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思考(3篇)

初中物理教学思考(3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学习支架”创设探析

摘要: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有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会有一些差异。教师应该洞察和掌握这个动态差异,适时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形成一些搭建学习支架的方法。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方面探讨搭建学习支架的方法,最终目标是将教师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支架;认知发展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有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1]。作为物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尝试探索选择适当时机在两种水平之间创设一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从现有认知水平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当然这种创设不应该是随意性的,也不是越多越好。“学习支架”创设的作用是向学生渗透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或者是思维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不创设”或是学生自己创设,并且让这些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或过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探索初中物理教学中搭建学习支架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一、利用实验搭建学习支架

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就是物理实验,这不仅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同时也是授课对象所需要的。中学生思维活动特点是既有形象思维成分,又有抽象思维,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比较善于从具体事物中学习,不太善于学习抽象的内容。因此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向学生提供具体感知,借助实验这个“学习支架”,促使学生思维不断向高水平方向转化。例如在讲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这个知识点时,学生利用原有经验能够理解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这种物理现象,但对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这个事实,大部分学生却不能深刻理解,因为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到这类问题或者有类似的体验,为帮助学生建立这个新的图式,我组织学生制作一个简易装置,作为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这个物理事实的学习支架,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二、利用学生活动搭建学习支架

中学生心理特点是好奇、好问、好玩、好动。教师应因势利导,依据学生的喜好架设学习支架,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物理知识,分组实验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形式,所有物理教师都在使用。在教学中还尝试使用舞台剧的形式。在讲解声音为什么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知识点时,除了演示实验外,还让学生参演了一部简易舞台剧,我是发声体,中间有6名学生作为空气(传播介质),最后一名同学作为“耳朵”。当我发声时,他们会模拟声音的传播,一直传到“耳朵”。在表演中,我让中间的6名同学离去,只剩下我和“耳朵”,我再次发声,让“耳朵”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动作,其他同学边观看边思考如果你是“耳朵”,你该如何表现,为什么?这样的学习支架是很有意义的,首先这种师生互动形式由于有小伙伴参演,学生乐意观看,学习主动性增强;其次通过这样活动理解物理概念或规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会逐步将这些过程和方法内化成自己的学习技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是在物理教学中搭建“学习支架”一个非常重要作用。

三、利用物理模型搭建学习支架

初中物理教学有些知识是很抽象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感知到的。例如电流的形成,学生即使知道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这个物理概念,但是在解决某些物理问题时还是出现理解性错误。这说明电流这个物理概念还没有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建立稳定的图式。如图甲所示当S1和S2均闭合,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电流先到达的位置应该是L1,还有的学生会理解成L1被ad这段导线所短路,当遇到这样问题时,我会建立一个物理模型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学习支架,(如图乙所示)我模拟电荷都是紧密接触的,当电路接通后,在电压的作用下所有电荷是整体移动,没有先后顺序,电源处的电荷一旦定向移动,每个灯泡处的电荷也会同时定向移动,所以电流会同时到达L1、L2和L3,三个灯泡是并联关系。我认为物理支架首先是搭建了一个思维桥梁,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其次让学生体验教师的思维过程,感悟解决物理问题一些策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是很重要的。

四、利用问题搭建学习支架

日常教学中,问题是最为常见的学习支架,不管是讲解新知识点还是在处理物理习题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当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时,就会对支架问题进行设计,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或规律。例如下面这道电学题,就需要教师做好问题支架。例题:在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的实验中,老师提出:“如果不使用电压表,再提供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能否设计一个也能测量Rx阻值的实验”。如图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他的做法是:将S接到a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S接到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由I2Rx=I1R0可得Rx=I1R0I2试对小明的方案做出评价(Rx与R0不等,必须简要说明理由)对于此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Rx和R0是并联关系,所以I2Rx=I1R0是正确的。我在讲解时,提出第一个支架问题是,当开关S接到a和开关S接到b时电路图分别是怎样的,并且要求学生自己画出来(如图甲、乙所示)。

