,最高的项目超过30倍。如省自然科学基金以1400万元的前期培育资金,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86项,引来资金4.3亿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含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投入1亿元,争取到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科技重大专项资金3.9亿元。此外,国家“863”、“973”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安徽省的资金支持超过4亿元。在科技投入杠杆撬动下,全省主要创新指标在全国位次不断前移。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330亿元,较上年增长46.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132亿元,较上年增长62.1%;新开发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511个、高新技术产品1127个,实现新产品产值2089.8亿元,较上年增长41.5%;申请专利48556件,居全国第8位,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0982件,居全国第10位,同比增长71.7%,增速居全国第3位;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65亿元,较上年增长40.9%;新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人、首批国家“青年”19人。

安徽省自主创新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合芜蚌试验区进入创新型国家战略布局,获批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以及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截至2011年底,全省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达25家,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335家,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企业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