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境艺术与精神生态问题分析

环境艺术与精神生态问题分析

摘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需体现出文化精神的生态化要求,故而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如何让环境与生态和谐共赢。由于我国文化范围广,内容丰富,如果能结合古典文化理念,能更好地创造出适应时展并保有原文化的提升艺术。

关键词:环境艺术;精神生态;问题探讨

伴随社会发展,工业文明程度日益加大,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便捷,这也带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故而人们心理、生理、心态方面都处于敏感变化时期,甚至很多方面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为了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需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并将生态设计看成设计的基础,设计过程中融合文化内容,最终达到艺术设计生态化的要求。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合精神生态的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现代化建筑风格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封闭的钢筋建筑虽然符合现代化要求,但是人们隔离自然环境,在钢筋或建材营造的“伪森林”环境内生存,缺失与自然对话的机会,人们总是在钢筋水泥内做着对自然单项的告白,说着我喜欢自然,想要感受自然,想要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但实际感受到的日光均是透过窗户上玻璃获得的,不能真正地呼吸日然的空气和感受阳光的照射,甚至在恒温空调中都已失去对“春夏秋冬”的感悟。外在生活场景中人们需面对刺目的广告色彩,部分广告商为了让自己的广告更为醒目,选用浓烈的对比色让色彩的光感度更好,但是这在无形中破坏原本的城市或者日然颜色,繁忙的人们更难看见清新的颜色平复内心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同时商业中心繁忙和嘈杂的人群,让人的心情更不能平静,人们每天为了生活劳碌和奔波,在“物”的丰收中让“心”逐渐迷失。其实当前出现危机的诱因一方面不是外在环境中充斥着的浮躁因素;另一方面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对物质的极速追求,每天忙碌地对着电脑和手机,收发邮件联系业务,没有真正地空余出时间看看生活的环境,看看蓝天、看看大地、看看小区里面嬉笑的孩子,每天用赚来的金钱将自己包裹在钢筋水泥中,现代化冰冷的建筑内唯一的绿色植物是装饰的观赏植物。人们目前生活的环境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环境,这种环境已经越来越背离日然城市环境,人与人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疏离,人与人的内心世界也日益疏离。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归属于艺术范畴内,发展中要求精神主题在艺术主体之上而存在,即说明环境艺术设计可调节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不同的设计改变人的心境,故而设计时可以从文化精神方面考虑设计出发点,考虑人们当前的精神需求,重新审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摒弃设计理念中哪些现代化的构想,通过自然元素的融入,让人们重新接触自然、感悟自然。

(二)环境艺术的出发和归属地

若必须从环境设计角度考虑生态失衡,那么唯有探究人类设计的目的所在,设计时我们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其实设计的本质是在不改变外在形态的基础上,做小的变动让整体呈现效果最佳,但是现在设计显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而是将原有的内容全部摒弃,开始新的创造。就如同北京老城区设计是将原有的建筑元素全部拆除,现代化的建筑艺术融入到北京中,失去北京原有的“京腔京味”。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地从根本上考虑“文化精神生态化”这一设计诉求。故而在快速发展中,出现各类问题接连出现。其实设计是让自然与人文相和谐,但是现代的设计更看重效率和速度,忽略设计的主体性,即人们通过设计可以更好地欣赏自然,或者从全新的视角欣赏自然,但是现代设计更是将成型的设计元素堆砌在一起,看似很时尚,但是没有太多的人文内容,有的是时尚的浮夸,因而失去设计的过程,不能把握好不同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特别是不能掌控好自然、生态、绿色、人文和个性的统一和谐。文化生活的生态核心是平衡,更追求诗意生活,生活中不仅有物质更要有精神,现代人更追求复古理念,主要是复古物件中的东西虽然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便捷,但是可以在操作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例如中国的茶道,现在虽然有茶包可以快速喝到茶,但人们仍愿意在闲暇之余静静地享受整个泡茶的过程,体会到“浮生若茶”之感。人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操作者,因而设计时需要秉承精神美和物质美这两项,故而文化艺术不仅将成为环境艺术的主要出发点,更要将其看成主要归属点。人在设计时借助精神理念,融合更多的人文警示,逐步将物质设计转化到精神层面,进而能满足不同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并能在情感沟通中形成新的审美认识,进而满足物质平衡。

