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学困生转化探讨(3篇)

体育学困生转化探讨(3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学困生转化探讨

【摘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学生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是参差不齐的,难免会产生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学困生。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体素质,学习动力的差异性,导致出现了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因此怎样帮助学困生,增强学习自信,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喜爱上体育运动,这是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正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困难;身体素质;刻不容缓

体育课堂是全开放性的,不像其他课堂那样,活动范围仅限在教室内,当教室和桌椅的束缚解除,活动空间变大,视觉和听觉变弱,学困生不喜欢体育运动,与体育课场地器材不够新颖、教师教学设计太过于简单枯燥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受到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影响,“胖孩子”越来越多,体型较胖、全身协调能力较差,使得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同学的嘲笑,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自卑心理,更加不愿意运动,更加抵触体育活动,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同时家长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过度宠爱“小王子”“小公主”,生怕在运动中磕伤碰伤,从而也导致学生沉迷在手机、电脑中,运动能力逐渐减弱,在练习中也无法放开手脚,更加缺乏学习锻炼的毅力。体育课堂中通过严厉管教和逼迫让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等,只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气氛很沉闷、很压抑,注意力更无法集中于学习中,要想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只有让学生对教师要求的活动感兴趣、被吸引,才能达到注意力集中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妙用教法,积极调整学生注意力

在往常教学中,教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通常采取停止讲解或示范,盯着学生看,点名批评等手段来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反而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观摩名师课堂、学习相关理论等发现,妙用一系列教法能有效调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1.游戏教学法

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及各种基本体育形式,创编出的多种身体动作,并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入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和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体育游戏具有基础性、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等特征。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融合言、行、意、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前滚翻》技巧时,教师要通过游玩动物园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动物会采用滚动的方式移动,进而学习团身滚动;在学习《攀爬》技巧时,创造火灾逃离的情境,再配合紧急疏散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一种紧张的氛围,让学生更快地学习掌握攀爬技巧。

3.提问教学法

提问教学法是根据师生之间的对话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不仅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技能。如《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提问:“立定跳远中除了脚要用力,还要身体的哪些部位配合?”学生就会进行上下肢协调配合的练习,快速完成立定跳远动作。

4.比较法比较法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活动内容的联系和区别,促进学生掌握和巩固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如《前滚翻》教学中,学生易出现“膝盖跪地”这一错误动作,教师分别进行正确和错误动作的示范,学生观察,总结出正确的动作方法,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

二、激励赏识促进步

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臻于完美。”这就彰显了“润物细无声”的魅力。“体育学困生”在体育活动中,常常因为身体素质的差异,即使默默地付出了极大努力,却达不到标准。此时教师不应冷眼旁观,甚至给他们泼冷水,给他们扣上“体育学困生”的帽子,而应真诚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同时要带上放大镜,积极地去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即使仅仅只向前迈了那么一小步,教师都不能无视,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让他们自己还有同学们感受到努力换来的进步,从而增强信心。当他们灰心丧气时,教师轻轻地送上一句“你一定能行”;他们却步时,教师亲切地说一声“你很棒!”,短短的话语却给学生如春天般的鼓励。如一个学生在进行1米障碍物攀爬时,经过内心的斗争后,终于鼓足勇气跳过去,但是动作很不规范,如果老师说:“动作不对,双手没有撑住垫子就摆腿,落地不稳。”,无疑会让学生“雪上加霜”,一下子失去了再次改进的动力。

相反,如果换成另外一种方式,“你已经跳过去了,老师为你骄傲。下一次练习时,手臂如果能完全伸直,撑住垫子后再摆腿,那么落地就会更稳当,动作也会更连贯更优美了”,这种方式容易增强学生的信心。再如跳长绳时,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学得慢,节奏不好,无法跟上绳子跳动的节奏,要不被跳绳打到,要不就无法跳落在正确的位置,以至于进行小组比赛时会被同学排斥。教师为这一部分的同学“开小灶”,先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克服恐惧,再让他们学会观察,接着分解动作。当他们尝试练习,跳了第一个时,教师就热情地赞赏:“对了!真棒!一学就会,继续努力,你会更好的。”这时,已经无关乎动作是否协调是优美,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在体育活动中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朝前走了一步。因此教师要看准转化的时机,不吝啬自己的语言,及时、大方地进行鼓励,将他们内心深处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再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三、因材施教助成长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最高明的教育就在于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学生与学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后天的锻炼和先天的身体素质这两者上。因而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时,我们应对“体育学困生”适当降低难度,放低要求,对此,教师应事先考虑周全,提出适合的训练要求及完成动作的标准。例如在跳高上,身高腿长的学生,可以像轻盈的燕子一跃,就跃到满分;矮小较胖的学生即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过线。这就是个体差异,靠后天也不一定能够弥补。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同样的标准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体育学困生”,那么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就会严重受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渐渐地远离体育运动,也就达不到孔子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跳高时,那些身高腿长的学生跳过1.15米,才能定为达标;那些矮小较胖的学生只要跳过0.8米即可,这样体现了教育的公平,让“学困生”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

