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康社会文化消费探究

小康社会文化消费探究

一、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日益增长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更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是文化艺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制约和决定着特定时代文化艺术的基本面貌。任何时代的文化艺术都是那个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都不能脱离该时代的物质资料和生产方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人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因此,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原始艺术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及有关的自然现象,着重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奴隶社会出现后,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突出地表现为阶级对立的关系,从而决定奴隶社会的艺术具有阶级性,主要内容是描写奴隶主的征战、掠夺、享受生活,以及奴隶繁重的劳动和对奴隶主的反抗情绪。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艺术的基本面貌,从总体上说,都是与该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普列汉诺夫依据唯物史观,明确提出社会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他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所以说,生产力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制约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决定性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在这一基础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也日益增长。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日益增长,恰好证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也适用于社会层面。马斯洛把人类复杂多样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和强度,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互相联系,排列成一个优势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的价值、理想和抱负。这正如中国古人所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关注得更多的不再是属于低层次需要的温饱问题,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是对民主权利和精神价值的诉求。小康生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精神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逐步增大,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今,上网,体验新媒体艺术,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欣赏音乐,观赏电影、戏剧,参观绘画、摄影展览,阅读报刊杂志,参加各种娱乐健身活动,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消费活动。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火爆,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2年,中国的电影银幕新增3832块,总量一跃升至13118块,成为除北美以外唯一银幕过万的电影市场,全年总票房高达170.73亿元人民币。10年内,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指标,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目标,是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毫无疑问,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社会的健康发展,应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均衡的发展。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发展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但文化又对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给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巨大的影响。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益繁荣,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文化消费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化消费在国民消费结构的比重不断增长,即将形成具有广阔拓展空间和巨大潜在市场的消费潮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20世纪90年代末为400元左右,比80年代初增长了近10倍。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591.1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305.13元。2012年,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进行的《国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的文化消费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达到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年均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0.9和2.7个百分点。当前文化消费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动向。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我们在强调经济制约文化的同时,也应当重视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反作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无可否认,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中心任务,但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摆设,也不是单纯提供消费娱乐的“大众情人”,更不是惟利是图的文化商人赚钱的工具。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但文化在受生产力的制约和决定的同时,又能够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文化能够为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动力,为民族的复兴和壮大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源泉。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式实现的,即通过塑造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革社会现实的“软实力”。文化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神圣的社会使命,使文化作品担负起反映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坚定人们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和信念的社会责任,为人民贡献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我们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代中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迎来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时期。

二、支持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应当把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同时,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着眼点出发,支持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文化领域,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是直接表达普通民众的文化理念,在大众中广泛流行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当中国社会大规模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下,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明显标志,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大众文化潮流。这种由文化产业运作后投入文化市场供人们消费的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迅速地把具有平民化、世俗化、时尚性、娱乐性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成果推向社会。应当看到,大众文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反映了小康社会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教育普及后人民大众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并迎合大众的文化消费欲望,体现一种休闲、娱乐、世俗化的文化消费倾向。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充分考虑到大众的文化层次、文化需求及文化接受能力,以诉诸感性和消遣性的文化形式来适应大众的消费需求。以通俗文学、流行音乐、影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满足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开拓了文化消费的广阔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大众文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它的服务对象以生活在都市的市民阶层为主,是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以娱情消遣为主要功能的世俗化艺术。因此,它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消遣功能、游戏功能和感官刺激功能。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消费大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是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消费性需求。我们应当承认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不能用贵族式的态度对待群众正当的文化消费需求和艺术欣赏趣味。作家、艺术家应当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消费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品。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较低品位的文化艺术,主要的是一种供大众娱乐和消遣的消费品,有许多并不进入精神和审美的层次。这是因为,与商品经济融为一体并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的大众文化,它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快乐化原则,强化和突出的是艺术的娱乐功能、游戏功能和感官刺激功能,消解、弱化和抑制的则是艺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当文化生产者遵循快乐化原则进行创作时,为了激起大众的消费欲望,往往会放弃对终极价值和审美创造的追求,而热衷于为社会生产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某些文化生产者在金钱的驱动下,放弃艺术的理想和尊严,屈身俯就消费者低级庸俗的审美趣味,迎合社会上不健康的阅读情趣,使许多凶杀色情、封建迷信、血腥暴力、低级趣味的文化糟粕涌入通俗文艺之中,造成了低俗文化消费的泛滥。当消费者沉浸在大众文化编造的虚幻世界的狂欢之中,尽情地游戏人生、享受生活时,他们所获得的艺术的娱乐功能和感官刺激,显然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丧失为代价来换取的。要知道,艺术是娱乐的、消遣的,但更是审美的,是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要满足人民大众对文化消费的基本需求,把丰富多彩的、健康优秀的文化作品奉献给人民,满足人们对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引导人民大众对文化的健康消费,坚决抵制某些庸俗无聊的消费趣味,清除恶趣媚俗的文化垃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我们支持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提倡大众的、通俗的文化艺术,但通俗文艺并不等于低俗文艺,大众文化的世俗化也不等于庸俗化、鄙俗化、恶俗化。对作家、艺术家来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当成为他们遵循的创作原则和社会责任。当年,鲁迅先生在倡导文艺大众化的同时,也对大众文化的媚俗倾向做过尖锐的批评。他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这就启示我们,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出发,支持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应当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创作和消费,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文化生产者既不能迁就部分消费者的低层次审美情趣,把内容不健康、庸俗无聊的文化作品推向市场,也不能盲目迎合低级趣味的消费需求,容忍那些格调低下的不良作品毒害社会。因此,正确引导大众文化消费,引导文化市场,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一个重要途径是让高品位的、健康优秀的大众文化作品占据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为人民大众贡献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食粮。