第二个支架问题是在甲图中I1与乙图中I2是否相等。(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来,此处可继续搭建学习支架:题中Rx与R0是不等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那么甲乙两个电路中总电阻相等吗?根据公式I=UR,电源电压不变,两个电路中的总电阻不等,I1和I2相等吗?)第三个支架问题是既然I1和I2不等,根据公式U=I•R可知甲图中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甲和乙图中滑动变阻器两端U滑乙相等吗?第四个支架问题是根据公式U总=U1+U2,你能比较甲图中U0和乙图中UX大小吗?至此U0和UX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经清晰,学生也知道了来龙去脉,题中难点被突破。当然此题还可以利用支架问题进行拓展,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撤去滑动变阻器,(如图丙)再用刚才的方案能否测定Rx的阻值,这样学生不仅清晰知道原题中是什么原因不能测定Rx的阻值,而且还掌握了只用一个电流表测定未知电阻的方法。由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想设计较为合适的问题支架,需要清楚学生可能出现思维障碍的位置,有了较为准确的预期,才能及时和恰当地搭建问题支架,所以何时搭建恰当问题支架是需要长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五、利用学生原有经验搭建学习支架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学习时并不是一张白纸,儿童在任何年龄都会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并对自己周围世界有了自己个性的认知,形成自己的认知图式,儿童在学习时会试图将新信息纳入到自己已有的图式之中,这个过程就是同化[2]。我们可以尝试挖掘学生原有的正确图式,把学生原有正确图式作为学习支架,加速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丁图这样的习题时,告诉学生家庭电路采用的就是并联方式,我们可以把S2那条支路看成是我们自己家的线路,而S1那条支路看成是邻居家的线路,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断开或者闭合S2,可能会对邻居家的线路产生大的影响吗?如果移动自己家的那个滑动变阻器,灯L2的亮度会有什么变化?此时对邻居家的灯L1会有很大影响吗?由于学生这方面生活经验很丰富,他们会迅速将新信息同化到原有图式中,掌握解决并联电路的一些基本技巧。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搭建学习支架时应该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或学生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及时洞察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搭建学习支架,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所以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应该是随时调整的,当学生在某领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或方法时,学习支架要不断地转移或减少。利用支架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教师除了可以在学生认知技能方面实施支架策略外,还可以思考在学生行为塑造和学生社会情感的引导等方面实施支架策略,这是个系统工程,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探索和研究。

作者:杨小京 单位:大厂县祁各庄中心学校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研究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师生民主为基础,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评价为奖励依据,突出多边互动,以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认知水平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原则。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物理;合作原则

笔者通过一年多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认为在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具备科学性,既要体现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又要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和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从理论上是科学的、合理的,从实践上又是可行的、易于操作的。第一是科学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小组的编排,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人能力、性别、兴趣、个性差异等诸方面因素,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从整体出发,合理分组。小组成员构成上体现出组内异质,“保证同一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差异,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从合作学习中受益”。为保证小组间合作交流与积极竞争的公平性,各小组之间应体现同质性,即各学习小组的整体实力应是相当的。第二是科学调控。合作学习注重生生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更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

和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调控课堂的技能技巧。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善于观察学生合作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切入,平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促进小组成员的积极互赖及互动,及时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引导合作学习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第三是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评价。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教师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注重组内及组间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在评价中使学生学会合作,得到发展;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对认知的评价与非智能因素的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以及人际交流、自知自省等智能的改善。

2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具体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新成就;改进评价体系;教学要求灵活多样,有弹性。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在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能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需要关注不同学生(如男女生、优生和学困生)在物理认知水平、学习物理的感受、语言言语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方面的差异,创设适宜的物理学习情境,通过合作、互助、讨论、沟通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形成符合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最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还表现在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创设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在充分利用学生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使资源增值。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的时机,给学生提供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在苏科版课标教材中有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如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生依据生活经验会提出很多猜想,据生活经验学生通常会认为“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静止”、“力是使物体运动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时的同伴互教,可以有效地产生认知冲突纠正错误的前科学概念,辨析易混概念。苏科版课标教材中有很多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小制作,再合作,展示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和结论以及小制作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还表现在对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这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的积极互赖(指目标任务、实验器材或学习资料、角色、奖励的积极互赖),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互赖的关系,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互学、互助、互勉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合作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教师平等参与原则

教师平等参与合作学习,对推进师生、生生互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与意义建构的支持者和组织者,以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教师的权威地位被弱化,仅仅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与学生讨论、协商、交流、沟通,从而实现课堂学习中的师生间的民主。小制作一一制作浮沉子、密度计、孔明灯时,不但有合作技能的要求,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这样在活动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教师的平等参与使得师生之间打破了传统的授受关系,形成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组可能因组长的组织能力偏低或因小组整体实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展开合作,此时教师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为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平等参与可以避免让学生觉察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保护其自尊和学习积极性。

师生之间只有努力获得了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尊敬才能为有效的合作奠定基础,要达成这个目标离不开教师的平等参与。教师的平等参与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以便实行有效的调控,又能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12.

