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状况调查

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状况调查

摘要: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保障。笔者以长沙市为例,结合调查走访和文献研究,就如何加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进行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服务状况

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保障。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方面。精神生活,从微观角度看,指老年期是否有失落感、孤独感等情绪;从宏观角度看,一般指老年群体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观、幸福观等。文化生活多指老年人的文学、艺术和文娱活动等。积极开展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协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需要。本文以长沙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状况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状况进行初步了解,结合文献研究对如何加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1长沙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状况

在以教育需求、文化娱乐需求、情感需求、政治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为选项的调查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最强烈。调查发现,老年人的首要精神文化需求是情感需求(72%),其他依次是文化娱乐需求(58%)、自我实现需求(52%)、教育需求(46%)、政治需求(38%)。访谈中,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子女不能经常陪伴他们表示理解,但也表示最开心的事情是有亲人陪伴。访谈发现,老年人平时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是看电视,他们反映“现在政府重视和关心老年人,生活改善了,吃得好住得好,就是缺少人说话”。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也知道他们要求并不高,就希望常有人说说话,哪怕只听他们说。但我们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没有时间陪他们聊天。”

2长沙市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状况

2.1服务队伍

调查显示,5成以上养老机构有专门的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部门及工作人员,但受条件制约,除部分社区或养老机构有专业社工外,这项工作大多由护理员或一线管理者承担,而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养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支持,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更需要专业社工的支持和参与。此外,要积极培训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完善老年人心理服务组织和网络,加强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2.2服务内容

调查发现,目前已提供的排在前两位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类活动是健身活动和歌舞类活动(均为85.71%)。日常生活中,老人主要通过看电视和聊天打发时间。可见,相关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与老年人意愿不一致。一方面,老年人情感需求比较复杂,相关机构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难以替代子女“常回家看看”和亲人的陪伴,陪护人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诉求,老年人难以得到慰藉,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老年人身体、心理状况不同,需根据个人身心状况设计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活动,才能真正达到丰富不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2.3遇到的困难

调查发现,不管是养老机构还是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中最大的困难是场地和设施问题(82.86%)。而这不仅与社区、机构的经费投入有关,还与房屋设计时未考虑适老场地的规划有关。调查发现,有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照护中心是租用现成民房改造而成,虽然经过一定的改造和完善,但仍难以满足活动需要。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将是应对场地和设施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思考和建议

3.1依托社区平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内容

(1)增强社区服务针对性。完善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政策,建设老年人精神文化阵地。政府应当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本区域文化建设规划并予以重视,在制度保障、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上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2)盘活社区资源。政府引导、街道办事处牵头,组成社区与辖区单位联合体,实现老年人活动场地、项目联手共建,资源共享;整合老年大学、社区大学、小区活动中心等资源,设立社区老年学习中心,鼓励高等院校申办、开设“乐龄课堂”,发展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教育。

(3)增强社区文化活力。突出“孝”“寿”文化氛围,建设城市孝道文化,可考虑在市内建设如北京万寿公园性质的老年主题文化公园,园内设施和细节充分考虑老年人身心特点及需求让老年人感到受尊重、被重视;利用农历新年、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孝道文化践行活动,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为老服务的浓厚氛围。

3.2倡导公益组织参与,壮大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力量

(1)组建社会公益组织,分担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压力。按照多层次、多体制、多渠道原则,采取“多条腿走路”方式,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推进老年人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

(2)引入民营资本,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产品。鼓励社会团体和民营企业投资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开发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内容,承接服务项目;参考台湾地区“设置各乡镇市区乐龄学习资源中心计划”[2],统合政府、民间等非营利组织资源,辅助各地设置“乐龄学习中心”,建立老年人终身学习教育制度。

(3)鼓励社会志愿者加入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队伍,为老年人尤其是特困、弱势老年群体提供服务;设立老年情感、心理热线,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服务;建立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制度,完善招募和表彰机制,提升社会各界为老年人服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3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机制

(1)实现智能服务突破。鼓励研发和应用如互联网、物流网、仿真技术等新技术,创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载体。

(2)重视专业服务建设。以“部门专门化、队伍专业化、内容项目化、考核社会化”作为建设标准,建立专职服务人员准入机制,给予社会养老贡献大的机构培训补贴,优先列入政府购买计划,以购买公共服务中单独项目申请资助和补贴,对服务产品引入第三方评估。

(3)促进新型服务购买。制订“老有所为活动计划”[3],推广老有所为精神,倡导关怀长者的风气;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根据之前储存的志愿服务时间,优先、优惠地享受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鹃娟.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黄富顺.台湾地区新近高龄教育的实施、特色与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18-24.

[3]欧阳铮,庄明莲,孙陆军,等.香港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对内地的启示[J].老龄科学研究,2014,6(2):55-62

作者:蒋玉芝 赵睿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民盟长沙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