三、正视小康社会文化消费的新变化

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活动不仅表现为文化生产者的文化创造,而且表现为文化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与消费的过程。文化消费是文化传播的目的,是直接完成文化产品价值现实化的必然行为。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认为:“假若一幅绘画,不能到达有欣赏能力的人手中,那么就等于一本书搁置在图书馆的一个错误角落。为了形成一个消费‘公众’,艺术作品不仅不能跟它们的作者相分离,而且必须在社会上流通起来。”文化作品只有通过流通到达消费者手中,被消费者接受并完成创造性的精神消费后,才能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将其潜价值转变为审美价值,完成审美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产品如果不与消费者发生鉴赏关系,就不能称其为审美的文化产品,因为它并没有从文化生产者的个人创造转变为消费公众的审美对象。所以说,文化消费公众的参与和创造,对于不断充实和丰富文化作品的审美意义,揭示和延续文化作品的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文化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使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而休闲活动与闲暇的出现也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化消费取向的发展趋势。当然,小康社会文化消费取向的新变化是渐进发生的。由于我国刚进入总体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正处在发生过程中,许多特征体现得还不够充分,但以下新的消费趋势和走向应当引起重视。

(一)文化消费的自主选择

消费公众审美趣味的差异,反映出消费者对文化作品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是文化消费活动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行的消费观念或是以群体的消费趣味取代个体的消费趣味,如“”中八个样板戏的一统天下;或是以艺术作品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功能代替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如单位组织集体看电影、看戏剧的社会现象。观看电影、戏剧,阅读文学作品,本来是一种精神享乐和审美愉悦的艺术消费活动,却因为消费公众缺乏自主的选择性,而变成了一种令人可怕的精神郁闭和折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使消费者在文化消费中能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做出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消费选择。如今,公众的文化消费在自主选择方面,已发生根本变化,既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化和宣传,也不是缺乏自主精神的盲从行为。当代社会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文学艺术作品浩如烟海,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完全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趣味出发,注重体现个性的自我选择,追求体现自我感受的自主性消费,去选择个人喜爱的文学样式和艺术作品。作为消费主体,消费者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应当在消费的广度和深度上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应注重提倡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权利观”,尊重公众对文化消费的选择权,保障公众文化消费的合法权利,改变过去靠发“红头文件”才能推广的“文件图书”、“文件戏剧”、“文件电影”的消费方式。文化工作者要关注小康社会文化消费的新变化,把握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把丰富多彩的、内容健康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文化消费形式的多样化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仅指所需文化作品的数量繁多、质量上乘,同时还包括品种的丰富多彩和形式的多种多样。就消费大众而言,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构成,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化消费取向和消费趣味。文化生产者要紧紧把握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向,重视不同层次消费群体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创造新的文化消费品种和样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传统文化中那种受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地域特点所限制的艺术接受活动,逐渐被人民群众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需求所取代。大众电子传媒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导致以“符号与影像交流”为特点的视觉形象与符号系统的生产在文化消费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依托影视、音像制品、互联网等获得迅速、广泛的传播,对文化消费形式的多样化产生引导和影响作用。大众传播方式不仅使文化信息获得空前的传播与普及,而且促进了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艺术的诞生。例如,小说、诗歌、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剧、电脑艺术、网络文学、多媒体交响乐、多媒体戏剧、网络舞蹈等众多传统的和新兴的艺术形式,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消费者发生相互关系,从而使文化传播的感染力空前增强,文化消费的形式日益多样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各种各样的文艺晚会、音乐演出、舞蹈大赛、流行歌曲演唱会、青年歌手大奖赛、“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可以使亿万观众在演出的第一时间目睹演出的盛况,使文化消费出现大型化、群体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各自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消费形式也日益多样化,诸如先锋艺术与传统艺术,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交响音乐与流行音乐,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小剧场与贺岁片,各种文化艺术交相辉映,群芳争艳,都有其相对应的消费群体。大众文化消费呈现蓬勃发展的同时,个性化的文化消费在消费市场也占有一定空间。如今,上网,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逛公园,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假日休闲的文化消费方式。歌舞厅、小剧场、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多媒体艺术等,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时尚的文化消费选择。影视城、园博园、实景演出等新的文化消费方式的长足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国旅游文化的兴起。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迎来文化消费的新时代。

