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伊通河的变化对农业生活经济的影响

伊通河的变化对农业生活经济的影响

伊通河被长春市民亲切的称为母亲河,其在城区内河道的长度达到了30公里,建国至今伊通河的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春市的社会生活也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这当中有便利的灌溉水源促进粮食种植,有洪水泛滥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也有工业发展后造成的严重污染后居民的迁移,还有河流环境好转后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提升。以地理标志概括长春,可以做出如下总结:新民广场勾画着长春市沧桑的过去,人民大街书写着长春市繁荣的现在,伊通河则代表着长春市美好的未来。我们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建国以来伊通河的环境变迁,将环境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看做一个前后相继、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而为城市河流环境建设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

一.伊通河环境变迁对长春市农业发展的影响

伊通河中下游两岸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建国以后,随着长春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由于当时长春市城区范围并未包括伊通河沿岸,所以农田向着具有丰富水源地的伊通河两侧扩展,农作物以水田为主。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农田阻塞河道导致水流不畅,在8、9月暴雨季节引发洪水的问题,造成农业产量大量减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区的扩展和重工业发展的需求,大量工厂兴建、迁移至河流两岸,污染问题开始出现并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区段的下游地区,灌溉水成黑色,利用河水灌溉的水稻出现了稻苗烂根、枯死的现象,“稻米的味道也越来越难吃,赤脚下田的农户很多患上了皮肤病”①,长春市下游的三胜乡原水田700晌,1980年锐减至240晌;万宝乡已经全部改为旱田。用此种水浇灌的稻米在当时被称为“毒大米”,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同时也对长春市创建绿色农业品牌极为不利。在伊通河城区段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后,非汛期水质变黑,成了一条臭气逼人的排污渠道。60年代后,由于心理城水库建成,“平均每天只为南岭水厂放水4—5万立方米”②,排入城区的河段内的污水的不到稀释,水面浮游生物几乎绝迹。引伊通河水入水库、水泡养鱼,由于河水污染,百花鲢鱼、草鱼、鲤鱼不能生长,只有鲫鱼还能生存。1980年红旗水库内鱼苗全部浮头,只好提前捕捞。每条鱼的重量只有二两左右,鱼味怪异,有明显的肥皂味、柴油味,鱼头的异味更大,不堪入口。农民作为农业活动的主体,在河流环境的变迁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伴随着城区的和工业区位的转移,还出现了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大量农业用地称为城市用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得到一定补偿后,被迫迁居城市。但是在他们转变为非农业生产人员的同时,也出现了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因缺乏知识和技术无法获得工作的,收入水平较低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的市政部门及时加以关注,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安置这部分人口,使他们积极转变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份子。

二.伊通河洪涝和污染对长春市造成的损失

建国以后,伊通河沿岸因为具有沿河的区位优势,人口不断增长。由于人们长期在河道内乱挖、乱建、乱倒垃圾,使河道变窄,泄洪能力降低,再加上夏季降水集中,导致洪水频发,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从1949年到1985年的36年间,共发生了洪涝灾害13次。其中对城区危害较大的有4次。在1985年的夏季,伊通河爆发的洪水,新立城水库放水量由上午的182立方米/秒增加到下午的230立方米/秒,长春市建筑材料厂和造纸厂北侧伊通河堤发生严重滑坡,水库下游1万多名居民紧急疏散转移,导致全市423户房屋被冲毁,受灾居民17906人,45家工厂停产或半停产,淹没农田5733公顷,毁坏市区道路26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1049万元。对于伊通河来说,污水的问题也由来已久,伊通河畔出现城镇以来,河道便是居民排放污水的主要途径,随着长春人口不断增长,工业企业陆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加大,城市化进程也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展开。这使得一些先前已存在的污染问题进一步加重。据70年代的检测资料,伊通河城区段化学耗氧量年平均值为183.21毫克/升,超过地面水三级标准29.5倍。根据80年代资料,长春市近八成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伊通河,“城区河段除部分重金属杂物外,其他污染物都超过地表水三级标准”③。由于一些企业利用渗坑、渗井和明沟排放工业废水,城郊利用污水灌溉以及伊通河污水的渗入,地下水受到较大范围的污染。日复一日源源不断的污水,已经使伊通河变得臭气熏天,伊通河变成了人们不再愿意接近的污染禁区。在那个时期,河流两岸基本被建筑垃圾所覆盖,多的地房垃圾堆积有两三层楼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居民备受煎熬,也选择迁离伊通河两岸。

