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研讨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研讨

一、网络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可以更为广泛地积累写作材料毫无疑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长期以来,学生的阅读受到时间、阅读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方法不当,是大多数学生面对的问题。以往学生阅读的读物来源主要是家庭藏书、订报、学校图书馆等,这已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而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汗牛充栋的网上书库,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丰富的书籍资料。不必如古人“负箧曳屣”“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宋濂语),现在的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需轻轻“百度”一下,我们需要查找的书籍资料,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可谓:宇宙天地在方寸之间,尽收眼底。借助网络,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阅读是吸收,是写作的积累过程,学生阅读面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变学生在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

(二)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

可以面对更为多元的写作对象在传统作文教学中,面对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教师是为数不多的甚至是唯一的读者和最终的裁定者,而主体性作文教学力求借助网络为学生作文的交流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面对更多无需设防的写作对象,在作文本上,不敢写、不便写、不好写的内容可以通过网上虚拟的角色真正无所顾忌的畅所欲言,表达真实的自己,抒发自我的心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重真实情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网络的便利条件为学生作文展示、评价和欣赏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在网站上给学生建立“班级习作区”,学生可以把自己畅所欲言的文章发表在这里,其他同学都可阅读并以回复帖子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还可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同学去“开博”,建立自己的博客。在这里发表的文章,老师、同学、家长及来自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如果文章有足够的吸引力,该学生将收到大量的建议、赞扬……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其写作的兴趣也会得以更多的激发。

(三)教学流程的运转速度加快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的周期普遍较长。中小学大多是两周一次大作文,往往是在写下篇作文时才讲评上一次的作文,往往要经历两周的时间,学生大多对上次的作文没有了什么印象,作文讲评的效果也就打了很多折扣。而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完成一次写作,往往要比完成其他作业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们也想更快的了解艰苦劳动的成果能够得到何等的评价。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价,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作文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网络最突出的特征是良好的交互性,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沟通更加充分。教师可设立专门的网页,建立“习作区”,班里的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这里。老师、同学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发表评论意见,发表文章的同学将马上接收到大量的反馈信息,有来自老师的、同学的,甚至是家长的。网络让作品有了更多的欣赏者、评价者,有了这样一个让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及时沟通交换意见的平台,作文教学流程的运转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二、网络环境下的主体性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们在认识到网络给主体性作文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正确地加以利用,网络对作文教学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为尽量减少这种不良影响,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强调教师本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意志只能由意志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无法想象,一个“无能力“”无意志“”无才干”的教师能培养出“有能力”“有意志”“有才干”的学生,这样的教师是担当不了培养人才的重任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教育对教师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善于积累,长于运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教师要搜集、处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在必要时要制作完整作文框架和导航网站的课件。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时还要与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合作,一道设计,制作更高级、更完善的作文专题网站。另外,学生在线选材,在线构思,在线表达,在线评改时,都需要教师在技术上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在以上这些方面,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要求教师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所以,教师应在信息素养方面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二)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在为学生的写作带来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甚至是不健康的信息,构成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主体性作文教学的一种挑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确网络意义,认识到网络应该是一种工具,人不应该被工具支配,应该合理利用网络,加强自我监控能力,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用一定的标准区别判断和选择需要的信息,提高自身的鉴别和判断力。对广大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较小,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较为欠缺,往往会在庞大的信息资源面前束手无策,甚至是迷失自我,往往会造成作文教学目标的“旁逸斜出”。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拒绝不良信息的干扰。在学生上网写作前,教师要给学生交代清楚本次作文教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等,在学生上网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必要时可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屏蔽互联网,只允许学生在作文专题网站上活动,避免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迷失”。

(三)应在科学的统筹安排下,积极稳妥逐步推进

主体性作文教学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借助网络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更利于他们主体性的发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在前面提到的,为了避免无关的信息对学生的干扰,要求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屏蔽互联网,能够建立作文专题网站或制作作文教学系统网站。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还具有相当的难度,要求每位语文老师都具有这种能力,还不太现实。针对这一情况,可组织一些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尝试,先行设计出某一学段的作文教学网站或软件,教师可进行选择,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加以运用;在教学设备完善,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可进一步去发明设计属于自己的作文教学网站或软件,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利用网络学习、工作、生活,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生存技能的要求之一。感叹网络“猛于虎”,对此视而不见,拒之于千里之外是行不通的。让网络服务于主体性作文教学的问题关键是广大学者和教师应认真研究,找准网络和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切合点,在科学的统筹安排下,积极稳妥逐步推进。

作者:张争艳单位:日照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