(三)文化消费的泛娱乐化倾向

20世纪90年代初,当中国社会大规模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下,文化消费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大众文化潮流,世俗化的艺术和昙花一现的“文化快餐”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使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明显的标志,是在商业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产生的文化消费的泛娱乐化倾向使文化成为供大众娱乐和消遣,甚至是寻求感官刺激的一种消费品。由此决定,支配大众娱乐行为的是社会上流行的“过把瘾就死”、“玩的就是心跳”、“游戏人生”、“潇洒走一回”的文化消费观念。于是,在声势浩大的大众文化潮流的引导下,这种游戏人生、享乐人生的文化消费观念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2005年后,在全国各地电视台刮起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型我秀”、“红楼梦中人”、“第一次心动”等一浪高过一浪的“选秀风”,正是通过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将文化消费的泛娱乐化推向高潮的突出表现。在消费主义的引导下,消费至上、享乐第一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演变为文学艺术的主导趋势,世俗化、娱乐化、媚俗化的艺术观念渗透到艺术生产、传播、消费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中国当下审美趣味和消费取向的发展趋势。消费时代的文化消费体系中,文化艺术已不再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和精神价值,更倾向于娱乐性和休闲性的扩张。为满足大众的娱乐享受和感官刺激,传统的古典艺术、高雅艺术、严肃艺术被低俗化、平面化,红色经典被戏说、恶搞,名人故居被争相朝拜、抢占。一时间,各种文化艺术纷纷成为满足大众娱乐趣味的消费品。文化消费的实践证明,单纯从市场导向看待消费大众的文化消费倾向,完全按照大众的消费倾向来调节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往往会使文化生产者不顾社会效益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引发艺术的商品化倾向。文化消费泛娱乐化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不断追逐利润的最大化所引发的文化产品完全市场化、商品化,从而陷入艺术生产和文化消费的误区。

(四)文化消费的日常生活化趋势

随着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空前的进步,大众日常生活文化日益多元和丰富多彩,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使艺术的消费性、娱乐性、休闲性特征在当代社会得到明显强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语言行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美容化妆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染上了一层或浓或淡的文化色彩,渗透着各式各样的美学原理。虽然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还难免带有商业化、平面化、世俗化的特点,也许还是以审美泛化的浅层方式表现出来的,但它无疑扩大了审美的疆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文化活动,都上升到审美的地位,成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并彰显精神享受的诉求。闲暇时间是促进文化消费迅猛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进入总体小康社会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劳动效益的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更多闲暇。双休日、假日旅游黄金周的实施,使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大量增加。据国家旅游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称,目前我国公共假期已有115天(双休日104天),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休闲与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城市居民有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形成文化消费的日常生活化趋势。文化艺术正在从神圣的象牙塔走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文化消费已全面渗透到日常生活各方面,由衣食住行兴起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室文化和旅游文化,对文化消费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如此,文化消费还打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明显界限,使审美和艺术不再局限于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高雅艺术的神圣殿堂,也不再沉醉于经典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而是全面渗透到了诸如互联网、手机、文化广场、街心公园、百货商场、家居装饰、健身房、美容院、广告图像、图书装帧、工业设计、城市规划等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所和领域。总之,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追求和趋向“审美化”。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更具文化精神内涵的高质量的文化消费活动对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动向。有抽样调查表明,当今中国城乡居民的文化艺术消费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其一是在与各种电子媒介有关的领域,如看电影、电视、录像,听广播,唱卡拉OK,听音乐,玩电子游戏,上网等;其二是在与文体活动有关的领域,如读书看报,跳交谊舞,美容健身以及从事其他体育活动,出外旅游等;其三是在一些传统的打发时间的领域,如逛商场、去酒吧、搓麻将、打牌下棋、种花养鸟及聊天,在城市也有人打网球、保龄球、射击、骑马、打高尔夫球。诚如有的学者所说:“现在,阅读小说、观看电影、欣赏音乐、参观美术馆,等等,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活动,更是人们用以证明自己生活方式的‘审美化’形式,而大众传媒对大众日常生活形式在感性方面的同化加剧,以至连理发、穿衣、居家、购物等也‘审美化’了,成了‘艺术’。”这说明,休闲与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环境的日益符号化和影像化趋势,使审美文化更加关注当代人的感性生命状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从而突破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消费的日常生活化趋势。

作者:宋建林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