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过程与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现

过程与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现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改变了陈旧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不断被实践,但很多人在教学一线工作着,对于在新课程中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认识还存在着问题,到底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以及怎么实现这个目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的探索。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对于三维目标的认识,很多人都在探讨,我很赞同钓鱼的比喻,钓鱼———知识与技能,会钓鱼———过程与方法,享受钓鱼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学习经历、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简单地讲,就是知道是什么和复现怎么做的经历中从中抽象或概括出来的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的思维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显性方面表现在学习的经历、体验,隐形方面表现在经历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时,通过开展辩论,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统筹分析,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同时,经历的是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矛盾的思维方式。过程与方法是相对于结果而言,如果教师在此时直接告诉学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相关知识,就不充分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思想政治课中实现的途径

1.知识源于生活,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必须在回归生活中实现。

按新课程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立足现实的社会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契合身心发展、能力发展的历程,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笔者认为实现思想政治课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即过程化,必须通过生活实践这个过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知识的来源也是生活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修四个模块包括人类生活的三个维度———政治、经济和文化,哲学属于文化范畴,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把理论产生的基础实践的过程进行简单地可操作性地还原。同时也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规律的过程。当然,生活实践包括学生亲自参与相应的生活实践,既包括学生带着目的去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指利用假期完成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的生活化,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对于一些和我们教师或者学生的生活稍能联系起来的知识,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去利用这些已有的感性材料作为我们学习的生长点,分享教师自己及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探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由学生来分享自己印象较深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阅读过的好书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及其受到的影响,由此来合作探究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及特点。教师接下来可以抛出问题,学校为什么要举办运动会、书法比赛、书画展览、歌咏比赛等活动?为什么学生希望考取较好的大学就读等等。在学生熟悉的感性材料中,获得理性认识,并进一步得到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两个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两个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两个特点:潜移默化和深渊持久”。最后,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以点评,课堂学习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本节课的学习恰恰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及特点。我们在教学时,所用的感性材料,离学生的生活越近越好,学生越容易发现、探究出相应的理性认识。在学选举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分享选举班长的经历,农村的同学可以分享父母参与的选举村长的经历,教师可以分享参与的人大代表的选举经历,学生思考其中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并对比几种选举方式,思考其中的优缺点。总之,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的几个模块都要紧密地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设计中要善于让学生在自己的经历中思考内化知识,并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其次,在我们的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中,有一些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需要我们创设生活情境。情境创设可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文字、歌曲、漫画、生活实例列举等,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还可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在必修2《政治生活》模块中,在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时,因为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需要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播放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活动的新闻,在新闻中,学生来思考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关系及地位及作用。当然,要求学生树立起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是高中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创设生活情境,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从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材料,如果教师能坚持与时俱进,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恰当地引进课堂教学之中,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思想政治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可信、可受、可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要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并不意味着我们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相反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准备教学。

2.思想政治课学习,要在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实现。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更像一个动词,即知识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无论什么知识,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离不开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是思维的一次旅行,是学生选择创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和精神成长的过程。我们的政治课,不仅注重知识结论本身,更要获得得出结论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学有信心;合作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体现实践性与开放性,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探究性学习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鼓励考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并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考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这个目标的实现中,要十分注意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只讲究形式,忽视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路发展,掌握学生的思想,以便我们在以后的教课中更好地设计问题。在实现过程与方法上要摒弃课堂教学表面的热闹,除去学习心态的浮躁。要真正用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用坚韧的教学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真正让学生用主动探究的心理、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知识的奥秘。第二个误区是重视课堂这个实现教学过程的结果,忽视我们备课的过程。有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学生们动脑、动手,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怎么备课就行。不是的,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设计问题,更要把学生容易出现的各种情况一一考虑到。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有很多人质疑,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的手段仅是一种工具不能成为目标,其实,过程与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工具属性,更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工具,所以,任何一个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过程与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更充分地实现我们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与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在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对课堂要做出更精心的设计与思考,从此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

四、思考与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以生活中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以及提高课堂的效率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教师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长期坚持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设计,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这项目标完成得怎样在短期内对于学生来讲并不明显,但长期坚持对学生来讲差别会很大。

作者:王超 单位:福清西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