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问题及对策

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的发展,德育作为全面发展之首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而作为德育的主要课堂,思想政治课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德育教育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德育问题

1.过多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品德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存在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问题。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虽然制定很多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但由于高考这一最终的衡量标准,制定的德育目标很难通过试卷来界定,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学习的重点最终放在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识记和运用中,很少去探究知识背后包含的德育价值,因此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塑造。如高一《经济生活》的第三课,做理智的消费者这一部分内容明确了具体的德育要求———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但大多数教师只把它当成一个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去背诵,要求学生会做题,学生很难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别说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和生活。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限,很难真正落实德育目标

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正常的是一个教学班一周两节课,但由于时间紧,在这两节新课当中,教师不是在紧张地传授知识,就是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课时去安排学生感受和体会德育的内容和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对于教学目标的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现在的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但很多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表现在教案和导学案上,没有落实到教师的心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思考如何具体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学生在阅读导学案时也没有把这一学习目标纳入到自己的学习范围中,所以就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德育的教育。

4.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德育课程无法进行

思想政治方面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自身对事物的感知以及从中所获得的感受,从而才能获得心灵上的体会以及行动上的改变,有时需要离开课堂走入社会生活中去实践,以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课外课程无法进行。如在讲文化生活“体味文化”这一框题时,完全可以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去展览馆或博物馆感受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在一些小城市根本没有这样的场所,所以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就显得很乏味。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德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1.在传授知识时应兼顾德育的发展

应试教育是要求把知识教育摆在一个不能替代的位置,但教师可以灵活处理知识把握与德育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德育渗透二者并不冲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德育的发展,而德育的渗透同样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在讲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一方面要准确讲明金钱的由来,即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这是在加强对货币知识的系统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从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对待金钱的思想和行为。

2.合理利用课后时间及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进而获得德育教育,促进品德形成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时间有限,但可以利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高中四本教材的内容,每一本都离不开对生活现象和内容的感知,所以把所要进行的品德教育落实并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和体会,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深化,也会达到较好的品德教育效果。如每一年的清明节,各个高中都会组织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墓,政治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教育和培养,这也是对课本《文化生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含“爱国主义”这一内容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所以有了生活这一大课堂,思想政治的德育教育就可以有无限的延伸。

3.加强培训和学习,促进教师及学生观念的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要想实现行动上的转变,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造成思想政治课堂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没有从观念上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只有德育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更好地进行智育教育和知识教育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德育教育,那么其培养出的人才很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所以要解决思想政治课上的德育问题,必须做到观念上的转变和更新。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教材上”的德育,是要落在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德育。

4.利用多媒体及现有设施,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

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虽然客观条件造成一些社会实践无法进行,但多媒体已经逐步走入政治课堂,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无法进行的教学实践所带来的不足,一些无法走出课堂感知的内容,可以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受,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触动,实现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转变。如在讲《哲学生活》中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从而辅助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成,如小品《扶不扶》,借助这些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的感同身受,进而完成要完成的德育任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培养和学习,但德育教育时刻不容忽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从自身做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注重知识的培养也注重德育教育,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董雪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