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文化转型与新课改实施

社会文化转型与新课改实施

一、社会文化转型与新课改实施的遭遇

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的主题比较偏重于新课改对文化转型尤其是教学文化转型提出的内涵与外延上的要求,现代文化应具备的要素与特质,现代文化建设的取向、策略、途径以及相关建议等方面。研究者普遍将新课改作为主体,对文化尤其是教学文化这一客体提出转型或重建诉求。这些研究充分探讨解析了文化尤其是教学文化转型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试图为彻底地、成功地实行新课改提供了文化层面的保障;与此同时,这些研究也相对忽略了文化尤其是教学文化作为主体对于新课改这一客体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对于文化尤其是教学文化和新课改的双向影响作用就更缺乏正面研究。新课改毕竟是少数思想先驱和有识之士提出而在我国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这样的改革重视国家和民族发展共同的、长远的利益,而容易忽视社会个体或团体的利益。因此新课改必须紧跟文化转型尤其是教学文化转型的步骤,制定循序渐进、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在获得文化适应性的同时才能更好的发展引导主流文化的功能。

二、社会文化转型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条件

1.社会文化转型萌芽新型教学文化

文化可以理解为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被一定时期、地域的人们所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整合体。通过文化的界定,对于教学文化我们相应认为:教学文化就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流所形成的关于教学的思维、价值、行为方面的基本认同。就社会文化的整体来说,教学文化是一种局部的、行业的文化,也可以说是亚文化。具体来说,教学活动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并持续地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文化的规约和影响,教学中的文化也就必然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教学基于社会成员个体文化发展的需求,并仰仗社会的供给,现实的教学活动从来不是纯粹的和绝对自由的。因此,社会文化的转型也就招致教学文化产生转型的必然,在社会文化中出现的自主性、开放性、宽容性、民主性、多元性、全球性等新特质,也就必然的引起了教学文化朝着这样的质地发展。虽然社会文化正处于转型的过渡期,尚未形成完整的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化,但其内部不断更新着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诸多要素都开始默默影响着以此为背景的教学,尤其是主流价值观、人际伦理规则、知识观等要素的变化更具有决定性质。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教学文化也开始从局部更新,从点滴易质,使得现行主流教学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教学的内容乃至方式和方法都暴露出落后、陈腐的成分,需要产生新的选择。社会文化作为“母体”,已经孕育出新的教学文化,即使还未顺利分娩出世,但这一新型教学文化将继承社会文化的全部新品质,成为推动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不懈动力。

2.教学文化转型呼唤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学文化出现转型趋势,呈现出开放、自由、民主的萌芽,虽然这一萌芽尚未成为主流的教学文化,但由于其与社会文化转型的一致性以及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同向性,必定成为教学文化转型的总体方向,并将以蓬勃的生命力发展成为未来一定时期成熟、殷实的教学文化。反观当下的教学现状:主体精神缺失,知识至上的思想盛行,模式化倾向较为严重。学生忠于书本和教师,缺乏批判精神;教师受制于教学大纲、评价体制的规训,缺乏自主性;教师至上的权威统领课堂教学;思想、知识、理论等成了师生顶礼膜拜的真理;教学过程成了布道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究其根本在于受到传递性、忠实性、接受性的传统教学文化的统摄。这类在当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文化与新时期教学文化转向探究性、创生性、批判性的要求格格不入,因而成为阻碍新型教学文化萌芽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教学文化的转型必然要求革除积弊,发展新锐,全面彻底的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扫清教学文化转型道路中的一切障碍。教学文化转型还要求新课改必须体现教学文化革新的总体方向:凸显人性化的课程目标,教学知识融入生活,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评价多元多样。完整的教学文化包括教学精神文化、教学制度文化和教学行为文化三个层次,且不同层次间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这样,教学文化的变革就不一定必须从某一层次开始,而是具有“多开端性”。新课程改革就正是以教学制度文化为起点和保障,通过改变师生教学行为文化同时煽动教学精神文化,以此实现当下教学文化彻底转型的全部期望。

三、新课改实施是社会文化转型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的实施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事实证明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于重构新型教学文化,进而影响社会文化的转型产生了毋庸置疑的效用。

1.新课程改革创生新型教学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教学的内核是教学文化,如此一来,新课改的一切革新都将最终反应在教学文化的革新上,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深层目标也就是教学文化的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些目标落实在行动上所产生的显著变化最终必将生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文化,为教学文化转型提供鲜活的内核。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担当的职责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学将以第一生产力的角色源源不断的创生出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文化要素,如:启发思维、尝试探究、重视交往、回归生活等,这些要素是使教学文化转型萌芽进一步发展,直至彻底成功的转型的不竭动力、不涸源泉。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创新运动。

2.新型教学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彻底转型

教学文化是一种系统的、专业的、动态的文化,除了承纳社会文化的规约和影响之外,也以主动的文化选择和创造机制对社会文化实施影响。教学文化的转型也是影响社会文化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型教学文化的萌生将不断促进社会文化演进与发展,而文化转型作为一种深层机制的发展最终也将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局部的转型将对整体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尽管社会文化各部分的转型步调不完全相同,但任何局部的发展都是不容忽视的进步。从局部到整体的变迁,也是社会文化彻底转型必然经历的过程,社会文化的整体重构必须依赖于局部的发展。教学文化作为一个有力推手,其转型的同时必然推动社会整体文化朝着现代化方向变迁,这是教学文化对社会文化反作用的体现。教学文化以其固有的相对稳定性创造出一个相对小的、比较纯粹的文化环境,来实现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教育人、培养人。教育性是教学文化最大的特殊性。教学文化的这种教育性决定了在其熏陶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甚至其他人)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都烙上了教学文化所倡导的特质。尤其是受新课程教育的新时代学生,经过大量的学习、交流和长期的实践,他们成为新型教学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他们优良的文化品质必将反应到国家建设和个体发展的事业中去,以此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教学文化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文化,即使从未参与过课堂教学的人,他只要生活在教学文化日渐弥漫的社会生活中,也同样会受到感染。没有人的改变,其他的一切变化都是没有根基甚至最后都会落空的。教学文化转型正是通过改变人,使得社会文化转型成为根基扎实、生命力旺盛的变革。

四、社会文化转型与新课改实施的共时态实现

如前所述,社会文化转型萌生教学文化转型,教学文化转型的要求激发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创造出新的教学文化,推进了教学文化的转型,教学文化在转型的同时也对其“母体”社会文化的转型进行反哺、发挥推动作用。社会文化转型、教学文化转型和新课程改革三者的影响过程不是两个独立、存在时空差异的过程。虽然这三种活动各不相同的,两个影响过程也具有不同的逻辑顺序,趋向于不同的方向并且服从着不同的规律,但是呈现出来的双向性并不意味着不一致、不调和,过程中所呈现的功能都是相互促进的。文化与课程以各自独立的方式进行着改革和变迁,但二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中又以相互交织的形态促进着彼此的发展。文化转型与新课程改革的双向影响过程不能简单以人们所理解的冲突或和谐来认识,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既独立又合一的过程。

作者:吴行勇单位:蒲场镇七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