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态度调研

高职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态度调研

一、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有7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示“喜爱”,18%的学生表示“没感觉”,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有很大兴趣的,这为日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量调查分析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量,设计了“在大学期间一共看过多少本古代经典名著”的问题。58%的学生表示只看过1~3本,29%的学生表示看过4~8本,13%的学生表示从来都没有看过。从数据可知,有13%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还没看过一本传统文学经典。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崇尚西方文化,诸如追捧情人节、圣诞节,吃麦当劳、肯德基,看《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1]传统文化名著的阅读正趋于边缘化的状态,其中有13%的学生表示从来没看过古典名著,这个数据很让人惊讶。当然,这么高的比例似乎也能找到一些原因,诸如:网络媒体异常发达,很多学生都会使用智能手机、电子书等网络媒体来阅读书籍。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崇尚西方文化,最终导致他们在追求感官化的文字体验时,忽视了从古典名著中去汲取智慧。

(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获取途径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设计了“您是怎样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的问题。经过统计,其中有35%的学生表示主要是从网络媒体中获得,有22%的学生表示是从长辈的教育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中获得,27%的学生表示主要靠古典书籍获得,另外还有5%的学生表示从学校活动中获得。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很多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学习。因此,应该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多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近年来,“国学热”逐步升温,央视“百家讲坛”相继播出“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康震解读苏东坡”等,给大学传统文化的教育带来了一线生机。[3]

二、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分析

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不能割断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否则,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从文化的继承性特点来看,先进文化建设无疑应当注重吸取包括道家、儒家等优秀文化资源,传承他们的睿智,进而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4]在被问及“‘忠、义、礼、智’等传统价值观对自己有多大影响”的问题时,有23%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60%的学生认为有较大影响,还有1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自己影响较小或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数据显示,尽管当前有少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持消极态度,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同时,在被问及“你关注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时,有35%的学生选择是为了“提高文化修养”,33%的学生是为了“拓宽视野”,20%的学生认为是“传承传统文化”,3%的学生表示“从不关注”,6%的学生表示为了“应付考试”。这种结果表明,约10%左右的学生从不关注或者是被动应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也客观反映出了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5]在被问及“您认为传统节日能够吸引您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时,有40%的学生选择“传统中的家、国的概念”,25%的学生选择“传统节日象征的人文因素”,28%的学生选择“被传统节日的气氛所吸引”。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传统节日还是能引发学生的国家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因此,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所表现出来的浓厚的商业化气息相比,当前我国对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大力提倡,需要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所具有的文化情结。在被问及“您觉得传统文化在哪些方面对您产生影响”的问题时,有58%的学生认为主要体现在“文化素养”方面,25%的学生认为是“价值取向”,12%的学生认为是“生活态度”,5%的学生认为是“人生视角”。从中不难看出,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当今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他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人生目标,也不局限于用传统视角去理解和分析所面对的新情况、新形势,这也就意味着当今高职生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多元化。

三、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消费主义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开始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这一敏感的群体也受到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在被问及“您面对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抢注中国传统文化商标有何感想”这一问题,65%的学生选择“认真地自我反省”,20%的学生选择“痛斥他们的行为”,10%的学生选择“引以为荣(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被外国所接受)”,5%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还是很高,要比社会中一般人的关注度要高得多。[6]在被问及“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外国文化的较大冲击,您觉得需要保护吗”这一问题时,85%的学生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处境艰难。其中,70%的学生表示“需要加强保护,16%的学生表示“不好说”,12%的学生表示“顺其发展”,2%的学生表示“不需要保护”。这样的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自我判断。在被问及“您认为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何影响”这一问题时,76%的学生认为“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可以共同发展”,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全球化会导致传统文化衰竭”。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理解当前全球化的形势下传统文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不高,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日趋多元化。但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仍有极大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比较清醒,并没有受到西方多元文化太大的干扰。很多学生还是很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说明他们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民族荣誉感,这其实也能从一定程度反映当今的“90后”大学生虽然有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是他们对传统文化已具备独立的评判态度。另外,通过调查也能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因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有所差异。

通过数据调查、相互交流、座谈会,可以清楚地看到,苏南地区高职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在认识西方文化时产生误导,认为追求“现代化”就是追求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这种误导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二是受现代化传媒载体的发展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取向从传统的单一走向多元。西方文化利用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向学生传播他们所谓的“自由”,逐步引导他们崇拜西方文化。三是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缺乏相关课程的设置。四是当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度还不高,人文素质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而传统文化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7]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但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对于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玮蒋蓉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系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