[2]黄展.合作学习的现代德育意义[J].教育评论,2011.

作者:李闯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大楼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摘要:培养中学生的动手精神和理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熟悉掌握专业技术和知识,是教学实践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简要探索。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操作;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多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能讲得清,学生听得懂,教学就算成功。但实际上一些学生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靠机械记忆去单纯模仿,缺乏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中的闪电、光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飞机的空中加油、船闸原理、“神六”的发射等等。都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资料显示,让学生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初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内容时,笔者首先播放一段录像:“一个清洗工坐在一块仅依靠一根绳子吊着的木板上,他正清洗着高楼外墙,并通过松放绳子的一头使自己能自如地移动。”当看完录像后,笔者提出问题:“为了不使自己掉下来,他是不是要用很大的力来拉住绳子?”没等笔者开口说话,就有学生反对说“不对。”另一个学生也接着说“我看他的神态的动作,不像是要用很大力的样子。”……通过学生七嘴八舌的争论、猜测,大部分学生都有了共识“是不要用很大力”,但紧跟着又有学生提出了新的疑问“那他为什么不会往下滑呢?”在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思维下,笔者引入了本节课的内容《摩擦力》。把知识和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新一轮学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也就有了探究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这种探究动力长久地保持下去。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理解能力包括: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和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对同一概念和规律的各种表达形式有清楚的认识,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初中物理概念是进行物理思维和运用物理方法的基础,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的抽象、概括。对于初中物理概念,要着重理解其定义、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等基础知识。初中物理重要规律有光的反射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对于这些定律,着重要理解定律内容,定律公式,适用范围,各物理量的关系,各物理量的单位,公式的变换。通过训练,培养运用物理规律的能力,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课本中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可以借助物理实验帮助他们理解,如在“电流的磁场”一节中由于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接受,因此,在做奥斯特实验时,边做边提出下列问题:(1)导线上未通电前导线旁的小磁针北极指向什么方向?(2)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北极指向什么方向?(3)断电后小磁针北极指向如何转动?(4)改变导线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北极指向是否改变?然后引导学生将电流的磁场与磁体周围的磁场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分析,从而使学生理解并建立起电流的磁场概念。

3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都是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身心和心理上都还不定性。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理论,全然不了解当前社会对人的动手能力、操作性技能、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现在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实践能力,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劳动。因此,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和就业理念的教育。所谓职业精神,是指学生职业的选择,专业技能,就业去向,敬业爱岗等方面培养。所谓就业理念:是指学生就业为目的,树立学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并能动手操作,以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的观念。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点、能力来确定主题;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确立活动主题;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启发确定主题;重组其他学科知识,拓展确定主题;发掘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设计与生活和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

依据学校办学特色,与学校各项活动整合设计生活实践实验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并非无本之木,它是在继承了以往学校的各项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在新课程实施前,学校就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游活动、春(秋)运动会、夏(冬)令营活动、军训活动、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巧手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会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植根于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组织,学校在长期的运作中,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为物理实验活动课程的实施积累了经验。因此可以与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结合,设计主题活动,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由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延伸出的主题设计。使其成为实验活动课程有机的组成部分,继承学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等

在组织形式、内容上的精华,用它来丰富综合实验操作活动主题的内容,同时也为各类活动的课程化提供平台。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去组织学校的各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有效地防止学生“演”活动的现象。与学校各项活动整合设计主题,将成为解决实验操作活动课程继承与发展问题的有效策略。在组织实施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一个人学习成功与否的根本。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体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问题得到解决后又有新问题出现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个不断攀升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知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法,最终达到知识的内化和理解,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徐平.积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1998.7.

[3]胡晓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方法[J].江苏教育研究,1998(3):21.

作者:苏伟国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双沟实验学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