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

摘要:在城镇化中,城镇文化无法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相反应该脱胎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吸收新鲜的文化因子,对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从而形成当今城镇居民都愿意并自觉接受的崭新城镇文化。这个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的扬弃和涅槃。

关键词:文化的城镇化;思想的城镇化;扬弃;修正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的血脉,文化的形成不是孤立孑然的、天降的、照搬照抄的,而是“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因此,在新时期城镇化中,城镇文化无法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相反应该脱胎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吸收新鲜的文化因子,对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从而形成当今城镇居民都愿意并自觉接受的崭新城镇文化。这个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的扬弃和涅槃。

一、环境的变化带来文化的冲击

当前,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镇化建设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以吴江为例,常住人口80万人,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以不低于80万的人口数量大量涌入,这就迫使吴江这样一个县级区加快了城镇化的脚步,城镇人口的迅速膨胀,带来了城镇资源使用的大量问题,同时对吴江原有的文化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社会习俗被打破,安静的生活节奏被拥挤、嘈杂或意想不到的方式打乱,熟悉的语言和思维反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人们不得不重新寻找、重新架构社会伦理的平衡,重新规范行为准则,忍痛放弃原有的习惯,不得不接纳新的规范,并在新旧之间寻找平衡点。传统文化也正遭遇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传统文化轻易不被大量涌入的新驻民喜爱和接受,原先占主要地位的文化习俗可能或正在被冷落;另一方面,随外来人口一并涌入的外来文化正迅速在本地站稳脚跟,逐步成为主流。比如,20年前的吴江,吴方言是生活最主要的交流用语,而现在,沦为被拯救被保护的境地。再如餐饮文化,20年前,苏帮菜受到广东菜的影响较大,而现在南北兼容,辣行其道。评弹艺术曾经是就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着江南人的性格、社会风尚、价值伦理”“是江南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的评弹,却是听众寥寥,变为“老年人的艺术”,市场发展举步维艰。而新兴的歌星演唱会、电影、电视、体育活动、音乐会等把将江南人从茶馆、从窗前绣花带到了更为广阔更为炫目的天地。这种外源性的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撕裂和重组,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思考。

二、城镇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区别文化的定义

纷繁复杂,莫一是衷。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最早对文化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目前,通行的“文化”定义为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大致上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阶层或者一定空间范围内居民的生活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共同约定,同时又世代相传。各地文化的形成受制于当地的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城镇文化与农村文化建立的地理生环境、物质生活基础不同,呈现的特征也不相同。城镇文化是一个城镇所创造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城镇经济、城镇建设与管理、城镇文化是城镇发展的三大要素,他们相互作用,推动者城镇化进程。它是建立在城镇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的综合规范,与现代城镇的意识形态相融合。它更多地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伦理契约的基础之上,呈现出平等、宽容、多元的特质。农村文化建立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伦理规范的基础上。以宗族血亲为纽带的社会运行模式,以家族集团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相对封闭的村落生活决定了农村文化很容易流露出长官意志、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保守实用、狭隘落后等的弊端,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农村”成为城市文化讥笑和鄙视的对象。可以说,城镇化进程是当今社会的自然选择,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生存选择。农村人口的流动,将各地的文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当地文化的内容,但是其中良莠不齐的文化习俗、文化观念往往使城镇居民在突然打开的思路面前困惑,无所适从。

三、文化的城镇化是思想的城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的气候、环境早就当地的物产,造就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比如,大漠孤烟的北方,人们性情豪迈、坦荡直爽,手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杏花春雨的江南,四季分明,江南文化因而多精致、温婉,以粉墙黛瓦表达生活的绚烂之极。文化最外在的体现是建筑以及城镇的硬件建设。这种外在的文化很容易很迅速地被竖立起来,然而这种被物异化的所谓文化是没有内涵的,是空洞的,因而是死的。文化是人的,是生活在一起的人所密切关注的。归根结底,人最关注的还是自身的生存、民生情趣与诉求,聚焦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之变以及人伦中的良心之守。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不在于修一个公园、造一座大厦;人的城镇化更不应该是户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文化建设的灵魂应该是人的建设,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规则、理念“化”人,并在与人的磨合中,再以人为本,以人“化”社会准则,是新的城镇适合人居住。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系统工程。文化的城镇化首先是人们思想的城镇化,人们心理的城镇化。满脑子小农意识的人是无法与讲究平等、宽容的现代城镇文化相兼容的。只有人的思想城镇化,文化才能真正城镇化。

四、传统文化在现代城镇进程中的自我修正

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打着深深农村文化的烙印,而城镇文化是新兴的,随着国门打开、资本主义进入、新兴城市建立而产生,受到来自西方的、现代城市的观念的影响。而任何文化不是断层的、突然降临的,是以往文化的延续、继承及不断修正。例如西方的古代城市文化,源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而现代城市文化又“发轫于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伴随着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确立而逐步实现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的结晶。又如新加坡这个华人居多的国家,其城市文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就是把东方价值观,主要是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意识,确定为行为准则和道德信条”与现代西方城市生活观念紧密结合、又不断融合。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沉淀地,这里大量保存着传统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在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碰撞中,它逐渐在失去以往的光辉。但是,农村文化和城镇文化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不同源文化。它们同源——都在同一片土地上产生和演变,但它们的性质又有所不同。一个小农时代的产物,一个是工业文明的灵魂。它们相互影响、发酵、裂变。它们同宗同源,无法割裂。城镇文化不应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和终极目标,在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有应理性地分析、保留传统文化的优点,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就是割断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根。同时,传统文化在接收现在城镇文明的辐射时,也应自觉摈弃那些阻碍现在人适合新时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主动与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接轨。这个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

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烙印,因而长期以来形成了个性迥异的丰富多彩的各地文化。工业化的弊端则是打破地域的割裂,大规模集约化统一的生产模式,造成了当今许多新兴城市或者改造过的城市呈现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面貌。而传统文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继承,拉大城镇间文化的差异性,凸显各地文化的不同特色,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城市群落,把人们从单一、重复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同时加强文化的分享均等性,让更多的享受到更丰富更宽容的文化。传统文化的自我修正以及与现代城镇化的有机融合,也许正是人们寻找的“诗意栖居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法国]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周巍.记忆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

[3]王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郑州日报,2013年6月4日.

作者:杨筱东 单位: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