二、当代文化精神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一)时代联系社会

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变化,目前个人的心理感受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关注点,社会更重视人文主义情怀的发展内容。在此大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艺术性将面临更高要求,西方的文化以及思想的融入,让设计师有更多可借鉴元素,设计师为让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融合,需在了解东方文化的前提下融合西方的设计理念,并在设计过程中将人的心灵感受放到首位。例如在房屋格局设计中,西方人通常将主卧与客厅分开,考虑因素是西方人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所以会客厅多单独陈设,即使房间整体格局较小也会割出会客空间,中国人则习惯热闹,因而可以在房间原有格局上设计出大面积的会客区域,便于会客以及家庭聚会,这种设计秉承中西理念,并结合中国人的习惯,故而更容易获得认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的重视逐年提升,故而在经历经济全球化冲击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仍保持着常年屹立不倒的态势,由此获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也能认识到环境设计的同时,文件警示是设计的核心部分,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二)简单富有禅意研究

现代化设计理念获悉,简答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因素,现代化的家庭装修中更需要通过简单体现室内的整洁和清晰,让人有一种放松的感觉。特别是在环境艺术以及室内设计等领域内,极简主义更为盛行,我国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影响,所以更喜爱“禅宗”的美学思想,受此思想影响,将“无即是有,一即是多”看成设计的理念,这也是某个极简主义思想,融合极简和禅意,让环境设计更有艺术气息。

(三)自然与人文统一

我国无论是古代的园林设计,还是皇家的宫殿设计,设计师都秉承一点,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目前环境设计是设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需秉承这一理念,在设计的同时融合自然生态的绿色景观设计思想,让设计更为清新。设计初期需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看成是设计活动的基础要素,其他的各类要素都要围绕此要素开展。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原汁原味”保有原有理念,加入新的创新思想,既能看到原来的影子,又能有新的想法融入其中。就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为例,设计上为体现中华文明,将主道设计成龙的形象,大道沿用原本的道路,两边通过绿色植物做出造型,这样不仅体现出中华文明,并且不影响道路交通运行,进而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的作用,让人与自然真正地和谐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生态化

(一)文化精神生态化、设计艺术化两者的关系

环境艺术如果能够融合精神生态化,那么审美价值将会提升较大,并且两者的融合也是艺术化的最终追求,人们通过观看艺术获得对生活或者对人生的启迪,便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艺术首先是外在的美,然后是内在的精神内容,两者的完美融合能够让艺术环境设计更有文化内涵。环境艺术设计一方面需要满足美化城市环境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是为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创设精神空间,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精神“物品”可欣赏,并提升精神生态化。为缓解人们目前匮乏的生态化危机,需通过艺术的功能性,提升人们的审美理念,让人们的心理协调能力得到新的发展。现代化文明的发展,充斥着商业化利益,很多设计都是以商业宣传为目的,但是设计师需明确一点,商业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设计是为了遵循人内心的情感或者想法,不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去堆砌或者创造出适应客户喜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只能“热”一时,经过时间洗礼,将慢慢被人们所淡化。这也是有内涵的物品才能经久流传的原因,就如同文物和字画,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里面刻画的内容是创造者自身的精神世界,所以值得后人研修和分析,并且一同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话。

(二)设计人情化市场

经济发展中,固定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区域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人才层出不穷,生活在现代,人们更需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故而会经常出现失落感或者不安的情绪。环境艺术设计,就需要缓解人们的压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其实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其他各类因素相联系,包括心理、生理和文化风俗等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或者想要创造出自然空间,例如很多家庭在落地阳台区域摆放茶几或者榻榻米,这是由于人们想要在繁忙的生活之余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不考虑外在浮华的世界,给自己营造良好的精神世界,让环境与自身的情感相契合。

(三)文化精神生态的多样化

环境艺术设计首先需在社会环境中生存,但是社会环境需要受到城市文化、城市历史等因素影响,那么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让环境有多边性或者呈现出多元化变化状况,这是适应不同环境影响因素的最佳途径,使人们在观看艺术的同时能有较好的艺术感悟,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设计时开展设计的同时,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体会人文关怀,让设计更体现特色和个性,让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最终完美呈现。

四、结语

经济社会的逐年发展,人们物质生活获得较大的满足,故此人们开展对精神世界新的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开设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态化理念需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前提下,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借助于环境艺术设计,缓解紧张的生活压力和生活状态,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并为环境生态建设作出贡献,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王静.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5):15-17.

[2]安宇.浅议环境艺术设计之文化精神生态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20):125-126.

作者:梁成