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与日俱增。它逐渐进入我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并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如何进行的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近期,笔者基于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深入研读,对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进行了归纳和解析。

一、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政治体制改革标准论

邓小平同志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正确与否的三个关键性标准为:第一是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这三个标准分别从国家、人民和社会的角度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可谓是逻辑严谨,结构严密。如果深入分析一下,从先后顺序的排列上也能看出邓小平同志对这三者的强调程度是不一样的。首先,国家政局是否稳定是第一位的标准,也就是不管政治体制如何进行,其首要的标准和起码的要求是要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我们绝不能让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国家政局的动荡,甚至国家的内乱乃至分裂。邓小平同志曾说“稳定压倒一切”,可见他对国家政局稳定的重视。其次,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则是第二位的标准。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我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在于是否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另外,我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也要求党要为人民服务,维护群众利益。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把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第二位的标准。最后,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是第三位的标准。在前两个标准实现以后,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考虑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生产力得到持续发展,才能为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增进人民团结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如果政治体制只考虑政局稳定、增进人民团结和改善人民而不注重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两个标准必然也难以实现,改革也会最终陷于失败。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中,国家政局稳定是其他二者的政治前提,生产力持续发展是其他二者的物质基础,而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是其他二者的最终目的。

(二)政治体制改革目的论

邓小平同志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总目标,主要包括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等;第二次层次是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等前三个目标,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这可以说是邓小平同志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根本规定。这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的生产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维护国内稳定的政局,进而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进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调动人民积极性;只有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也只有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是两个具体性的目标,也可以说是政治体制改革比较直接且更具操作性的目标。他们服从和服务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其最终落脚点仍在总目标上。而总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否则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而无法落实。

(三)政治体制改革原则论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中国实际出发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一文中,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由此可见,所强调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实际出发,也可以说是邓小平所强调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则。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既不能照搬西方式的那一套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也不能搞前苏联格尔那一套。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地逐步进行。就拿民主选举制度来说,我国目前还只有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制度,县级及以上都实行间接选举制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而很多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不高,无法正确地行使民主选举的权利。

2.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录的所有文章可以看出,邓小平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多次提出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照搬西方式的那一套民主制度,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是需要坚决抵制和斗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如不加以遏制,势必造成诸如以下的后果:第一种国家政治局面动荡,陷入内乱之中;第二种,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重新被帝国主义国家“分而治之”;第三种,中国完全变成一个西方国家附庸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彻底取消党的领导和抛弃社会主义道路。总之,资产阶级自由化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是根本对立的,它也会带来无法预想的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由此可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是针锋相对的。事实上,四项基本原则就是邓小平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提出来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下去,从而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如果政治体制改革偏离了四项基本原则,那么必将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最终党的领导地位的丧失,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国家政局动荡,内乱不止。

二、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虽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但是直到今天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封闭僵化的老路是指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改旗易帜的邪路即指全盘西化,搞西方式的那一套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改旗易帜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之所以我们都不能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者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先说封闭僵化的老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它不利于调动我国人民的积极性,不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再说改旗易帜的邪路,也就是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帝国主义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它们无非是想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附庸;第二,我国国情不允许。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广大人民不允许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了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维护现有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具体政治制度方面地修正和调整。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着眼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否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就违背了其客观前提。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目前,中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国家上的反华势力也伺机对我国进行暗中地颠覆和破坏。此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由于经济上的差距带来的政治上的鸿沟和离心力也日益凸显。因此,我国的政治局面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过快或幅度过大,比如说,在短时间内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直接民主,那样会导致国家政局的混乱甚至是国家的四分五裂。另外,我国目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政局。因此,不管从国内的政治现状还是中心工作来说,都需要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政治稳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政治红线,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坚守这一红线。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积极性

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仅仅着眼于改革本身,而必须考虑到其可能产生的效果,且需要追求一定的目标。如果只注重政治体制改革,而不注重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也难以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也难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如果只谈政治体制改革而不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可能会导致国家政权的颠覆。比如说,前苏联的政治体制就是只着眼于改革原来僵化的政治体制,搞所谓的“民主化”,结果,广大反对派利用民主的武器来攻击苏共,最终苏共丧失了政权。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绝不能只谈“民主”而不解决“民生”问题。另外,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就我国而言,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失去主体。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而必须通过对现行政治体制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从而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彭高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