三.伊通河环境的改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治理活动的不断开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伊通河在进入90年代后,沿岸工业活动逐渐减少,引起了城市区位的相应变化,工厂迁往市郊和河流下游,伊通河环境总体上大为改善。居民区日益扩大,逐步代替了工业区。与此同时,一些生态公园和景观带也得以建设。下表为市政府86年后对伊通河的治理措施和成果:百家论坛2000年后,伊通河沿岸生态价值逐步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现在伊通河畔生态住宅社区的建设就是明显的例证:中国人注重傍水而据,使得沿岸土地价值凸现。据统计,2010年12月长春市的新房均价为5445元/平方米,而同期伊通河附近楼盘的均价则为6450元/平方米。伊通河环境的改善不仅对长春市整体人文生态环境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更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伊通河城区段中游的回忆岛就是一个成熟的范例,岛上通过景观的模拟,体现了历史上伊通河的景观风貌与长春市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如城市风情园,重点突出现代长春的汽车文化、影视文化、饮食文化和科技文化,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系列文化的展示线。伊通河风光带是一条开放式、富有生命力的带状景观绿地,整体上粗犷大气,带有鲜明地北方地域特色,形成了一条纵贯南北的滨水旅游通道,市民和游客可乘车包揽伊通河两岸鲜明的城市自然风光,尤其是轻轨二期的建成,更方便了市民游览。根据我们的考察,伊通河中游的回忆岛已经成为了长春市一个标志性的景观,是很多市民休闲和外地游客长春之行的必游之地。2007年冬季,借助瓦萨国际滑雪节的契机,利用伊通河自由大桥到赛德大桥的宽阔冰面资源,打造了以运动、游乐等传统冰雪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冰雪乐园,开展适合普通百姓的冬季户外游乐活动,推动了长春市旅游业的发展。四.伊通河对长春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影响在经济发展程度较差的建国初期至80年代中期,人们往往忽视工业、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环境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也没有概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索取、破坏、污染的活动,对伊通河的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洪水和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促进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反思。自80年代后期开始,长春市民的环保意识开始博兴,人们开始采取保护、治理河流的种种措施。这类措施首先由政府和管理部门倡导,在85年的特大洪水之后,长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动员全市人民综合治理伊通河城区段、建设滨河公园的决议》,提出了“人民的城市人民建”的口号,敦促社会各方付诸实际行动。环保意识随后发展到普通市民的自发行为当中:2002年5月,国商百货商店举办了“清洁长春日,关爱母亲河”大型公益环保欢动,约有500名公益环保志愿者踊跃报名,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2005年,长春理工大学的学生社团也组织学生到伊通河欢乐岛进行集中清理,他们捡拾垃圾,拔除杂草,为社会环保事业进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与前几年相比生活垃圾的大量减少也是市民环保意识增强的体现。与此同时,长春市民也兴起了歌颂伊通河的热潮,大量的诗歌散文频频见诸报端,也激发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城市责任感。

下面列举王庆祥和王连喜的诗词两首④:

伊水千年梦伊水悠悠柳色青,长歌一路入黄龙。洪涛曾载军资重,细浪常埋民怨声。

两岸新天织锦绣,三江伟业创兴隆。兴衰宠辱千年梦,都寄匆匆舟橹中。

伊通河畔澄清一水逐东风,扮靓春城实有功。广路繁荣接南北,通衢兴旺绾西东。

和谐气象朝阳下,光彩容颜丽景中。季季芬芳加管护,教人返老又还童。

虽然伊通河经过了几十年不断的治理,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治理河流是一件长期的事业,是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对城市与河流关系的反思,更是对母亲河的反哺和保护。理解伊通河环境变迁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谋求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更好的发展建设拥有重要意义。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