体育课堂中教师除了要组织好课堂纪律和活动、强化安全教育。还要有激情行为举止、风趣幽默的语言方式,营造出愉快地课堂情境、活跃地学习氛围,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体育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操之过急,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更多感受成功喜悦的机会,多激励多赏识,少批评少讽刺。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让体育强健学生的体魄,用体育成就学生幸福快乐的未来。

作者:林月珠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中心小学

第二篇: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研究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儿童阶段向青少年阶段过渡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而在初中体育课堂由于受一些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从而被冠上“学困生”的称呼,而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转化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

新课改以来,初中体育教学在逐步发生变化,教学主体逐步转变为学生,但是在教学过程,一部分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必须在认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初中体育学困生能够完成转化,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过程。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

体育学困生就是指在心理、生理相应阶段无法完成相应体育学习的任务,对于所要达到的体育课程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导致其在完成体育学习的任务中存在较大困难。其所具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学习没有动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的关键阶段,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与学习认识不清,对体育课的兴趣往往建立在个人的喜好之上,再加上学习过程中自身身体素质的问题,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很多学困生。

(2)意志力较为薄弱

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其意志力一般较为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吃苦,对于相较而言较为单调、时间持续周期长的运动项目难以坚持,例如体育课上的跑步等。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就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成为学困生。

2.学校方面

(1)学校制度

现阶段我国对于体育运动虽然给予了一定重视,但是相较而言在政策上还是缺乏一定倾斜,在现阶段的初中招生中并不考查学生的体育成绩。高中招生虽然对体育有所重视,但是在中考成绩中仅占30分,这就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要求较为低,对学生没有提出严格要求。

(2)学校活动

学校的体育活动氛围是影响体育学困生转化的重要因素。而现今大部分学校所组织的体育活动仅运动会一项,而且在运动会上往往抽取那些体育优等生进行训练,这也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

二、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

针对以上所说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所面对的问题,为推进体育学困生转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变体育学困生的思想

初中阶段所出现的体育学困生往往都是因为对于体育运动的价值认识不清,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想的影响,认为从事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就认为体育活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抵制心理。我们要想使特困生发生转化就要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在体育课上加大对于从事体育运动益处的宣传,想办法提高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也要注重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逐渐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例如,笔者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就将体育游戏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下面以《篮球》这一课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教学对象:初中生。

(2)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球、运球、投球等基本知识。

(3)教学设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动作之一,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他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传接技术将为掌握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基础。而运球、投球则是相应篮球的基本功。为此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自己拿到篮球以后进行尝试,将他们分为不同教学小组让他们各自进行游戏,然后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并记录学生的不足,进行一定程度的讲授,在讲授完让学生加以练习以后就对学生分组,然后就各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这样给学生以最大自主空间。在下课后告诉学生下节课还会举行趣味篮球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进一步提高,学生也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非常有利,其能够从体育课本身吸引学生,从而使其乐于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能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乐趣,从而从心里认同体育运动,享受运动乐趣。

2.改变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改革的时候,应该想办法给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氛围,这样就能借助大环境影响那些体育学困生,这样也能促进体育学困生的转化。例如,现在经常开展的“三人篮球赛”等项目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就有很大帮助。体育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应用自身人格魅力更好地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在学生学习过程对其一视同仁,对于那些学困生更应该给予足够关怀,从而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保持体育学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结语

初中阶段的体育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必要,我们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及社会环境等角度促进体育学困生的转化,使其逐渐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学困生能够实现身份的转化,更加享受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周红.如何转化初中体育学困生[J].学园,2014(22).

[2]张安民.如何转化体育学困生[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3]黎红金.浅谈体育学困生的转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03).

作者:林天鑫 单位:龙海市官园中学

第三篇:中职体育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摘要:本文通过解析中职体育学困生的成因,探讨如何有效调动中职体育学困生学习的潜能,发掘其学习的正向力量和积极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中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体育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1中职体育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1内因

1.1.1心理压力大,学习的兴趣低下

总结一线的教学,笔者通过仔细调查、分析归纳后发现,体育学困生的体育成绩不达标存在一些心理因素。由于在进行体育技能学习时,缺乏成就感,缺乏成功的体验。他们总以为在集体中进行体育活动,是作为陪练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感促使他们形成顾虑较多、思想负担重、心里压力大等不良影响。碰到一些同学对其不屑一顾和不断地挖苦和责备,就会加快他们丧失对体育活动的信心和自主能动性,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很低下。也有个别同学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缺乏对锻炼身体的重视。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项目,更是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了对体育活动的陌生感。

