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影海报民族性特点探析

电影海报民族性特点探析

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将信息写在纸上贴在外面墙上,将信息传播给群众,我们一般将这种海报形式称作告示。在清朝外国海船装载货物在我国码头停靠,会将“poster”张贴在港口码头附近的街道口,用来宣传自己公司的货物,当地居民称这种“poster”为“海报”。从此以后,凡是有着海报性质或者其他具有传递信息功能的张贴物我们都会称作“海报”。我们从“海报”的特征来看,它应当属于广告招贴形式一种。牛津辞典对“招贴”的解释是用来展示在公共场所中的告示,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产品的印刷广告。我们说电影海报就属于招贴广告设计的一种,许多经典的电影,能够打动我们的不只是电影本身,它们具有创意的设计就像电影停顿的瞬间,可以长期留在观众的记忆中。一百余年来,经过我国几代电影人的奋斗努力,设计出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电影海报。在手绘海报时期,有诸多海报作品,例如黄胄的《阿娜尔罕》、石天的《赵一曼》等,都是经典的艺术品。这一阶段的海报设计多采用油画、水墨、水粉等创作形式,并结合了摄影、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在当代电影海报设计中,平面设计师们在海报设计中结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民族性特色的电影海报作品。

我国电影海报民族性特色分析

(一)木刻版画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木刻版画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海报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作为中国传统而古老的印刷形式,它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与语言艺术魅力。艺术家进行雕刻中会选择不同类型的刀具,在木板上铺好已经画好的稿子,然后凿刻出凹凸的纹路,再将颜料印在纸张上面绘制而成。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曾经倡导群众参与“为大众而艺术”的新木刻活动,对我国早期的电影海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926年,北京光华电影公司印制了电影《燕山侠隐》的木刻版画形式的电影海报,可以看到海报上四分之一的部分画了一个骑着马的男子,在下面四分之三的部分写着电影名称、剧组名单与发行公司以及简单的电影内容简介,这种设计模式十分符合当时电影海报设计的标准。虽然电影海报构图单一,缺乏强大的冲击力,但是在电影海报发展初期能有这样的构图模式已经十分不易了。在电影海报中成熟地引入木刻版画元素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的电影海报木刻版画不管是在整体构图设计亦或是色彩表现方面都已完全成熟,例如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海报,是以红色党旗作为背景,运用传统雕刻方法突出了娘子军队伍的英姿飒爽;同时期优秀作品还有电影《聂耳》的海报,同样用了木刻版画的形式来表现出万里长城与大片黄色的背景,衬托出聂耳满面严肃悲壮的表情,让看到海报的观众们似乎已经听到《义勇军进行曲》那振奋人心的旋律。我们说木刻版画海报不是到八十年代就停滞发展了,在现代电影海报中我们也会发现木刻的身影,只不过是用多媒体来合成木刻的效果。例如电影《李小龙传》与《零零发》等电影海报都呈现出木刻版画的艺术效果,让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剪纸艺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在古代剪纸经常运用于祭祀仪式中,人们将纸剪成多种造型随死者一起下葬,或者在仪式上焚烧。之后,民间女性将锡箔纸剪成各种形状贴在鬓角两侧作为饰品,发展到今天,剪纸成为民间富有影响力之一的艺术形式。由于剪纸艺术注重图案的结构、虚实结合与色彩上的明暗对比,因此经常运用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以突出我国鲜明的民族特征。例如根据我国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白蛇传》与动画片《猴子捞月》等海报都融合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并且收获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作为民间传统美术形式,剪纸艺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可以被多数人所接受,并且剪纸艺术可以与民间故事很好融合,给予了民间传说更加丰富的传奇元素,给观众造成视觉冲击力。

(三)传统绘画艺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工整、严谨的线条,形神兼备的画面,创作者可以通过寥寥数笔表现出事物的特征与周遭环境氛围,进而呈现出酣畅淋漓地境界。将传统绘画的内涵与电影海报设计相融合,很容易拉近与我国受众的距离,受众在看到电影海报宣传时,会快速产生审美心理上的共鸣。1959年拍摄制作的电影《林则徐》,就邀请了中国国画大师程十发来绘制电影海报,他利用传统绘画的笔墨手法塑造出林则徐那豪气威严的英雄气概,成为我国手绘电影海报中的经典之作。另外电影《小街》的海报也运用了传统水墨画中黑白相间、虚实结合的笔法,对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其它的诸如《青蛇》《十面埋伏》等电影海报也融合了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尤其是电影《青蛇》的海报设计中,两个女主角躺在整个海报的左下角,背景是南方小镇,但是用红色的水墨效果处理成为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出浓郁的欲望与一丝哀怨。整幅画面构图简单,不同元素相互重叠,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氛围,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四)中国传统红色调与红灯笼等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说电影海报设计与其它艺术设计一样,最主要的是通过丰富的联想来实现一个好的创意。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要冲破时空的限制去寻找不同元素的相通之处,而这些元素可能会在某种形式上具有相似性,也可能有着类似的含义,当我们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超现实语言艺术时就会让电影海报设计更具有自身特色。对电影海报设计的色彩运用要从整体出发考虑,设计者要注重情感与内涵的统一,并且也要注重每个构成海报的元素之间的色彩统一,尽最大努力去表现出电影主题中的基准色调。例如成功对电影海报设计色调运用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其整幅海报的画面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色,在一间屋子的新婚炕上,坐着穿着一身红色衣服的四姨太,穿着一身绿色旗袍的二姨太在帮她揉肩捶背;两人身后放着大红色的棉被,一排大红色的灯笼挂在屋顶;背景墙壁上的镜框中挂着穿着红色旗袍的女人相片。这部电影海报将我国诸多传统文化元素经过改头换面重新地排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具有独特审美的图画。虽然整幅海报以红色作为主色调,但是却没有一丝喜庆的感觉,反而有着凄凉的情思,可以说这幅海报生动传神地揭示了我国封建深宅大院中女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与失去人性的残酷境遇,整幅海报选择的大红色调与电影主题十分吻合。

(五)中国传统服饰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当前在我国许多电影海报设计中,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其中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海报设计最为经典。画面是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宫殿中,所有角色都穿着我国封建传统的皇家服饰,尤其是皇帝与皇后雍容华贵的服饰与皇后佩戴的繁冗的头饰,更加展现出皇族雍容富贵的气场。在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中,将少数民族的服饰融合到海报设计中,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例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海报中,穿着维吾尔民族服饰的演员与解放军形象形成了鲜明的比较,并且通过木刻版画的形式,吸引了观众们的强烈兴趣。

结语

我国电影海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有的设计规律,并且被人们当成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与装饰性。电影海报往往在给受众传递电影信息过程中,会给观众们带来美观的视觉享受与审美效果,并且可以从侧面折射出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水平。我国电影海报设计行业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然而进入到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多种传播媒介的产生与发展,电影海报的黄金时期已经逝去,贴在墙壁上的电影海报遭受到巨大的冲击。当前的电影海报主要出现在杂志、报纸等媒介上,介绍某部电影的拍摄、制作等情况,或者被放在网站上。如今我国现代电影海报的传播方式逐渐增加,传递影片信息的功能更加强大。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需要扎根于本土文化设计电影海报,进而以民族性的姿态昂首走向国际影坛。

作者:戴巍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