1.1.2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法指导

一些学生由于身体协调性不突出、体育学习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低下。这部分学生有的态度也非常认真,但是他们对体育技能的理解仅仅限于技能的表象,没有更深刻地认识,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在走上课的程序,没有针对性,不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对他们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使其体育成绩总是很差。

1.2外因

1.2.1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关调查研究发现,我们国家现阶段成人组别一周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的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差得太多。试想在一个家庭中,家长都没有进行主动锻炼的意识,怎么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呢?他们认为孩子的文化课学习是第一位的,体育锻炼可有可无,体育技能的学习也是很不重视。反正将来不用做运动员,对孩子体育成绩的好坏没有纳入他们的培养计划。致使孩子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丧失了学习活动的兴趣,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有效地被调动。

1.2.2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等很多方面。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教师热爱学生,热爱课堂通过什么来表现?笔者认为,生动活泼的语言组织,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教师的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循循善诱、言简意赅,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学生,把他们带到体育课上来。事实上,有些教师忽略了这个重点。尽管他们很真诚,热爱体育课堂的阵地,但是由于教学语言组织不力,上课缺乏引起学生兴奋的节点。使得整个体育课堂变得毫无生机,学生不逃离体育课才怪呢?还有的教师不能认真对待体育学困生,缺乏耐心和爱心,甚至有的想放弃体育学困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伤害到了一些学生,引起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反感,自暴自弃,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2转化策略

2.1开发心理潜能,帮助体育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正向力量和积极因素,主张从正向和积极的角度对人的行为进行干涉,引导人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体育课作为开放性极强的一门活动课程,要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抓住学生自我向上的自然人属性,对体育学困生进行有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来进行教学实践,培养体育学困生的自信心和情绪控制能力。改善自己的评价方法,做到客观不武断,提高其自信心。中职生也具有模仿意识,对积极向上的东西,从内心来讲也是不排斥的。他们有理想,属于追逐梦想的阶段。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高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其提升自信心和各种体育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真诚地关爱学生,让体育学困生接纳教师

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讲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在教学中,要时刻充满着真诚和关爱,要让关爱始终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接纳教师,并主动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关爱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心里装着学生和感情投入。就是说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想到学生的利益和困难。对体育学困生的情况更为特殊,要时不时地与体育学困生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化解其思想上的纠结情绪。真诚地对待学生,坚决杜绝讽刺与挖苦。多从关爱学生的角度想问题,重视师生之情,尊重他们的情感。力求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友爱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及时找教师解决,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依靠。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乐于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教书育人要努力达到的境界。因此,教师要对体育学困生多加关注,了解他们的兴趣中心和特点,不厌其烦地走进他们的心灵,给予其特殊的关爱。学生如果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很自然地投入到他的课堂上,也会更加努力地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

2.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跟上时展的要求。作为教师,应把自己的课堂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让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上,充分展示他们的主人翁地位。要做到这些,其实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施加很重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绪上课,没有笑脸,那么学生就会远离教师,产生陌生感。学生上课的思维情绪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因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做一位学生欢迎的朋友。在课堂上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各个小组长的作用,让每位学生都能很恰当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擅于运用眼神、微笑等肢体语言,在恰当的时间点,给予学生关爱和肯定。例如,笔者班级的汽修专业一个男生,年龄偏小,体格瘦弱,属于典型的先天体育素质较差的同学。在教学中,笔者给予他较多的关注,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遇到的问题。经常给他开小灶补课,鼓励他可以做得更好,笔者对他说:“我们不和别的同学比,我们和自己比,只要取得一点进步,那就是收获。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逐渐走出了体育学习的误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育兴趣也明显的比以前高涨了很多。对于他的表现,笔者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渐渐地,他的各项体育技能都有提高,也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了。

2.4适当的赏识教育和情绪激励

体育学困生的身上也拥有很多的优点,只不过我们作为教师没有去认真地发掘。导致学生没有自信,教师没有热情。新时代的我们要扭转这种局面,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个别闪光点,充当伯乐,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让其发扬光大,带动自己朝前迈进。这样做不但是给予了体育学困生信心,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一个促进,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对身体素质先天发育不足造成的体育学困生,要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素质的好坏我们不能决定,而自己的态度可以自己控制。要做通他们的心理工作,举出一些同学进行改进的事迹,同时制订相应的目标来激励他们,但是要保证目标的可操作性,要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也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通过一段时间锻炼的变化,来维持体育学困生持续的能动性,帮助他们树立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自己满意的信心。

3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中,解决体育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我们教改中不可回避的事实。体育学困生的现象在每一个学校都会存在,这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所以,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要建构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积极探索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及时、肯定和激励的教育机制非常重要。提倡学生自我发展,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和发挥想象的空间,给他们自主学习的自由,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作者:柳洋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